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我要跳得更高 > 第五十一章 向全国纪录发起冲击

第五十一章 向全国纪录发起冲击


  王小石从海绵垫上爬起来后,慢慢踱回到起跑点上,满不在乎的准备再次试跳一次。

  刚才的失败源于他想要测试新掌握的这项技能,看看它的极限到底在哪?

  换句话说就是,它能让你身体重心在逼近横杆高度多少厘米的情况下才会失败。

  刚才他已经试过,这个最近距离刚刚好逼近三厘米。

  先前我们说过,背越式跳高由于其技术特点,在过杆时,身体重心在理论上必须要高于横杆至少三厘米才能保证顺利跳过。

  但在实际起跳过程中,没有人可以做到如此精准的控制好这个距离。

  因此,圈内一般将这个安全间距设定为四到五厘米。

  所以,谁能尽可能缩短这个间距,谁就能在比赛中获得更高的成绩。

  而这也是衡量一个选手技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世界知名的跳高运动员都可以在比赛中将自己的重心控制在极其接近三厘米的这个区间内。

  而王小石作为一个新手,也能在这个技术层面和那些知名高手达到同一层次,靠的就是莫式过杆技巧。

  既然测试结束,那么,接下来就是正式的演出了。

  王小石心里暗暗说道:就从这一次试跳就开始发力吧!

  没错!之前的试跳过程中他都留有余地没有尽全力,现在横杆高度已经升到了一米九二,容不得他再漫不经心的对待了。

  见到他再次站到起跑点,众多老记们再次举起了手里的各类摄影摄像器材。

  再一次仔细确认了助跑路径后,王小石深吸一口气,原地脚尖一点,步伐轻盈地朝着跳高架奔去。

  不远处的邹建明一看他这助跑节奏,心下就是一喜,这一跳稳了!

  刚才王小石第一跳失败的时候他就有些恨得直咬牙,这个臭小子!竟敢在这样的比赛当中划水,根本就没用上力道。

  而这一次,作为一个专业的老牌教练,他一眼就看出他的助跑非常的有力度,节奏感也把握得很到位。

  一般而言,能不能跳过去,关键的第一步就是看助跑,助跑到位了,基本上你能跳得过去的高度都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果然,这一跳王小石及其轻松地跃了过去,看腰背部离横杆的高度最少都有七八厘米。

  “太棒了!”

  一个H省的记者忍不住率先叫好起来。

  一个一米八个子的少年从一米九高的横杆上一跃而过,这本身就非常有震撼力,更何况他的身姿还是那么的优雅。

  “啪啪啪!”

  想要装作很平静的邹建明此刻还是忍不住开心地鼓起掌来。

  “好样的石头!就这样么跳!打起精神来不要再摸鱼了!”

  “好咧!您等着,这次我一定会更认真!”

  师徒俩的这番对白着实让周围的人大跌眼镜,感情刚才这个叫王小石的孩子还没有真正发力?那要是他全力一跳该得跳多高?

  一想到这,大家都兴奋起来,预感到一个大新闻就要出现在他们眼皮底下。

  很快,横杆高度增加到了一米九四,这是王小石以前在训练中所跳过的最大高度。

  邹建明有点担忧地看着王小石,毕竟训练中跳得再好,但比赛由于各方面影响,运动员很难跳出自己平时最好成绩。

  不过为了稳定军心,他嘴里却很淡定地说到:

  “就像是在做全程助跑起跳训练那样去跳,当成是一次微不足道的练习,只要把动作做好就行。”

  “那当然,您瞧好了别摔着!”

  王小石油腔滑调地回了句。

  一个摄影记者正好将这句话录了下来,感觉这对师徒简直是对活宝,他决定等会全程录像,赛后将这些对白作为一个噱头播出。

  这一回,王小石的脸色明显郑重了一些,再次查看了一下自己事先规划好的助跑路径。

  他甩开臂膀开始加速冲刺:1-2-3-4-5-6-7,8!

  这一次,他没有使用平时用惯了的十步助跑,而是改回了前世的八步助跑,因为他感觉这个高度自己应该可以用这个助跑节奏给拿下来。

  毕竟以后随着他身体素质全面恢复到前世,这八步助跑才是最适合他这种力量与技巧都是顶尖的选手。

  就见他跑到横杆前方,最后一步正好踏在事先标注的起跳点上,他心下一喜,一次完美的助跑!

  只不过由于突然改变了助跑节奏和步数,他的起跳高度稍稍受到了影响。

  双腿在过杆时几乎是险险擦着横杆过去的,看得邹建明一阵心惊肉跳。

  而在看台上的周荣早就站起身来,目不转睛的看着王小石连跳三轮。

  手握成拳头攥得死死的都不知道,可见他心里的紧张。

  尤其是王小石刚才在试跳一米九四的高度时,更是将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眼见他一跃而过,周荣兴奋地举起拳头奋力地挥舞着。

  心里暗自得意道:太好了!终于可以在谢宏这个家伙面前得瑟一下了。

  “天啦!他几乎是擦着横杆过去的!”

  “是啊!这运气也是在是太爆棚了!”

  “这高度已经很接近全国纪录了吧?”

  “这应该是平了纪录了!”

  “还真是!”

  现场裁判举起了示意成绩有效的白旗,随后场内的大屏幕上开始滚动闪现了一行字幕——

  “H省的跳高运动员王小石现在跳高成绩为一米九四,平全国十四岁年龄段跳高纪录!”

  现场的媒体记者又是一阵惊叹,没想到眼前这个瘦高瘦高的孩子一次又一次的给大家带来惊喜。

  看来今天的头条新闻就是他的了。

  “哼!”

  谢宏一边沉着脸看着H省的技术官员们相互击掌欢呼场内,一边看着大屏幕上那巨大的“平全国纪录”的字样。

  心里已经断定,这个叫王小石的孩子很大概率是一个超龄少年。

  等会比赛一结束他就会示意手下去赛委会举报,说什么也不能让周荣投机取巧,至于自己?没被发现那算么?

  “王小石,加油!”

  “石头!再接再厉!”

  本省的记者们都激动不已,纷纷大声地给王小石加油打气,眼看着这三天自己省内的运动员一个个接着被淘汰。

  进入决赛圈的也没几个获得好的名次,这让大家不免都有些颜面无光,现在王小石的表现犹如黑暗里的一道光。

  让大家又跟打了鸡血似的重新振作起来,一个个架好摄影器材摩拳擦掌的准备将他的英姿展现给广大观众。

  新浪、腾讯、搜狐以及其他省的网络媒体也在第一时间各自新闻网页上,将这一消息迅速地传播出去。

  莲花市二中校园内,在齐羽和韩梓墨的软磨硬蹭之下,李老师终于答应将手机暂时借给他们浏览下新闻。

  “也不知道这会石头他们比赛比完了没有,拿了第几名?”

  两人嘀嘀咕咕到,然而,当他们迫不及待的打开网站体育页面后,看到的第一个画面就是王小石刚才越过一米九四的场景。

  标题是——十四岁天才少年惊天一跳平全国纪录!

  “我的天啦!球哥你快看,石头居然那么能跳!”

  “是啊!都平了全国纪录了。”

  “你刚才居然还说他能拿第几,就这么不相信他的实力?”

  “你不也一样!”

  办公室里的其他老师顿时也都被惊动了,纷纷打开手机网页查看。

  “喂!张老师你快过来看,还真是王小石。”

  随着大家的互传,很快王小石夺得“希望杯”男子乙组跳高冠军,并平了这个年龄段全国纪录的消息就传遍了全校。

  然而这还不是最轰动的,随着前线文字直播传回来的最新消息,王小石此刻正准备打破这个纪录。

  新的高度已经增加到了一米九六,如果王小石能跳过去,那他将创造新的全国纪录!

  这条消息在网络上迅速传遍全国各地,就连热闹的工地上都有人知道了。

  此刻的王建军在工地上正吃力地拖着一车线缆准备作业,就在这时,一个工友兴冲冲地跑过来说到:“王老哥,你儿子要破纪录了!”

  “什么?我看看!”

  王建军丢下手里的活计,迫不及待的打开了手机网页。

  此刻,数不清的人都在刷手机或者看电脑,都在猜测王小石接下来的这一跳能不能创造新纪录。

  而重生以来从未跳过如此高度的王小石能跳得过去么?


  (https://www.bsl88.cc/xs/1283140/110221571.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