百书楼 > 大明:太祖再起刀兵 > 第141章掌白莲教(二)

第141章掌白莲教(二)


  二人连忙带人向王氏父女的方向疾驰而去,马蹄踏碎夜的寂静,扬起一片尘烟。

  “他果然有问题!”张简白对沈智说道,眼神中透出一丝坚定。

  沈智却一副常态,平静地为朱元璋辩护道:“不可武断!”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如同深潭之水,不起波澜。

  说着,道路两旁突然冲出来密密麻麻的明军,仿佛从天而降,二人见此心中大惊。

  “奉旨剿贼,尔等可知罪!”一声厉喝,如同冬日的寒风,刺人心骨。

  二人听到声音并不理会,而是径直地向对方冲去,他们的眼中只有那两个最重要的人。

  “冥顽不灵!”对面的明军首领喝道,语气中充满了愤怒和失望。

  “杀!”随着一道声音的响起,沈智发现自己如同面对洪水猛兽一般,无力抵抗。

  双方很快便战作一团,乱成一团,刀光剑影,血肉横飞。可是,任凭沈智与张简白二人施展何种阵法,依旧是破不了对面的防御。

  而且眼看越收越紧的包围圈,沈智犹豫片刻,决定让人前去府城求援。

  他派了不知多少斥候,最后,看着一人跌跌撞撞地逃离了对方的包围,向着城镇的方向疾驰而去,他的心中充满了希望。

  朱元璋拖着受伤的身子骨,将王氏父女护在身边,他的眼神坚定而果决。

  他看着自己身边的人越来越少,而援军迟迟没有出现,他的心中充满了焦急和无奈。

  王伦不免有些急躁:“这沈旗主与张旗主是怎么回事,按理早应该到了。”他的声音中充满了疑惑和不安。

  朱元璋默默不语,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深思。他当然知道,这一切都是因为朝廷的围剿。他心中暗自叹息,不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

  “祖师,我们不能在死守了,若是让这些明军彻底将我等围住,你我恐就难以脱身了。”身边的教众焦急地说道。

  朱元璋默默地点点头,他知道,现在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只有拼尽全力,才有可能获得一线生机。

  于是,他振作精神,护住王氏父女。

  "莫不是..."王伦的话在舌尖打转,终究是没有说出口。他沉默地站在原地,一炷香的时间犹如沙漏中的沙粒,缓缓流逝,却始终不见援军的影子。

  王伦紧咬着牙,一脸决然:“不等了,我们先行突围,再做打算!”他的声音在寂静的空气中回荡,充满了坚定与果断。

  朱元璋点点头,目光炯炯地看向王伦,提出建议:“祖师,河道附近的兵力相对薄弱,我看我们可否从那里突围?”

  王伦摇了摇头,手指指向东方那兵力雄厚的方向,沉声道:“在那里我有支伏兵,一旦我们杀出去,他们察觉到动静一定会来救我们,就从那里突围!”他的眼神坚定,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朱元璋心中一震,应了下来。他并未打算在此处将王氏父女置于死地,因此从何处突围并不影响他们的逃离。

  然而,朱元璋内心却有些波动。他悄然藏于心底的疑虑浮上心头,对王伦私养伏兵的行为感到忧虑。

  若是王伦的势力未受太大损失,将来是否会对自己造成威胁?

  挣扎过后,朱元璋终究是决定留下王伦。毕竟,祖师的名号在招揽人心方面还是要比圣姑更有用一些。

  想到这里,朱元璋身先士卒,领着人向西边冲杀而去。他的身影如同狂风中的烈火,迅猛而决绝,全然不顾自身伤势。

  站在高处的赵承初将这一切尽收眼底,他连忙对身旁的人吩咐道:“不必强留他们,放他们过去!”他的声音带着一丝无奈,却在朱元璋的决意中看到了某种无法言说的力量。

  “是!”下方的人应声遵命,眼看着朱元璋与王伦父女在硝烟中消失在视线之外。

  看着朱元璋等人在付出了半数人的代价后突围离去,赵承初淡淡地说道:“追而不攻,遇到对面有援兵便撤回来。”

  安排完这边的事情,赵承初纵马疾驰而去,留下一串烟尘。他的目标,是沈张二人的战局。

  此刻,沈张二人已经没有了前去救援的心思,只想着如何保住自己的性命。所以,看到赵承初的属下带着援兵而来,他们赶忙领着人前去汇合,而后一同逃往城镇。

  见此,赵承初对着身边的传令兵说道:“按计划行事!”

  “属下这就去办!”传令兵恭敬地回答,然后迅速传达指令。

  王伦领着众人穿过一条小径,道路两旁有一支队伍正在张望。当看到人影出没,领头的人连忙吩咐道:“戒备!”

  就在这时,王伦出现了,听到他的声音,众人这才探出头来。一个满头银丝的老妪精神矍铄地走上前,细细地打量了朱元璋一番,说道:“不错不错,配这丫头绰绰有余。”

  “婆婆!”王贞儿有些娇羞。

  “先回去再说吧!”王伦向后看了一眼,众人随即领着王伦与朱元璋向着村子进发。

  走进村镇,王伦对着朱元璋说道:“你带几人前去查探城镇有什么动向!”

  “遵令!”朱元璋恭敬地回答。

  王贞儿连忙说道:“我也去!”

  “好不容易来见婆婆,也不愿意陪着婆婆,当真是女大不中留咯!”

  “婆婆!”王贞儿听到脸颊微红。

  “行了去吧去吧!”王伦开口道。

  然后两人迅速挑选了十数名精锐士兵,一行人悄然离开了村镇。

  朱元璋离开后,银发老妪对着王伦说道:“这娃娃不赖,跟那个妮子也搭,你什么时候给说道说道去!”

  王伦叹了一口气说道:“我说过了,人家不愿意,我有什么办法,总不能逼着他娶吧。”

  “反了他了,我们妮子多水灵的姑娘,他还不愿意了?”老妪脸上带着怒气说道。

  “大姐,这也怪不得他,这小子说已经有了婚约了,总不能让贞儿去做小吧。”

  听到这老妪的怒气稍微散了一些,这才开口问道:“城镇那边是怎么回事?”

  当王伦将明军出没的消息说出以后,老妪腾地站起来。

  “倘若我那死去的夫君未过早离世,怎能让这些小辈如此放肆!”

  “我等无能,致使老教主受害!”王伦说着,头低垂而下。

  “哼,这些年来,我一直在追查此事。那些恶徒都以为我和夫君已被明军所杀,谁曾想我这个老太婆还活着。”

  “这些年我反复思考,起义失败定是有人从中作梗!”老妪的声音变得有些冷酷。

  “您的意思是,有内奸!”

  说到这,王伦突然大惊失色,连忙说道:“如此便说得通了,这次定是内奸将我们出城的时间卖给了官军,这才引来围剿!”

  老妪点点头,说道:“看来是没错。”

  “大姐,你查出了内奸是谁吗?”

  老妪沉吟片刻,望着王伦说道:“你以为呢?”

  “难道真是他二人?”

  王伦在昨夜发现援军未准时前来,心中已经有了怀疑。

  “该早做打算了!”老妪对王伦淡淡说道。.


  (https://www.bsl88.cc/xs/1283128/109712575.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