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大唐]我的皇帝堂妹 > 第89章 我的天后堂妹

第89章 我的天后堂妹


当李治和重臣商议起这件事情时。重臣们对于这种古之未有的创新下意识地拒绝,拒绝之后脑子转动才想清楚这件事情的利害。

  李治担忧他去之后会出现像之前那样的谋反和政变,然而宰臣其实更担忧。

  像太子谋反,比如太子承乾和太子李贤,这两人事发之后除了被圈禁安置在边远之地,但他们的[xing]命都无忧。

  然而那些跟随的大臣以及和这些人有紧密联系的官员,如同韭菜被割了一茬又一茬,轻则流放,重则抄家灭族。

  若太孙开府置僚佐,那被拨去的人中肯定有他们自己或者侄子学生。天后和太子的问题还没有完美解决,这又为十几年甚至几年后埋下了争斗的伏笔。

  有人反对,也有人同意。太子僚佐占不了坑,那太孙的僚佐应该可以吧。

  李治的提议遇到不小的阻力,他也隐约明白重臣的意思,心中犹豫了几天,下了决定:只立太子嫡长子重照为皇太孙,不开府置僚佐。

  即是如此,东宫上下依然喜气洋洋。现任皇帝亲自指认了第二位顺位继承人,以后无论朝局如何变化,这来自天皇给予的皇位合法[xing]就不会发生任何变化。

  四月关中大旱,京师粮价飞涨,于是李治和武媚娘带着文武百官前往东都洛阳就食。

  马车吱呀吱呀地走在尘土飞扬的大路上。武婧儿掀开车帘往外看,只见血一样的落[ri]西沉,整支队伍就像一只驮着笨重外壳的乌[gui]缓缓向前挪动。周围弥漫着压抑沉闷的气息。

  李治和武媚娘等人留在长安,庞大的会加剧长安的粮荒,粮荒有可能引发民变。但离开京师前去洛阳,队伍随行带的粮食并不多,那些普通的扈从经常挨饿赶路。

  武婧儿不禁想起了,她跟随帝后二人前往泰山封禅的场景。那时连年丰收,百姓家给人足,队伍经过的地方时经常有人成群结队地跑来一瞻圣驾风采。

  然而现在武婧儿抬眼望去,只看见一片土褐[se]稀稀拉拉地残留几片绿[se]。庄稼半死不活地耷拉着脑袋。荒野之中,远远瞧见偶有一两个人相互扶着呆滞地在苍茫的大地上游[dang]。

  武婧儿此刻感到了大唐的脆弱,轻轻的一场天灾就可以让人活不下去,就可以让大唐露出柔弱而脆弱的腹部。

  武婧儿这些天一直心事重重,在看到一个士兵饥饿地拔起地上的野[cao]往嘴里塞的时候,她

  再也忍不住去找了武媚娘。

  士兵为什么用野[cao]充饥呢?那是因为田地里残留的庄稼没有死在旱灾之下,而是葬身士兵的腹中。

  "娘娘?"

  "嗯?"

  武媚娘坐在宽大的马车之内仍然在批阅奏章。武婧儿恍恍惚惚她发现她每次见武媚娘时,武媚娘几乎都在批阅奏章。

  这份勤政在一众帝王之间也是极其少见的。

  “我想着是不是派士兵先行去洛阳买粮运送回来,供应扈从食用。”武婧儿道。武媚娘抬头,闭上酸涩的眼睛,稍稍小憩,道:  “陆运耗费太多,得不偿失。”

  “现在才走了一半的路,就有士兵开始吃野菜啃树皮了。若这样一直到洛阳,路上肯定会饿死人。”武婧儿急促道。

  武媚娘睁开眼睛,往[ri]明润的眼睛里结了血丝,道:  “现在青黄不接,夏收无望,不知道有多少百姓要饿死?你救得过来吗?"

  武婧儿顿了一下,随后坚定道:  "能救一个是一个。"

  武媚娘叹了一[kou]气,让武婧儿回去。武婧儿心中踌躇也不知道武媚娘是不是接纳了自己的意见。

  到了下午,武婧儿就听说自天后以下所有贵人的份例减半,而且天后已经派出一队骑兵快马加鞭前往洛阳运粮过来。

  武婧儿这才松了一[kou]气。她的目光扫过眼前的饭菜,只有两菜一汤,两碗白饭。武婧儿拿起碗就往云川的碗里拨了一半的米饭,道:  “我吃不了这么多。”

  云川阻止不及,顿了一下,拿起碗又拨了两筷子给武婧儿,叹息道:  “我从未想过天子身边,竟然还会有这等事情。"

  云川说到这里,不由得想起年轻时的饥寒[jiao]加。这些年的养尊处优几乎磨灭了这些久远的记忆,但看到外面的旱灾,那些已经失去的记忆瞬间变得鲜活起来。

  “天灾非人力所为。”武婧儿叹道。

  云川默默地给武婧儿夹菜,两人颇为沉默地吃完了这顿饭。

  饭后,武婧儿让云川捧着一个白瓷罐子跟在后面,两人一起去了天后的住处。白瓷罐里装的是牛轧糖,这是武婧儿嫌路上无聊准备的零嘴儿。

  武媚娘的份例减半,她的工作脑力消耗又比较大,于是武婧

  儿决定把这个罐糖果送给武媚娘。

  武媚娘剥开绘着蓝[se]藤蔓纹的糖纸,里面又是一层油纸,再剥开,露出白[se]包裹着杏仁、核桃、松子和芝麻的糖块,散发着甜甜的牛[nai]和果仁香气。

  武媚娘把糖嚼碎吃了,点头道:  “味道不错。你不是一直劝我和陛下,饮食要保持清淡,不要吃太甜的食物?"

  “这个挺甜的。”武媚娘忍不住又剥了一颗放到嘴里嚼着吃。

  武婧儿:  "我听说你的分列减半,所以才把这些送给你充饥。这个热……很抗饿。"

  武媚娘:  "我收下了。"

  武婧儿闻言,眉眼弯起,起身告退。她出了马车,没有骑上自己的马,而是牵着它步行回到自己的车架。如今人没有吃的,更何况马呢?

  这匹马是当年天皇赐给她那匹马的后代,往[ri]膘肥体键的身体,如今瘦了许多。

  武婧儿走着,突然灵光一闪,她想起了自己在长安有个蔗糖铺子和几个糕点铺子,里面应该有不少蔗糖。她找到公主府的护卫队长让他和羽林将军说一声,带些人去洛阳取些蔗糖回来。

  队伍先在渑池的紫桂宫停留修整一番。五六天后,从洛阳快马加鞭运来了十多袋蔗糖。那些扈从们每天除了一顿饭之外,又添了用蔗糖和面粉煮的稀饭。

  这批人不仅带来了甜滋滋的糖,而且还带来了从洛阳运来的粮正在路上的好消息。这批粮走得慢,估计要晚几天才到。

  又过两天,从洛阳运来的第一批粮终于到了。将士们欢欣鼓舞,这一路上大家都是饿着肚子赶路,双腿打飘,跌跌撞撞,很多人差点以为自己要饿死在路上呢。

  众人饱餐一顿,[jing]神振奋起来,更加坚定地往洛阳去了。

  那些有粮。

  有很多粮。

  不怕饥荒。

  修整完毕后,众人勒着裤腰带,忍着饥饿,满怀希望向太阳升起的地方前进。

  明明是帝后出巡,武婧儿总觉得这分明就是逃荒。

  平安到达洛阳之后,几乎所有的人都松了一[kou]气。终于平安了,再也不用忍受饥饿了。

  千金公主不顾风度地抓起一只[ji]腿啃,吃了半只[ji]才停下来,道:  “我从未想过去东都的路上有如此艰

  难。不知道现在京师的情况如何。”李治把太子李显留在京师监国,让刘仁轨辅佐他。

  千金公主为了响应武媚娘的号召,老老实实地按一半的份例吃饭,随身带的食材都送到厨上,说是给天皇天后加餐。

  王者无私。

  他们这些权贵嫌弃路上饭菜粗陋不合胃[kou],都会带些路菜和食材在路上吃。即便是份例减半,也不会饿着这些人。

  但是武媚娘和李治就不行了,公与私在他们身上的界限很模糊。天下既可以说成是他们李家的天下,但如今他们吃的每一粒米都可以说成大家的。

  李治病弱,武媚娘没有减他的份例,但他也跟着节俭起来,主动减了一些菜。

  千金公主向来以武媚娘的话语为行事的灯塔和明灯。如今武媚娘出了这样的政策,她自然是积极拥护,把自己的私藏都供给了帝后二人。武婧儿带的食材则是被她送到了军营。

  “我堂堂大唐公主现在竟然馋一只烧[ji],往[ri]我嫌弃它们肥腻腻的,看都不看上一眼。”

  千金公主吃饱了,饥饿的感觉告诉她要再多吃一些,然而再吃就要伤着胃了,千金公主只好放下,慢慢地喝着汤。

  “明天,我让厨房烤好一只给你送过去。”武婧儿道。

  千金公主没有推辞,人吃饱了,心情也跟着舒畅了。

  她朝武婧儿眉头一挑,赞道:  “如今你在军中里的名声很好,大家都说你爱护士卒。若不是你向天后进谏,又捐出十多袋子价值千金的蔗糖,说不定要饿死很多人。"

  "这是全赖天后英明。"

  说完,武婧儿一摊手苦恼道:  “那些权贵们一定恨死我了,若不是我,他们也不会吃了一路的苦。"

  千金公主不在意道:  “管他们作甚?只要天皇天后信任你,这些都不是问题。再过几年,还不知道这些人还在不在呢。"

  千金公主似乎说了什么了不得的话。大唐现在的政斗还是很激烈的,一不留神就往岭南贬,说不定人就水土不服没了。

  武婧儿闻言,则是想起了愈来愈近的风雨。她现在执掌宫务,对李治的身体状况十分清楚。李治的寿数可能就在这两三年了。


  (https://www.bsl88.cc/xs/2539384/11111032.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