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孙小鹤的探灵日记 > 第二三八章 水葬

第二三八章 水葬


  我就说面前的景色怎么这么熟悉,这不是少女祭佛人皮唐卡里的雪山背景吗?

  难道我们都进入了人皮唐卡里?

  那,这么说我们不是会撞见那个阴森恐怖的大佛和诡异笑容的少女吗?

  我把自己的想法对蓝月讲了出来,蓝月闻言点点头,四处打量了片刻才确定道:“我看了一下,天空虽蓝,景色虽好,却没有命运流动的气息,这应该就是在人皮唐卡里!”

  “这么说,我们现在看到的一切都是假的喽?”

  蓝月摇摇头。:“这个我现在还无法确定!”

  “哞……”就在我俩谈论之际,只听得远处传来一阵低沉的牛啼。

  转头一看,前方不远处,不知何时慢慢走来了几头看起来身体强健,肩部显著隆起,头顶大角的动物,这种动物应该是牛,不过四肢很短,身上的毛发还很长,都快垂到地面了。

  “这是啥动物,是牛吗?长得真磕碜啊。”蓝月看着我问道。

  我茫然地摇摇头:“我以前也没见过,不过如果这里是西藏的话,那这种生物应该是牦牛吧!”

  回想起初中课本里的介绍:“牦牛是高寒地区的特有牛种,适应高寒生态条件,耐粗、耐劳,善走陡坡险路、雪山沼泽,能游渡江河激流,有“高原之舟”之称。

  牦牛全身都是宝。藏族人民衣食住行烧耕都离不开它。人们喝牦牛奶,吃牦牛肉,烧牦牛粪。

  想到这里,我眼前一亮:必须得抓一头牛来,这样我们才能好过一些,如果实在不济,我们还可以杀牛吃肉,现在毕竟是非常时期,身在画中随时都会有危险,必须保存体力。所以也顾不上什么仁义道德了!

  让蓝月坐在这休息一会儿,我直接提剑冲了上去。

  我没想到,牦牛的历史居然这么大,我又拉牛角又是拽腿,当中的细节不再言说,反正费时费力,差点把自己累死,才终于勉强拉住了一头牦牛,但也只是拉住,根本控制不住它强壮的身躯。

  蓝月见我费时费力却不得效果,赶紧过来起身帮我。

  没想到她的天机眼和牦牛对视之后,牦牛先是愣在当场,而后便温顺地低下了自己的头颅。

  看到这里,我不由得感叹道:“我靠。想不到天机眼居然还有这般功效。”

  蓝月露出一个勉强的笑容,我知道她一直在强撑,赶紧将她拦腰抱起放在了牦牛身上。

  就这样,牦牛载着蓝月,我牵着牛角向山下走去。

  走到高原下,来到清澈的湖水边,微风拂过,吹拂着平静的湖面,轻微的浪涛拍打着岸边的鹅卵石,这片湖水是那么的清澈,湖底的流沙清晰可辨。

  牦牛似乎也有些渴,开始低头饮水。

  我将蓝月从牦牛身上抱下,打算也喝点水补充下体力。

  就在我们刚刚准备喝水时,蓝月却突然一声惊呼,然后便花容失色地扑进了我的怀里。

  “怎么了?”我赶紧问道。

  惊魂未定的蓝月用手指向身后,循着他手指的目光,我定睛一看,心里也是”咯噔”一下。

  清澈的湖水里,居然有一具高度腐烂的尸体!

  更令人震惊尸体居然被五花大绑着,肢体都被扭曲着,看样子事前一定经历了极大的痛苦,想必这一定就是传说中万恶的旧社会的时候,旧藏区的奴隶被奴隶主虐待致死,随意丢弃在这儿的吧。

  如果我没记错,正常或是有身份的藏族人是不会被随意丢弃的,这一点在张爷爷的日记中有详细的记载。

  目前有好几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西藏一年内大部分时间为冻土层,坚硬难掘且又因树木稀少难以棺葬,便因地制宜不会才用土葬。

  在佛教中,“布施”是信徒的标志之一,布施中的最高境界就是舍身,佛经中就有“舍身饲虎”的动人故事,况且,按照佛教教义,人死之后,灵魂离开肉体进入新的轮回,尸体就成了无用的皮囊,死后将尸体喂鹰,也算是人生的最后一次善行。

  藏族人死后,依经济和社会地位不同,而采用不同葬法,常见的共有五种:T葬、水葬、火葬、土葬和塔葬,一般人采用第一种,第一种已经广为人知了,所以不多叙述,其他的四中分别为:

  塔葬:只适应于高僧大德,塔葬是将大师们的法体经过防腐处理放入塔内或将骨灰及舍利子装入塔内。灵塔用金银及各种宝石装饰,极尽华美。

  火葬:适应于一些有地位及成就的僧人。

  土葬:按以前当地人人的风俗,那些有重大罪恶之人及受刑而死的囚犯,只能埋入地下,这样他们的灵魂就不能转世。

  水葬:许多人认为水葬卑贱,只有对乞丐,病人、或患传染病的死者才水葬,实事上,水葬的对象也不仅限于上述之人,有些地方,山高谷深,鹰鹫少,因此大多数人采用水葬。

  所以说如果现在是旧社会的话,那么面前的这副尸体一定是奴隶无疑!

  思绪,这次我不禁在心中将万恶的旧社会问候了千百遍!

  所以这副少女祭佛的人皮唐卡正是记述了那段人性最为丑陋,阴暗的一刻。

  


  (https://www.bsl88.cc/xs/14344/368053360.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