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我要跳得更高 > 第四十七章 打开心结

第四十七章 打开心结


  接下来的几天里,王小石有空就会去琢磨那天脑子里一闪而逝的那丝灵光。

  但想来想去却是越来越难以想明白,于是他索性懒得再去想了,安心先把训练任务完成好。

  这天下午,结束了一天的训练后,陈教练将他们喊到一起,宣布了一个消息。

  “从明天起就由你们邹教练继续带领你们训练,这段时间和你们相处愉快,孩子们,在以后的日子里一定不要松懈。”

  “要珍惜现在你们的时光,每一天都要努力去做到最好,不管将来你们是成功还是失败。”

  “但这努力奋斗的日子都会成为你生命中挥之不去的深刻印记,成为你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说完,他将手里的训练计划书交给了一旁的邹建明。

  看到这一切,不管是王小石还是张伟都非常的不舍,陈教练要求严厉,但训练方式又灵活多样,讲课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不要说张伟,就是王小石再重新听过一遍后也很有温故知新的感觉,对各项技术的体悟也更深。

  “小石,你过来一下。”

  陈教练将他单独喊到一边,“我原本以为要两个月才能教会你的东西,结果你不到两个礼拜就学会了,这让我真是很惊讶也很欣慰。”

  “你是个不错的孩子,肯下苦功脑子也活,又那么懂事,指导你是我这些年来最开心的一件事。”

  “但是,临别前我也有些话想要告诫你,做人有目标有执着是好事,但却不可偏执。”

  “你那师傅虽然是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现在这个样子,但是他性子过于偏执何尝不是重要缘由。”

  “你还年轻,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这一代走过的弯路我不希望你再走一趟。”

  “我只希望你能坚守自己心中那份执着,在追求那个神圣的目标时,别让偏执影响了你的心智。”

  ......

  当晚,当晚自习结束,王小石一个人走在操场上,漫无目的地踱着步子。

  今天陈旭东的话让他不免想起了自己前世兵败东京奥运会的事。

  作为旁人眼里天赋惊人的天之骄子,为了那最高的领奖台,他忍着伤病坚持了整整十多年。

  要说他没有对胜利的渴望和对目标的执着那是不可能的。

  然而一次次因伤最后功亏一篑让他的秉性大变,甚至和家人形同陌路,最后因接受不了失败而选择了轻生。

  这何尝不是一种极端的偏执,和马老师的情形又是何等的相似,都是走不出自己的小世界,孤独的封闭在那狭小的空间内无法自拔。

  “小石么?你怎么还未回去?”

  正准备下班的邹建明看到操场上有个熟悉的背影,仔细一看正是王小石,不由地就上前询问。

  “邹教练,我正在想一些事情。”

  “什么事让你这么愁眉苦脸,能说给我听么?”

  说真的,王小石重生后,一直没能找个人好好倾诉过,现在遇到一个愿意听自己讲述的,他不由自主地就把很多藏在心里的话说了出来。

  他将自己前世的那些经历改编成一个故事,又结合马老师曾经的过往说了一遍。

  “邹教练,您觉得,一个人活在这个世上,到底是为了什么?”

  不待邹建明回答,王小石又接着回到,“我认为人活着一定是为了某个目标,没有目标的活着那和为了食物和繁衍而活的动物有什么区别?”

  “可如果是为了某个目标而活,而且这人也一直在为这个目标而努力。”

  “却最终无法达成目标,那他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哦?”

  邹建明没想到王小石居然想的是这些,这真不像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该想的问题,但这些问题不想通的话,也许会困扰他们一辈子。

  想了想,他便回到:“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你这个问题,马老师的遭遇我也很同情。”

  “不过,以前读书那会我听老师们讲,像他这样一心扑在工作上,全身心为事业投入的不在少数。”

  “按照他们的说法,那会真是连做梦都恨不得快点快点再快点,整日馒头苦干,就是为了一定要快点迎头赶上。”

  “你们可能体会不到他们为什么会这么做,但我作为过来人,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那会咱们受了多少窝囊气,经历了多少耻辱那真是记得清清楚楚。”

  “面对那样的局面,除了像他们那样拼命真的没有别的出路,而马老师就是他们其中一员。”

  “或许在旁人看来他是个彻底的失败者,但从另一面看,他的那份执着与追求何尝不是那代人所普遍具有的精神品质。”

  “无论成功失败与否,正是他们那代人的坚守让如今的你们不必再去面的曾经经历过的屈辱。”

  “另外,我也可以把我的一些事说给你听,看看能不能对你有所帮助。”

  一说起这个,邹建明便想到了那些让他记忆深刻的往事。

  那会他还是个即将毕业的体育师范生,但已经在业内声名遐迩了。

  作为一名国家一级跳高运动员,他还精通多项体育运动项目。

  国内多家体育机构向他伸来了橄榄枝,他也是踌躇满志,想要雄心勃勃的大干一番,也就在这时,一件意外让他的人生道路充满了坎坷。

  “有一次运动会我发现了一个好苗子,便留意了一下他的名字,可后来我发现他的成绩被人冒名顶替了。”

  “我当时年轻气盛想要打抱不平,便制止了这一行为,结果......,真是一言难尽!”

  想起那个结果,至今都让他难以忘记,首先来找他麻烦的竟然是那个被顶替的孩子家长。

  后来他才得知,其实双方是做了一个交易,顶替那个孩子的学生获得体育加分,作为回报,他们家为这个孩子找份工作。

  因为他家里穷,很需要一份养家糊口的收入,而他的这一行为让两家人谋划都蛋打鸡飞,遭到了他们的集体针对。

  很快,他发现,他在这个圈里受到了很大排挤,毕业后工作也受到了很大影响。

  以至于他这个国家一级运动员如今沦落到一个地级市当中学教师,曾经想要在体育界大干一番的他从此沦为路人甲。

  后来他才逐渐发现,那件事不过是冰山一角,在这个圈子里,篡改运动员年龄的、篡改户籍的、更名顶替的、收受贿赂的、大赛裁判公然作弊的等等不一而足。

  很多人利益盘根交错关系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像他这样的青年在当时又是那么的热血和正直。

  显然是他们眼里的不安定因素,于是,圈里那些人便联手做局将他远远发配到了这里。

  听完邹建明所说的这些,王小石不禁感慨道:“为了所谓的公平正义,结果处处被人算计,到处被人打压,以致壮志难酬。”

  “既然当初您这样做费力不讨好,那如果让您选择重新来过,您会怎么做呢?”

  邹建明并未直接回答他这个问题,而是又说起了另一件往事:“你知道么?有时候运动员成绩好都不一定有机会参赛,以前N省就出过这样一件事。”

  “世界排名前两位的选手都在一个省,只是不属于一个地区,但排名第一的那个运动员最后却没能去得了大赛场,而排名第二的那个去了。”

  “结果大赛上她表现失常丢了金牌,那时我们都很惋惜,因为排第一的选手去的话,夺金的机会比那个就要大得多.”

  “她没能去尽管对外说法是因为伤病,但我们都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在这样大是大非的问题面前都有人敢铤而走险!”

  他把手往下狠狠一劈继续说道:“如果我们不去制止这样的行为,任由它泛滥,那么体育界很快就会烂到根,会垮掉!”

  “而且,这个风气就会像瘟疫,今天在体育界泛滥,明天就可能蔓延到教育界乃至其他行业,如果所有的行业都这样,那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怎么办?”

  “所以,即便我回到过去,明知道会是这样的结果甚至更糟,我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因为人如果活着只是为了一些蝇营狗苟之事,那和畜生又有什么分别?”

  “人之所以是人,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信念,正是这些支撑着我们在黑暗中不断前行,去披荆斩棘!去乘风破浪!去勇攀高峰!”

  他看着王小石认真地说道:“小石,你觉得你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只是为了冠军么?只是为了别人的期待么?”

  见他神色有所触动,他又叹道:“小石,人生不仅仅只有阳光、沙滩和鲜花,还有狂风暴雨海啸山崩,所有的这些都是人生。”

  “如果只有达成目标才是完美的人生,那那些一直在坚持却始终未能见到曙光的人就一定是人生的失败者么?”

  “坚持本身就是一种目标一种信仰,只要有了这些,不管目标最后有没有达成,他的人生难道就一定没有价值么?”

  “这个问题我想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就留给你自己去思考吧!”

  邹建明走后,王小石又一个人在操场上待了很久。

  前世那一幕幕像是电影一般在脑海里不断回放。

  那一段段忍着伤痛挥汗如雨艰苦训练的场景。

  那一个个登上领奖台高高举起奖杯的高光时刻。

  那一次次因伤退出比赛,眼看着对手兴高采烈,媒体对自己骂声一片的灰暗时刻。

  ......

  当所有的一切都在脑海里回放了一遍,他抬起头看着漫天的繁星,想起自己第一次想要去学跳高的场景。

  那是他曾经看过的一段央媒制作的纪录片

  1984年洛杉矶奥林匹克赛场上,在跳高比赛现场,一个高大的身影站在起跑点上,身上鲜红的运动衣昭示了他的身份。

  这是曾经三度打破世界纪录的我国著名跳高健儿朱建华,当他最后一次起跳后却未能跳出自己曾经最好的成绩。

  原本被寄予厚望的他最后只获得铜牌,哪怕他枚铜牌已经为中国田径取得了奥运奖牌零的突破,但赛后的责难还是让他不得不退出现役。

  镜头再次一转,在条件简陋的训练场,朱建华在训练中是那样的专注和投入。

  在不为人知的世界里,他付出了旁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和努力,忍受了多少难以承受的压力,经历了数不清的孤独和打击。

  而他之所以能以极大毅力去承受这一切,就是为了心中那个目标以及人们的期许。

  在当时国力贫弱经济落后的时期,每一枚金牌都是对国人士气的最大鼓舞。

  君不见当初女排成就“五连冠”,整个国家到处张灯结彩燃放烟花,比过年还喜庆的场景。

  而他,想要的就是复刻这一时刻。

  然而,踌躇满志的他最后却是黯然离场,而这样的悲情英雄,当时国内又有多少!

  他们真的失败了么?王小石问自己,假若不是他们的故事打动了自己,那自己会坚定地踏上这条道路么?

  假若不是看到不管相识或者不相识的人,为了国歌奏响的那一刻感动到热泪盈眶欢呼雀跃,他会忍着伤病坚持十几年么?

  ......

  夜已经很深了,秋天的夜露打在身上已经有些寒意了,但此刻他的心里一片火热,抬起头望着那一轮圆月。

  他嘴角露出一丝微笑,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https://www.bsl88.cc/xs/1283140/110226501.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