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第七十天绍吴杨书逸 > 132 记忆

132 记忆


五月十二号中午,绍吴早早结束了工作,盯着手机,眼巴巴等下班。在屏幕上的时间从“11:59”跳到“12:00”的瞬间,绍吴飞速把手机揣进裤兜,背上背包,起身向隔壁工位的同事招呼一句:“那我先撤了啊!”

        女同事掩嘴轻笑:“这么着急?我带我家丫头出去吃肯德基,她也像你这样。”

        绍吴不好意思地点点头:“有点事。”

        约会,这算约会吧?他和杨书逸的进度好像着实快了些,直接就住在一起了,都没体验过和男朋友约会的感觉。

        随着人流走出电梯,经过玻璃大门时,绍吴忍不住抬手,拨了拨前额的碎发。今天他特意穿了那套衣服——就是朱菁菁婚礼前一天,他给杨书逸发自拍时穿的那套。杨书逸昨晚在场馆忙到快十二点,今早绍吴出门时他还在酣睡,所以并不知道绍吴穿了什么。

        黑色连帽外套是长袖的,穿着有点热。

        今天风和日丽,气温比昨天升高了两度,正午的阳光直直落下来,暖风里带着栀子花的香味。

        还是那家超市门口,杨书逸穿着纯白T恤,略显肥大的工装裤,手里提溜着一只塑料袋,晃来晃去。

        两个人看见彼此,同时挑了挑眉毛。

        怎么都穿得像高中生翘课约会似的。

        “饿了吧,”杨书逸把塑料袋递给绍吴,“先垫一下,你想吃什么?”

        “火锅。”

        “那走吧,前面路上有一家。”

        塑料袋里是一包原味可比克,这么多年过去,早已不是周杰伦代言了,但紫色包装的是原味,这倒没变。

        绍吴用湿巾擦了手指,跟在杨书逸身边,咔擦咔擦嚼薯片。和杨书逸一起出门,他是不用看路的,大概是地理专业出身的缘故,杨书逸方向感极强,手机地图略扫一眼,就能准确找到他们要去的地方。

        “慢点。”杨书逸忽然揽住绍吴的肩膀。

        两人在路边停下,前方,一辆电动三轮车慢悠悠地驶过去。

        然后他们走过马路,又踏上人行道。

        绍吴忽然想起什么,问杨书逸:“要不咱们吃点别的?”

        杨书逸:“不想吃火锅了?”

        “没,就是……吃完身上沾味儿,待会儿不是要去展馆吗。”

        “没关系。”杨书逸说。

        其实绍吴还想了点别的,没好意思说。

        杨书逸会送他什么呢?按照广大直男的口味,很可能是99朵玫瑰(鉴于杨书逸的经济情况,超过100朵就有点奢侈了),或者,那种印着他俩照片的会闪光的水杯?不过既然是在一起的第一个生日,也许会郑重点,一枚戒指?

        不是绍吴看不起人,实在是,他从办公室的女同事们那里,耳濡目染了太多的直男送礼操作。

        无论是玫瑰花、水杯还是戒指,他都喜欢。

        收到礼物之后他大概率会和杨书逸接吻,薄荷糖都偷偷准备好了——所以如果两个人带着一身火锅味深情相拥,是不是太土了点。

        算了不管他,火锅味就火锅味吧。

        可能这就是重庆人谈恋爱。

        两人在火锅店坐下,在重庆,似乎无论走进哪一家火锅店,都是人满为患的。好位置已经没有了,他们只能坐在大厅正中央,前后左右都是人。

        中辣九宫格,鸭肠毛肚酥肉耗儿鱼贡菜……很快锅就烧热了,热辣的牛油的香味沸腾起来,冲进鼻腔,绍吴忍不住揉了揉鼻子。杨书逸夹起几片毛肚,丢进热油翻滚的格子里,绍吴咬一口红糖糍粑,自己并不动手。

        只需十几秒,毛肚就涮好了,杨书逸捞起来,悉数夹进绍吴的油碟。

        白色的雾气弥漫在两人之间,目光被隔开了,绍吴肆无忌惮地打量杨书逸的脸。沿着他紧致的下颌线条,到达刮过胡子的、干净的下巴,鼻梁挺拔,没修过的眉毛带着出几分粗糙的性感,而他的肤色比之前白了一些——大概是辞职后一直宅在家里的缘故。杨书逸垂着眼,把耗儿鱼拨进锅里,端着盘子的手臂浮起不甚明显的青筋。

        这个人这张脸绍吴已经看了无数遍,从高中时扭头装作看闹钟,到现在,可以理直气壮地打量。

        就像着了魔,他对他永远没法祛魅。

        “回家再看,”杨书逸忽然说,“先吃饭。”

        绍吴脸红了一刹,明明隔着白花花的雾气,不知道杨书逸是怎么发现的。

        用餐高峰时的火锅店总是人声鼎沸,绍吴的油碟里堆着各种各样的吃食,毛肚,鸭肠,贡菜,牛肉片,还有条耗儿鱼……杨书逸又给他夹了一块炸得金黄的酥肉:“还是热的,先吃这个。”

        “唔。”酥肉的确还是热的,外面那层面糊又硬又脆。

        和杨书逸在一起之后,两个人吃火锅,绍吴就很少自己动手涮菜了。不是他懒,而是这些事杨书逸自然而然就做了——好像天经地义,本该如此。

        绍吴对杨书逸说:“你也吃啊,别光顾着我。”

        杨书逸:“嗯。”

        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

        绍吴:“怎么了?”

        杨书逸放下筷子:“我——”

        “哎哟!”坐在他们左侧的女人突然爆出一声尖叫,“你这个哈包!(你这个傻子)”

        所有人都看过去,坐她对面的男人面子上有些挂不住,粗声反击:“你才是哈包!啷个晓得她突然就回来了!(你才是傻子!谁知道她突然就回来了!)”

        “那怎么办嘛!”女人气势汹汹,“你同她倘嘛,‘老婆!我和你闺蜜在嚯酒!’(你和她说嘛,‘我和你闺蜜在喝酒’)”

        男人低声骂了句脏话,烦躁道:“你莫管!”

        大厅里陡然安静了许多,大家状似无意地聊着天,实则全都降低分贝,竖起耳朵听他们吵架。

        这难道是偷.情现场?

        待会儿会不会有原配大战小三?

        两人还在吵架,不过声音压低了些。绍吴凝神听了几句,没听到什么关键信息,有些扫兴。

        “咱们快点吃吧,”绍吴轻声说,“万一待会儿他俩把桌子掀了……”

        这种事确实是脾气火爆的重庆人干得出来的。

        杨书逸点头:“嗯。但是——”

        “哎呀你烦不烦!”女人猛拍桌子,“嘭”地一声巨响,“那就分嘛!这顿当散伙饭了!”

        男人却变得低声下气了:“玲儿,我对你是真心的,你难道不晓得……”

        杨书逸:“……”

        绍吴:“呃,你刚才想说什么?”

        战况变成了女人单方面输出,很快服务员和领班走过来,低声劝说他们。也不知说了什么,那女人竟然哭了,一边抽泣一边继续咒骂男人。

        场面过于热闹。

        绍吴:“书逸?”

        杨书逸面无表情地瞥他们一眼,扭过头来,从裤兜里掏出一枚小小的红格子方盒。

        “我背了半天的词,”杨书逸无奈道,“这下都忘了。”

        绍吴忍不住笑出声,接过那枚方盒。

        不出他所料,里面是一对戒指。光面铂金戒指,挺细的,但楞线分明,很好看。

        这人……竟然在火锅店里送戒指吗。

        但他还是忍不住心跳加速了,两颊也热乎乎的。

        “咱俩一人一个?”绍吴说。

        “嗯,这个……以旧换新吧,”杨书逸像是很不好意思,“以后给你买更好的。”

        绍吴把戒指戴到左手无名指上,然后把另一枚递给杨书逸,他也把戒指戴在了左手无名指。

        绍吴低声说:“这个就很好。”

        身旁的男女又开始对骂了,服务员在劝,其他人在偷听,就连等在收银台的外卖小哥都斜睨着眼睛围观。这只是这座城市里很平常的、鸡飞狗跳的一天。

        没人注意到,两个年轻男人,在彼此的注视下戴上了戒指。

        不过没关系,他们自己很满意。

        吃饱喝足,两人走出火锅店,几乎是同时打了个哈欠。绍吴抬起左手,在阳光下翻了翻手掌,看着自己无名指上的铂金戒指被镀上一层细腻的金色。

        “咱们怎么过去?”绍吴问。

        “坐轻轨。”

        “远吗?”

        “有点。”

        绍吴还不知道展馆的位置,便问:“在哪啊?”

        杨书逸却沉默了两秒。

        然后他说:“在重大。”

        绍吴愣住:“哪个校区?”

        “虎溪,”杨书逸看向绍吴,语气有些小心,“这个比赛就是重大主办的。”

        “哦……是么。”绍吴说。

        毕业之后他就没有回过重大了,关于那里的最后的记忆,是拍毕业照那天上午极其闷热,空气潮得能拧出水来,他穿着厚重不透气的学士服,捂出满身大汗。拍完了,他和室友回宿舍的路上,遇见他们的系主任。系主任是研究英语习得的,快退休了,为人很和气,大二时绍吴选过她的课。

        绍吴和室友一齐向她打招呼:“老师好。”

        只修过她一门课,没想到能被认出来:“诶,毕业啦,”她看着绍吴,“去向定下来了吗?”

        绍吴有点尴尬:“回我高中母校当老师。”

        “当老师?”她笑了笑,神情有几分惊讶,“你老家哪里的?”

        “永川。”

        “永川啊,”系主任点头,“蛮好的。”

        后来绍吴一直记得那几秒钟她脸上的惊讶的神情,绍吴偶尔会想,那一刻,系主任对他很失望吗?她的那门课绍吴拿了全班最高分,做pre时也被她大大夸奖一番,所以她失望于他回老家当了个普通的高中老师?还是,她只是单纯的惊讶,因为重大毕竟不是师范类学校,毕业当老师的学生是很少的。

        这个问题当然永远无解了。或者说,这本来不是个问题。只是绍吴也不知道为什么,时不时就会想起来。

        “绍吴。”杨书逸低声唤他。

        绍吴回过神来:“我毕业之后还没回去过呢,”然后冲他笑了,“正好今天回去逛逛。”但是确实,涌上心头的情绪很复杂。

        杨书逸没再说什么。上了轻轨,两人并肩而坐,午饭吃得太饱,绍吴很快就困了。杨书逸说:“靠着我睡会吧。”

        四周都是人,绍吴说:“没事,我这么坐着也能睡。”

        可是当他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还是靠在了杨书逸的肩头。

        大学城已经临近终点站了,车厢里空荡荡的,只有斜对角坐了一对小情侣,手牵着手卿卿我我。轻轨的门打开,小情侣和他们一起下车,绍吴看见女生挎着的帆布包上,印着“重庆师范大学”六个字。

        大学城,他没想到毕业后再一次回到这个地方,是和杨书逸一起。

        绍吴问杨书逸:“你之前来过吗?就是,参加比赛之前。”

        杨书逸低声说:“来过。”

        “什么时候?”

        “……本科的时候。”

        哦,原来他们读本科的时候,杨书逸是来过重大的。只是没有告诉他。

        “有一场城市规划的讲座,在重大开的,”杨书逸说,“老师叫我们去听。”

        绍吴点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

        这一次不用杨书逸带路,反倒是绍吴走在前面,轻车熟路地,走进重大的校园。

        和记忆里的样子没什么变化,草木葱茏,在路上偶尔能遇见趿着拖鞋、拎着打包的饭菜的男生。那副有点邋遢的打扮也和绍吴念书时一样,重庆的夏天实在太热了,周末宅在宿舍时,四个人谁都懒得出去买饭,最后谁先撑不住了就是谁去,这一去就要买四份饭。

        展览开在艺术学院的展厅里,此时已经下午两点半,几个脖子上挂着名牌的学生和他们一道走进去,大概是来帮忙的。绍吴和杨书逸跟在他们身后,听他们不停吐槽教自然地理的老师太龟毛,不仅每节课点名,还要安排好几次小组作业……听着这些,绍吴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杨书逸走在他身畔,始终沉默不语。

        直到他们距离展厅入口还有几步之遥的时候,杨书逸忽然拉住绍吴的手腕。那几个学生走进去了,只剩他们俩站在走廊里。

        走廊尽头的窗户开着,窗外的绿叶重重叠叠,被阳光映成明亮的新绿色。

        “绍吴,”杨书逸低声说,“里面的模型……也是生日礼物。”

        “这个不是吗?”绍吴笑着晃晃自己的左手。

        “这个是今年的生日礼物,”杨书逸顿了顿,“那个模型,是2008年的生日礼物。”

        绍吴一下子说不出话了,笑容也定格在脸上。

        半晌,他说:“2008年不是送过了吗。”

        “但是墙倒了,”杨书逸闭了闭眼,“你没来得及拍照,对不对?我记得那天中午你没带相机,你说明天再来拍,然后……”

        然后地震了。

        绍吴说:“对,我没拍。”不仅没拍,甚至连第二眼都没能看到,2008年5月12号下午,当他来到那栋筒子楼前,眼前唯剩断瓦颓垣。两个工人正在清理废墟,他们不明白穿校服的少年为何流泪。

        后来,绍吴曾问杨书逸,你知道那堵墙倒了吗?

        杨书逸漠然地说,我不知道。

        那一刻绍吴意识到,原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自己是这世界上唯一一个,唯一一个知道那面喷了涂鸦的旧墙已经倒塌的人。两个工人知道墙倒了,不知道墙上曾有涂鸦;杨书逸知道墙上有涂鸦,不知道墙已经倒了。孤独感像重庆的每夏必至的暴雨一样铺天盖地而来,他像被暴雨浸透的一片纸,软塌塌地,除了孤独便没有其他感觉。喜欢一个得不到的人,注定会孤独吧。

        绍吴冲杨书逸眨眨眼,说:“那让我验收一下。”

        两人走进展厅,入眼皆是沙盘模型,和售楼公司里的楼盘模型类似,每一个都由玻璃壳子罩住,明黄色灯光从顶部打下来,照得丝毫毕现。

        杨书逸解释说:“组委会提供一个旧城区图纸,由我们来规划改造。”

        绍吴深吸一口气,问他:“你的在哪?”

        “这边。”

        杨书逸带着绍吴,一直朝里走,最终在一扇窗前停下。和其他模型一样,杨书逸的模型也被玻璃罩住,绍吴低下头,手指轻轻按在玻璃上。

        他看见永川二中的大门,不是后来新换的高大的浅黑色铁门,而是他们念书时的、不起眼的电子伸缩门。教学楼也不是现在的扎眼的橘红色,而是淡淡的灰,与记忆如出一辙。校门外,一条澄蓝的小河静静流淌,河边是步行街,商铺一家挨着一家,可可奶茶,蓝精灵文具,心晴鲜花,还有……还有一家店,白底黑字的招牌,毛笔字体,写着:凉糕凉虾冰粉

        绍吴的嘴唇抖了一下,他俯下.身,鼻尖几乎贴住玻璃壳子。是的凉糕,没看错,有一家店铺卖凉糕。学校外面的小吃街被整改之后,那个卖凉糕的小摊就消失不见了,做这种小本买卖的老板大概是租不起一间店铺的。天知道他在二中当老师的那段时间里,曾多少次望着整齐的街道,无比想念那些凌乱的小摊,以及那个曾和他一起坐在小摊的板凳上埋头吃凉糕的男生。

        视线顺着河流向东,到达居民区。春晖小区也还没有拆迁,小区的广场上坐着几位老人,看样子正在摆龙门阵。那个穿白背心的老头,是杨书逸的公公吗?那个戴着袖套的老太太,是杨书逸的婆婆吗?这是几点钟?大概是上午吧,他们和邻居闲聊几句,溜溜圈,待会儿就要回家去,给即将放学的孙子准备午饭。

        从侧门出小区,来到松溉街,小卢麻辣烫开着门。隔壁是装潢酷炫的银河网吧。

        走到长街尽头,文化广场的一侧有家新华书店,另一侧……另一侧立着一面长长的矮墙。

        终于又看到这面墙。

        绍吴的睫毛颤了颤,忍住了,眼泪没有流下来。

        在那面墙上,他看见五只丑丑的福娃,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颜料涂得不均匀,有的地方深一些,有的地方浅一些。墙边,两个短发男生并肩而立,他们正向前走去,一个贴着墙根,一个站在外侧,外侧那个把校服搭在手臂上,单肩背着书包,绍吴仿佛看见那书包随着他走路的动作,在他身后一晃一晃的。

        继续走,他们将经过墙壁的尽头,那里,有人用黑漆喷了一行字,喷得歪歪扭扭——

        好学生,我喜欢你。

        所有记忆都似泡沫般浮泛上来,杨书逸拉开窗帘,午后的阳光透过香樟树繁密的叶子,浅浅地铺满了模型。这一刻,万物在初夏的微风和阳光中欣欣向荣,与2008年5月12号的那个上午一模一样。所有离开的、未离开的,好像都如约而至了。包括他身旁的杨书逸。

        绍吴抹了把脸,希望没人注意到展厅的角落……他哑声说:“我很喜欢。”

        杨书逸微笑着,看着他,“如果得奖的话,组委会会保存这个模型,如果没得奖,咱们就拿回家?”

        绍吴用力点点头。


  (https://www.bsl88.cc/xs/1999824/65355438.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