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农门恶妇 > 第0114章:存了死志,劝说冯香莲!

第0114章:存了死志,劝说冯香莲!


  被骂的几人垂着头,愧疚的不敢抬头。

  昨夜王屠户带了酒肉过来找他们聊天,他们见了酒肉哪能抵挡遮住,压根没起疑心,全都喝大了。

  如今发生了这样的事,一个个羞愧的不敢抬头。

  村长气的要死,直接对这些人做了惩罚:“香莲母子的医药费你们几家出,以后村里巡逻的活,没你们几家的份,还有,把王屠户给我绑回来,腿打折,后面的事怎么办,我问问香莲母子的意见。”

  训完,众人也不敢有意见。

  一个个摩拳擦掌,恨王屠户恨得牙痒痒。

  这种娘家霍霍出嫁闺女的事,是村里人万万容不得的。

  这年代,讲究一个出嫁从夫。

  既然嫁到大峪沟村了,那就是大峪沟村的媳妇,就算是改嫁也要村里族老点头的。

  并不是冯家说的就算的,像这种把闺女卖了,还跑到他们村把人欺负了的事,那简直是在打大峪沟村所有男人的脸。

  这件事要是不严肃处理,要个说法,以后谁家的媳妇还能安生了?

  村长敲了敲门,听见里面人说了一声进。

  这才推门进去。

  屋子里,村长媳妇,赵大娘,李老太太,还有村里几个族老家的媳妇,都来了。

  小宝头上包了一层布,上头是许温酒自己掐的消炎止血的草药,喂了一些盐水,小娃娃瞧着气息强了几分。

  只是那小小的眉头已然紧皱着。

  冯香莲虽然脸色还是难看,可人瞧着多了一丝活人的生气,眼睛半磕着,安静的吓人。

  村长给自个婆娘使了个颜色,村长夫人微不可查的摇摇头。

  心中又是一声不忍的低叹。

  这孩子,身子被糟蹋坏了,以后怕是在怀不了孩子。

  村长读懂了婆娘的意思,脸色又是一青。

  重重的敲了下拐杖。

  “香莲,你也别多想,这事村里一定会给你做主,有我老头子在,村里人也不敢说三道四,你就算不为自己想,也要为小宝想想。”

  村长哀叹一声,他看得出,香莲这孩子是没了生志。

  其实乡下人,对这个看的也没那么,香莲也不是黄花闺女,担心坏了名声嫁不出去。

  她男人死了,还有个儿子,旁人最多说几句不好听的话。

  没人会狠心,要这么一个可怜的女人去死。

  再说了虽然不能怀孕,可村里死了老婆的汉子也不是没有,这年头能有个婆娘就不错了,谁还能在意这个。

  有了村长带头,一群妇人也你一言我一语的安慰起来。

  赵大娘全程捂着脸掉眼泪,许温酒瞧着毫无反应的冯香莲,缓缓开口:

  “我听县城茶楼的掌柜说,他们主家,要找洗衣服的粗使婆子,一天管两顿饭,可以带孩子,就是要住在那里,一个月放一天假,平时没事不许请假,过年也就放两天,一个月三十个大钱,宝儿娘,你可要去?”

  冯香莲的眼皮动了动,很快又垂了下去。

  许温酒继续道:“唉,你不愿意,也是正常,这户主家实在苛刻,不许粗实婆子到前院,平时也不许出门,每日只能在后院洗衣服,洗的还都是下人们换下来的衣服,给的钱也少,只是有一点,小孩子可以不签奴契,这就是顶顶好的,咱们大人吃苦不算什么,可总不能让孩子也当人奴隶吧,你家小宝也十二了,再过两年就该娶媳妇了,你也总得给孩子攒点娶媳妇的钱不是。”

  话说到这,赵大娘也似想起来什么,连忙开口:“哎呀,要我说,去大户人家做工也没什么不好,我跟你们说,我那不争气的大儿子,你们也是知道的,从小就木,半点没有宝儿机灵,可他在地主家做了几年,如今竟被老太太身边的丫鬟看上了,那姑娘可是个识文断字的,要不是年纪大了些,那能轮到咱们这种人家。”

  瞧着冯香莲有了反应,赵大娘立马继续道:

  “虽说年纪大了些,可那也才十九岁,明年成亲正好二十,正是最好生养的时候,保不齐,咱也能有个会读书的孙子不是?”

  听到这,冯香莲终于有了反应,将被子捂在头上,痛哭出声。

  众人见状,也是松了一口气。

  可算是劝回来了。

  众人安抚了冯香莲半晌。

  直到她哭累了,村长才再次开口。

  “娃啊,这事,你想要个什么结果,是要陪银子,还是什么?我老头子都给你做主。”

  冯香莲哽咽着扯开被子,将头露出来,许温酒连忙过去将人扶着半坐起来。

  “村长叔。”她捂着被子,一张脸苍白无比,声音也有气无力,可说出口的话,却是那么坚决:“我要和他们义绝,断绝亲缘关系,叫他们再不能来祸害我和我儿!”

  说着,她猛地起身,扑通一声跪在床上。

  朝着村长的方向猛磕头。

  可把众人都吓了一跳,村长夫人连忙将人扶住,抹着泪将人抱在怀里心疼不已。

  她本就是个心善,再加上年纪大了,哪里见得了这种情景。

  连忙看向村长。

  “老头子,这事我替你应下了,咱们必不能吃了这个亏,反正以后香莲要去县城的,左右见不上那缺德的一家人,除了断绝关系,赔偿的银子也不能少,否则这娘俩以后,可怎么活。”

  见老太婆一副不答应就跟他没完的架势,村长也是羞恼的老脸一阵青红,梗着脖子应了声。

  没办法,真不是他怕这老婆子。

  这不是怕她年纪大了,气出个好歹来,不费那药钱。

  村里的大夫诊了脉,开了方子,都是些山上常见的药材。

  村长交代了昨夜巡逻的几家,让几家人上山采药。

  没多少功夫,几家就把药材给找全了。

  许温酒忙活着把娘俩的药都熬好,又私自从家里掰了几根人参须须煮了糖水,喂了娘俩喝了药。

  赵大娘也帮娘俩把饭做了,又给娘俩关了门。

  众人这才从王家离开,各自散了。

  围在村中间大槐树下的人慢慢散去,人人心有余悸。


  (https://www.bsl88.cc/xs/1283145/109842985.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