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农家子的发家致富科举路 > 第八百零九章 长生不老药

第八百零九章 长生不老药


顾诚玉知道这不是能马上做决定的事,这件事毕竟是吃力不讨好,也许是他太想当然了。

        想通了这些,也没觉得失望,顾诚玉笑着起身告辞。

        给太子挖了个坑之后,他施施然地走了,正如他轻飘飘地来。挥一挥衣袖,留下了一脸矛盾的太子殿下。

        顾诚玉在散职回府之后,就将之前的折子拿出来,重新完善一番,毕竟之前写得还是太笼统。

        现在就等着皇上的传召了,他估算了下时间,明儿皇上应该会有空闲。

        这两年皇上的身子比之前差了些许,原本就不十分康健。再加上年纪大了,身子恢复的更慢。

        这两日因为天气炎热,皇上的身子每况愈下,今儿竟然没有早朝。

        这样的情况在这两年内时有生,顾诚玉有些担心,皇上如此年迈,还能撑得过几年?&1t;i>&1t;/i>

        他到现在还只是从五品的官职,太慢了!明年开年翰林院要散馆,他肯定能高升,充入六部。

        但顾诚玉并不满足与这样的升官度,他想在新皇登基之前,就升至二三品以内。

        毕竟现在皇上对他还算倚重,可谁知道等皇上驾崩以后,新皇能否继续重用他?

        例如太子,他这两年成为詹事府官员之后,太子并没有多优待他。虽然这与皇上有极大的关系,但皇上驾崩之后,太子对他会毫无芥蒂吗?

        所以顾诚玉觉得必须要抓紧时间了,现在这江南暴雨一事就是转机。

        倘若他能将防止堤坝坍塌的措施一一例举出来,皇上下令执行之后,起到显而易见的良效,那就成功了一半。&1t;i>&1t;/i>

        其他的再慢慢筹谋,总能找到机会的。顾诚玉突然想起前两日有朝臣在朝会上提出,自从靖王去了封地丰庆府,丰庆府这两年的赋税都比往年少了不少。

        丰庆府原本就不是富庶之地,之前勉强能交得上赋税。这两年更是一落千丈,至今还欠着朝廷好几万两的税银。

        有好几位大臣奏请皇上派了户部的官员去查账,看看丰庆府是否真的如此困难。

        这话里的意思大家都明白,摆明了就是说靖王中饱私囊,那些税银都被靖王给得了。

        顾诚玉也分析过,靖王这两年在封地的日子其实并不见得好过。

        那里本就是割据势力,突然成了靖王的管辖之地,那些人能消停?&1t;i>&1t;/i>

        所以头两年靖王必须得花些精力了解和抵御那些地头蛇,而这赋税的银子,说不得还真就是靖王挪用了。

        当年皇上命皇子们去封地的时候,给了建王府的银子约五万两,再加上每年的俸禄。

        一位王爷的俸禄每年折合算下来是一万两银子左右,一万两银子听起来很多,但王府每年的开支不在少数。

        光靠着一万两银子的话,根本不够支撑一个王府的开支。

        王爷的封地必须得向朝廷缴纳赋税,王爷只能按比例拿到其中的一小部分。

        所以王爷到了封地,都会竭尽所能地在封地上捞银子。靖王会将手伸向赋税,那也无可厚非。

        像丰庆府这样的地方,银子更是花费巨大。更别说还得和别的地头蛇别苗头,这些都要花费许多人力和财力。&1t;i>&1t;/i>

        更何况不向赋税伸手,其他也没了捞银子的地方。

        或许皇上还有些怜惜靖王,所以对此事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

        承乾宫内,皇上斜靠在迎枕上,双眼迷瞪,似睡非睡。德安见状,连忙上前将滑落在皇上腰际的毯子重新盖上。

        皇上被德安的举动惊醒,稍稍提了提神儿。

        “什么时辰了?”他的声音有些沙哑,说话好似比以往费力不少。

        “回皇上!已是酉时初,您现下可是要歇着了?”德安小心翼翼地观察着皇上的脸色,轻声回道。

        “这么晚了?天玑道长那儿可有回话?”皇上坐起身子,德安立刻上前搀扶。&1t;i>&1t;/i>

        “还未曾!”

        皇上皱眉,随后打了个大大的哈欠。人老了,精神也愈不济了!

        前两年这个时辰,他还在批阅奏折,可现在呢?

        皇上越想越觉自己好似没多少年头可活了,心里的念想变得愈强烈起来。

        “你去请天玑道长过来!”皇上推开德安,又躺了回去。

        德安看了皇上一眼,只得应声出了承乾宫。

        皇上焦急地在承乾宫内等候,终于在半个时辰之后,天玑道长姗姗来迟。

        天玑道长鹤童颜,打眼一瞧便似仙风道骨,走起路来更是潇洒自如。

        皇上顿时满脸喜色,他目光热切的看着天玑道长的手上。可那手上空空如也,让皇上又失望了起来。&1t;i>&1t;/i>

        “可是没成?”

        天玑道长来到皇上面前,躬身行礼。

        “贫道参见皇上!”

        皇上有些不耐,“平身!宗师,难道又是不成?”

        天玑道长起身,随后神秘一笑。他抚了抚胡须,“皇上!您看这是什么?”

        接着便从怀中掏出一只瓷瓶,递到了皇上面前。

        皇上大喜,“这?这就是你说的那长生不老药?”

        他激动不已,面上还带着一丝不可置信,抖着双手就要去接。

        谁想天玑道长的手往后一缩,并没有将瓷瓶给皇上。

        皇上十分诧异,还带着些不满,什么意思?难道天玑反悔了?

        “皇上!您说的长生不老药哪有这么容易练成?贫道潜心研制数十年,还未得其法。”

        天玑道长叹了口气,眉头紧锁,言语中带着些许无奈。

        皇上一听,心中大失所望。天玑道长来宫里研制丹药已有十多年,他也和天玑道长习了这炼丹之术。

        只可惜自己资质有限,又无闲暇,总是不得其中法门。

        再说他的私库每年为炼丹提供名贵的药材和银钱,花费巨大,已是不能支撑两人同时炼丹了。

        所以这两年他的心思不由也淡了些,已是将希望都寄托在了天玑道长身上。

        可现在天玑道长的意思是他花费了这么多财力,竟然还没摸到长生不老药的门槛?

        天玑道长一看就知道皇上心中所想,他心中一凝,随即便道:“虽然不能现在就炼制出长生不老丹,但贫道已是摸到了门槛。且贫道手上这瓶丹药,更是有皇上意想不到的妙用。”


  (https://www.bsl88.cc/xs/2067653/5100027.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