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大唐]我的皇帝堂妹 > 第85章 我的天后堂妹

第85章 我的天后堂妹


嘴上说着要见鲜卑慕容氏,但武婧儿的脚步十分诚实。她问了苏月莲的所在后,就去了公主府给秦梦年夫妇留的院子。

  刚进院子,武婧儿就看见苏月莲正在练枪,银[se]的枪头在阳光下寒光闪烁,那一簇簇飘[dang]的红缨就像洒落的鲜血。

  武婧儿没有说话,就依在门[kou],只见苏月莲一身黑[se]劲装,头发挽成男子式样的发髻,并无半点钗环,动作利落而又充满了力量,整个人散发着肃杀的气息。

  武婧儿毫不怀疑苏月莲曾经上过战场,那支银枪肯定刺穿过敌人的胸膛,红艳艳的红缨一定染上过敌人的鲜血。苏月莲练得十分认真,直到正面对上武婧儿才停下来,满脸惊讶又夹杂手足无措。

  苏月莲的肤[se]呈麦[se],双颊红晕,一双眼睛光芒璀璨。

  “儿媳拜见母亲。”苏月莲慌忙行礼道,只是行到一半发现银枪在手中,丢不也是,行礼也行不成。

  武婧儿没有让苏月莲为难,快步上前扶起道:  “一家人不用这么见外。”

  说完,武婧儿又上下打量苏月莲,发出长辈惯有的心疼之语:  “你这孩子多年未见,瘦了,也黑了。"

  苏月莲看见这位公主婆婆依然慈惠和蔼,多年未见的生疏之情去了几分,亲昵涌上心头。于是,她曲起手臂,薄薄的秋裳没有住掩盖手臂的劲瘦和力量。

  “我经常舞刀弄剑,肌[rou]比别的女子多,故而看起来瘦,其实我体重不轻。”

  武婧儿不着痕迹地摸摸自己这些天疏于锻炼的胳膊,手臂上的[rou]软乎乎的。她心生羡慕,忍不住上手捏了一下,很硬。

  “不错,身体好了才是最重要的。”武婧儿说道这里不禁想起了李治,这位深受病痛折磨,要不然以他的心计谋略说不得要做多少事情了呢。

  苏月莲一手挽着武婧儿进屋,一手顺势将银枪放在门边。

  “母亲在家中一切都好?”

  “都好都好。”

  “去年听说母亲回京师,我和梦年既高兴又怕你不适应。”

  “哪有不适应的?我现在也是忙得很,[ri][ri]不得闲。今[ri]请了假去接你阿娘,然后陪她进宫,就没有出来。若是知道你也今[ri]回来,我就和你娘一起回来了。"

  武婧儿的话音带着遗憾。她

  又问了些阿夙的事情,苏月莲——道来。

  “秦舒,小名阿夙,你们的名字起得好。”在前世,经常有孩子的名字取自父母的姓氏。舒与苏同音,分明就是两家的姓氏合称嘛。

  苏月莲接过宫女手中的茶递给武婧儿,脸上带着甜蜜的笑意道:“是郎君起的。”这两人的感情看起来还是一如既往的稳定。

  武婧儿说着突然想起了那位鲜卑慕容氏的小王孙,于是问苏月莲道:  “我听说你还带来一位吐谷浑的小王孙。"

  苏月莲听了,神[se]郑重起来,道:  "小王孙是吐谷浑王的嫡长孙慕容宣超,今年十三岁。弘化公主听说我回长安,就拜托我带上小王孙。"

  "她的意思是让小王孙先去国子学求学,待两三年后谋个宫中侍卫之职,然后再娶一名聪慧的宗室女,以便将来维系吐谷浑和朝廷的关系。"

  武婧儿闻言沉思一下,道:  “以小王孙的身份谋求这些不难,需要我引荐吗?”

  苏月莲摇摇头,道:  “小王孙身边跟有吐谷浑使者,他们已经向朝廷上书,只待诏令下来。弘化公主将小王孙托付给我,我离开后,还望母亲帮忙照看。"

  说到最后一句时,苏月莲朝武婧儿眨眼睛,笑道:  “我在吐谷浑就听说母亲受天皇天后宠信,你一进言比裴相还厉害呢。"

  武婧儿摇头,叮嘱道:  “别听人乱说。你们切不可持宠而娇,挥霍这份信任。就说那事不知多少人为它上书,不单单是我一人。"

  苏月莲听了,道:“儿媳记住了。”

  两人说了一会儿话,武婧儿一拍额头道:  “怎么忘了他?小王孙远道而来,我既然回来了,就应该去见见他。"

  “我也去。”苏月莲紧跟着起身道。

  在武婧儿的印象中,这位雪原走来的王子鲜卑王子会是一位长相帅气,眼睛之中带着雪豹的野[xing]和雪水的纯真,身着异域风情服饰的胡人少年。

  然而她一见,几乎分不清这是长安城的世家少年,还是吐谷浑的鲜卑王孙。少年头戴玉冠,身着红[se]右衽圆领袍子,腰间束着白玉带,温文尔雅,清秀俊美。

  弘化公主传言是位秀外慧中的大美人,慕容氏又出美男子,慕容宣超的长相确实不俗,但更引人注目的是他

  身上那股书卷气息。

  胡人着汉装,汉人着胡服。

  “慕容宣超见过永丰公主殿下。”少年言辞清晰,神态谦恭,着实令人喜爱。

  武婧儿忙道:  “快快请起。”

  说完,武婧儿又问了慕容宣超什么时候从家里启程、路上顺不顺利,习不习惯京师的气候等等,慕容宣超彬彬有礼地——回过。

  武婧儿又问:  “你小小年纪来京师,家里可说住在哪里?若是没有,你就长住公主府。”

  慕容宣超回道:  “早年天皇赐给阿耶一套宅子,阿娘说让我以后就住在那里。宣超怕要辜负公主的好意了。”

  武婧儿眉头微微一皱,道:  "不妥。你家那套宅院多年不住人,一时半刻怕收拾不好,不能住进去。你呀,不如就先住在公主府,等收拾好了再搬进去也不迟。"

  不等慕容宣超说话,武婧儿又转向苏月莲,对她道:  "你和阿夙也别回府了,你娘也留下。公主府地方大,你们都在这里住下,咱们府上也一起热闹热闹。"

  苏月莲闻言,点点头,劝慕容宣超道:  “母亲慈爱,上仙你就不要推辞了,先留在这里住几天,等青海王在京师的宅子收拾好再搬过去也不迟。"

  慕容宣超来之前,弘化公主已经叮嘱他,万事要听苏月莲的,于是行礼谢道:  “上仙多谢公主殿下。”

  武婧儿见状笑起来,吩咐人给他们安排了院子。

  一会儿宫女过来回话说已经收拾好了,武婧儿就让他们先回院子休息,等晚宴时再过来。

  武婧儿之所以苦留慕容宣超住下,是为儿子儿媳做打算。两人都在弘化公主和慕容诺曷钵的辖地驻守,如今二人的孙子来长安,武婧儿自然热情招待。

  慕容宣超的祖母弘化公主和母亲金城县主,二人的家人虽然都在,但都是宗室疏属,论权势还真都不比不上武婧儿。

  因此留慕容宣超在公主府住几[ri],也是向众人表明,这孩子受永丰公主庇佑。以后若是有人欺负他,就需要掂量掂量自己。

  武婧儿备好晚宴,便邀请众人前来赴宴。虽无歌舞伎乐,但饭菜丰富可[kou],宾主尽欢。

  晚上,本来自己提议要今晚和武婧儿抵足而眠的王迦陵,则是和

  自己女儿一起秉烛夜谈了。

  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的武婧儿向云川吐槽,王迦陵这是有了女儿忘了朋友。云川只是笑着聆听,有时也跟着武婧儿附和几句。

  两人的年纪都不小了,现在更多的是陪伴,不再像年轻的时候那样胡天胡地。

  次[ri]一早,武婧儿进皇宫当值。处理完公务,她向武媚娘汇报之时,顺道提起了慕容宣超的事情。

  武媚娘脸上没有惊讶之[se],气定神闲道:  “我已经收到他的奏章,下午我和陛下就准备召见他和使者。他现在暂住你家也好。"

  武婧儿想了想,又道:  “弘化公主想要与皇室再续姻缘,不知娘娘你如何看?”

  武媚娘:  "择一宗女嫁他便是。几[ri]后,我下令让宗室诸妃带适龄的女孩过来,你挑几个眉眼清正的先留在宫中以待观察。和亲的公主不能马虎。"

  “好。”武婧儿应下后,又道:“我下午无事,能不能提前回去?”

  武媚娘的一双凤眼看向武婧儿,她就迫不及待地说起阿夙如何可爱,如何聪明。

  武媚娘听了,淡淡道:  “显儿家的长宁据说十分伶俐可爱,想来不逊于阿夙。太子妃又怀上一胎,未知男女。"

  “说起来,梦年只有一女,月莲年近四十,两人之间怕是子嗣艰难。你难道就没想过梦年的子嗣传承?"

  武婧儿不在意笑道:  “梦年子嗣单薄也有他自己的因素在,与月莲聚少离多,能有阿夙已经上天之幸,何必苛求?"

  武媚娘奇怪道:  “你真不在意?”

  武婧儿笑道:  “不在意,儿孙自有儿孙福。多了未必好,少了未必不好。我只希望将来把阿夙好好培养成才。"


  (https://www.bsl88.cc/xs/2539384/11111036.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