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重生始于1990 > 第489章 影响力

第489章 影响力


关于苏伟专访这篇报道,《中国企业家杂志》可以说是费劲了心思,用心雕琢。  

                毫无疑问,苏伟的话题量很足,而且又是眼下借住了“商界救援联合会”的热点。  

                杂志主编审了三遍之后才点头让发行。  

                九月中旬,抗洪救灾工作基本取得了胜利,之后的重点将会放在灾民安置问题和灾后重建问题上来。  

                也正是在此时,最新一板《中国企业家》杂志发行了出来。  

                封面人物就是苏伟!  

                参加“商界救援联合会”的企业家们几乎全订了这期的杂志。  

                他们对苏伟的观点表示赞同,甚至产生了惭愧的心里,说实话,觉悟比不上苏伟。  

                王建林点头,“苏老板提这个创新精神在企业发展中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在当下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阶段,我像他这么年轻的时候,还在部队打枪了,这个年轻人前途不可限量啊!”  

                ……  

                董明珠去年刚刚打了一场完美的胜仗,她在AH的空调销售业绩达到了4000多万人民币,现在已经成为了格力销售部总经理了。  

                她拿着这份杂志,脑子里冒出来的感想并不是宏伟集团的销售网络,销售渠道,同样是苏伟提到的“创新问题”。  

                社会责任感,这都是每个企业家应该具备的,但是“创新”是个让人琢磨不透的词汇。  

                从何处创新?  

                怎么去创新?  

                她即刻联想到了格力空调的问题。  

                前几年,格力在国内被很多家空调品牌压制,但是这些品牌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用国外的技术和核心拿到中国组装。  

                这一点,董明珠早就给总公司提过,这种生产方式不长久,迟早出问题。  

                要做一定要做自己的品牌。  

                把钱花在技术研发上,成果就是属于自己的东西,只有掌握了核心的技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这是她对“创新”的理解,在看了关于苏伟这篇杂志之后,她更加确定了自己的想法。  

                不管怎么样,要说服公司搞研发,现在的科研程度远远不够,一定要把心脏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在格力董事会上,她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并且通过国内空调的发展形势以及大量被淘汰的空调企业事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铁娘子在董事会上,丝毫不胆怯。  

                ……  

                深镇。  

                马化藤手里同样拿着这期《中国企业家杂志》。  

                心里有点不好想!  

                关于“商界救灾联合会”这件事情,他是知道的,不过出生于普通家庭的他自认为还达不到“企业家”的标准,最直观的表现在他的财产上。  

                可是他竟然没想到马大忽悠去参加了,都是搞互联网的,暂不提张朝阳和求伯君这样的第一梯队的人物,至少他认为眼下他和马大云是一个梯队的吧!  

                实属有点不要脸了!  

                他心里有些鄙视。  

                自知之明他还是有的,只能默默地看着大佬们装逼。  

                不过话说回来,马化藤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还是非常有信心的,苏伟最后那句话给了他很大的鼓励。  

                苏伟说那些没有竞争实力的公司永远只能被甩在后面。  

                他下定决心要创立一家有竞争实力的互联网公司出来,到时候以企业家的身份堂堂正正的和商界这群人高谈阔论,而不是像马大忽悠那样自己跑去坐了一把交椅。  

                第二天,马化藤就开始四处筹集资金寻求合伙人了。  

                ……  

                长江实业集团的董事长李兆基也参加了在湘高官砂的那场会议,而且捐了五百万人民币支援救灾。  

                他在办公室拿着这期的企业家杂志,认认真真的读完了。  

                之前他的父亲让他多了解了解宏伟集团这个叫苏伟的年轻董事长,他一打听,不过是个在国内上大学的学生而已,并没有引起他的太多关注。  

                经过上一次的大会和这篇关于他的专访。  

                单从思想觉悟上看,苏伟这个人已经超出了他之前的定论。  

                而且是远远超出。  

                他此刻认为,苏伟这个人非常会掌握局势。  

                他在猜想,宏伟集团真的是媒体上宣传的那样,千亿实业帝吗?  

                他微微一笑,总之还无法和李氏家族企业相比。  

                毕竟他爹的名字已经在亚洲经济的顶端待着,从来没有掉下来过。  

                晚宴的时候。  

                李嘉诚主动提到了苏伟。  

                他问李兆基:“这期的《中国企业家杂志》看了吗?”  

                李兆基点头,“看了,爸爸!”  

                “有什么想法?”  

                “苏伟这个人给我耳目一新,我也去仔细看了一些关于他以前的新闻报道,我觉得他的商业思维很独特,不像是学院风,倒是路子很野,自成一派!”  

                李嘉诚点头,“多向人家学习!”  

                “嗯?”  

                这句话让李兆基感到惊讶,夸奖苏伟,他能够理解,但是学习之说从何而来?  

                “嗯什么?难道值得吗?”李嘉诚问。  

                李兆基说:“爸爸,依我看,宏伟集团现在的发展还赶不上我手里的长江实业吧?”  

                李嘉诚说:“这能代表什么?只能代表你老子给你打下了一片好江山,儿啊,打江山不易,守江山更难,内地的经济发展速度出乎我们的意料,如果宏伟集团能够抓住机会,搭上这班快车,我想过不了多久,苏伟就会是你的对手,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这才是我让你向他学习的理由!”  

                “我知道了,爸爸!”李兆基明白了父亲的一片良苦用心,但是他怀疑苏伟真有那么神吗?  

                一个从大山沟里走出来的野孩子,用了七年时间,创造了一个千亿的实业帝国,可能吗?  

                但是事实摆在眼前!  

                ……  

                苏伟在采访中提到“向钱看”,“钻钱眼”等词汇引来了不少人的议论。  

                “做生意不就是为了赚钱吗?”  

                “向钱看,呵呵,有错吗?老子就是要想钱看,只有穷的叮当响,才晓得锅儿是铁打的!”  

                “有钱人的世界,玩不转,我记得上次有个采访,苏伟还说对钱不感兴趣呢!”  

                “啧啧啧~,鄙视,这个逼装的圆满!”  

                “……”  

                议论归议论,但他对这次抗洪救灾的支援是值得高度肯定的。  

                这些议论他的人虽然不知道他嘴里夸夸其谈那些“企业家精神”,“社会责任感”具体是什么?  

                但是从商界救援联合会支援抗洪救灾这件事情中,至少明白了一点,多做好事,多做善事!  

                (本章完)


  (https://www.bsl88.cc/xs/1932453/11110643.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