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大唐]我的皇帝堂妹 > 第42章 我的皇后堂妹

第42章 我的皇后堂妹


时至秋[ri],中午的[ri]头还带着夏[ri]的余热,但早晚却已有了寒意。

  今[ri]一早,杨妙音梳洗打扮完带着奴婢仆妇,前往大慈恩寺,与杨玉妍汇合。杨妙音和杨玉妍虽然是堂姐妹,但年龄差了几岁,关系平平。

  现如今杨妙音要嫁给太子,两姐妹的的关系更近一层,言谈之间更加亲昵。

  杨玉妍以为荣国夫人请佛像佛经的名义,邀请杨妙音一起去大慈恩寺。此等讨好皇后的事情,杨妙音自然答应。

  贺兰敏之知道后,告了假,说要去护送杨玉妍。杨玉妍心中虽然疑惑,但答应了。若她知道贺兰敏之要去干的事情,哪怕是被贺兰敏之厌弃也要阻止他。

  杨妙音是她的堂姐妹,若她因为贺兰敏之出事,家中的叔伯不得恨死她。她恐怕也会被家族厌弃。

  有一个皇后的妹妹过得多滋润,看看武婧儿就知道了。

  再说,杨玉妍和贺兰敏之的关系不比从前。贺兰敏之生[xing]风流,眠花宿柳,家中姬妾成群,外面相好的娼[ji]更不知有多少。

  自从儿子贺兰琬出生后,两人关系更加冷淡。于是,杨玉妍专心照顾儿子,侍奉荣国夫人。杨妙音出门时,天朗气清,万里无云,瞧着是好天气,但走到一大半,天[se]突变。[yin]沉沉的风卷着白花花的雨,吹得马车上的配饰叮叮作响。

  随行的侍女小心地掀了车帘,就被外面的风雨砸了满头满脸,狼狈不已,外面一片模糊。“娘子,这天不好,咱们要不回去吧。”侍女赶忙将帘子放下,用帕子抹了把脸。杨妙音闻言,沉思一会儿,道:“这雨来得快,去得也快,无妨,咱们继续往前走。”请佛像佛经遇到这等恶劣天气,杨妙音心中左右为难。

  若回去,怕被人说心不诚;若继续往前走,她的心咚咚咚地跳着,仿佛有什么不祥要发生似的。想到身后马车上宫中派来的两位宫婢,杨妙音决定继续去大慈恩寺。

  她不能因为一点风雨,就停步不前。这事若传到皇后耳中,怕会落下她不堪大用的印象。天[se]昏黑,风雨如晦。

  武婧儿淋了一身雨,她是骑马去的,胡服湿哒哒地贴在身上。

  为了看清路况,帽裙掀起挂在幕离的骨架上。行动之间,帽裙粘成一溜探出骨架外,一滴滴雨水顺此滴下,正好落入武婧儿的脖中。

  云川骑马并到她身边,风雨声太大,武婧儿只

  听到断断续续的声音。

  "……回去……我……去……"

  武婧儿摇摇头,左手并辔,右手的手指指着前方。云川无奈拍马上前,为武婧儿探路。

  昏沉沉的雨幕被一道闪电撕裂,俄而雷声轰隆。

  马儿嘶鸣一声,焦躁不安地想要往别处乱跑。武婧儿双腿夹着马腹,握紧缰绳,控住马儿,找了一处宽阔无树的地带下了马。

  她带的人除了云川之外,还有几个擅骑[she]的仆从。

  云川脱下外套,撑起衣服为武婧儿挡雨。两人靠得近了,武婧儿才听清他说话。

  "公主……你去避雨,我带人去大慈恩寺。"云川脸上湿漉漉的,额发上的雨水从脸上滚落。

  “这点雨不碍什么,等不打雷,我们继续走。”武婧儿见这鬼天气,更加确信那件事会发生,因此更不敢懈怠了。

  天[se]仍然[yin]暗,但雷声停了,武婧儿重新上马前往大慈恩寺,争取赶在杨妙音的前面。

  雨渐渐小了,仿佛无边思绪纺成的细丝,被秋风织作朦胧的帘幕,从天上垂下。

  风雨摧残之后,落了一地的残枝败叶。

  秋天的雨又冷又冰,武婧儿冻得嘴唇发白,看得云川心疼不已。紧赶慢赶武婧儿先杨妙音一步进了大慈恩寺。云川连忙请僧人提来热水,煮上姜汤。

  武婧儿[cao][cao]收拾,换上随身携带的衣服。世家大族家的娘子出行,多会带上两身衣物,以备万一。这次出来云川照旧给武婧儿准备了衣服。

  只是他们这群人没带衣服,只能穿湿衣了。武婧儿看不过,让人借来僧人的旧衣先换上。直到众人收拾妥当,才有人禀告说山下有人过来,正是杨家娘子和周国公家眷。武婧儿提前叮嘱寺僧不要将她的消息外泄,她坐在客房内静静地等待。武婧儿现在仍然心存侥幸,怀疑那件事是后人抹黑污蔑武媚娘的家族诸人。所以她一开始没有直接解决源头,而是派人跟踪贺兰敏之。隔壁传来说话的声音,一个小沙弥端着姜汤进来。

  "小师父,旁边住了什么人?"武婧儿喝着姜汤问道。小沙弥念佛:“是一位姓杨的女施主。”武婧儿颔首,小沙弥退下。

  隔壁确实是杨妙音一行,她虽不像武婧儿那样被雨淋个透心凉,但衣角上沾了泥土[cao]屑,因此

  在礼佛之前回到客房换衣服。

  雨停了,天地被风雨收拾得干干净净,寺中佛香萦绕,佛刹的气息更加浓烈。

  武婧儿走进院子,一抬头,发现树上有些不对劲,仔细一看,就见到扒在叶丛中的云川。叶子被雨水洗过,亮晶晶的,微风吹过就像一双双跃出水面窥探的鱼眼睛。云川身上披了一件绿[se]的披风,若不仔细看还真发现不了。“喵。”

  武婧儿学猫儿叫了一声,云川听见后低头往下看,见是武婧儿,朝她比了个欧克的手势,然后转头继续盯着隔壁院落。

  这个手势还是云川和武婧儿学的呢。

  武婧儿在院中踱步,厢房的门[kou]站着两位[jing]壮的汉子等候命令。

  突然,一个香襄从树下掷下来。武婧儿连忙朝上看去,只见云川比了“上”的手势。武婧儿脸[se]极为难看,朝两位壮汉点点头。这两人就像轻盈的蝴蝶一样,翻过院墙。隔壁院子内,杨妙音的仆妇也都湿了衣裳,她就打发她们去换衣物。

  院内只留两人,一人是她的随身丫鬟,一人是宫里派的奴婢。随身丫鬟在屋内服侍她,宫婢在外面预防有人误入。

  "周国公,你怎么来了?"宫婢扬起声音道,屋内传来慌乱的声音。“我想来就来了。”

  贺兰敏之说着就要往里面闯。

  "周国公怕是醉了,你的娘子不在这里。"宫婢看着贺兰敏之的神[se],心里打个寒颤。贺兰敏之的脸[se]苍白,浑身[yin]沉沉的,眼睛里透露出诡异和疯狂来,令人不寒而栗。这宫婢对贺兰敏之母亲和妹妹的事情自然耳闻目睹,对关于二人死因的流言也是听过的。韩国夫人和魏国夫人以[se]侍奉皇帝陛下多年,但这两人据说都是皇后所杀。

  贺兰敏之难道不想为他们报仇?

  至于怎么报仇?向谁报仇?

  宫婢现在心中已然明白,皇室占了他母亲妹妹的身子,他自然要以同样的方式报复回去。杨家娘子,这位有皇家妇之名,但尚未进皇家的无辜女子,成为贺兰敏之泄愤的对象。宫婢心中明白,若杨家娘子出了事,她怕是也难活命。

  想罢,宫婢上前直接用力推攘贺兰敏之,企图将他赶到院外,嘴里大声喊着来人。贺兰敏之虽然纨绔,但骑马[she]箭样样[jing]通,身子转到宫婢背后,一手刀砍晕了她。贺兰敏之起这样龌龊的心思,是蓄谋已久,

  也是突发奇想。

  蓄谋已久的是要报复帝后这对夫妇的心思,报复他们将自己母亲妹妹当成玩物,玩腻之后弃之如敝履,痛下杀手。

  突发奇想是将报复的目标放到了太子妃身上。若太子妃被人污了身子,那皇上、皇后、太子都将“名留史册”。

  众人提到他们,想到的永远是这件丑闻。这就是报应!

  贺兰敏之砍晕宫婢后,心中大为畅快,快步就要进屋,想象将要发生的事情,浑身忍不住激动起来。

  突然一手双从身后伸出捂住他的嘴,贺兰敏之只觉颈后一痛,眼前一黑,晕了过去。

  一名壮汉托着贺兰敏之往外走,另外一名直接拍醒宫婢。

  宫婢露出惶恐的表情,直到眼睛落在像死狗一样的贺兰敏之身上,才松了一[kou]气。

  "保护好杨家娘子。"那两人说完就走了,还带上院门。

  杨妙音在屋内用柜子抵着门,一脸惊慌苍白,樱[se]的唇咬破流出鲜血。她不敢大声呼喊,生怕污了名声,毁了家族声誉,但什么不做就是等死。她手里握着一支金钗,聊以做安慰。

  "娘子,娘子,他走了。"宫婢在外面拍门小声说道。

  杨妙音踌躇,生怕周国公胁迫宫婢引诱她开门,于是隔着门说道:“有人回来,我再开门。”杨妙音和拿着烛台的丫鬟对视一眼,严阵以待。

  “是,娘子。”宫婢给了自己一巴掌,还是小娘子考虑周全。如今发生这样的事情,不知道她的命能不能保住。上天保佑,幸好杨家娘子安然无恙。

  直到外面传来[shu]悉的说话声,杨妙音这才松了一[kou]气,随后跌坐在地上无声哭泣。

  过了几息,她擦干泪,和丫鬟将挡门的柜子移开,强装无事出了门。

  这边,武婧儿看见被抬着的贺兰敏之,脸上露出厌恶的表情,压低声音:“打断他的腿扔到外面,装作跌落山坡造成的伤害。不要让他死了。"

  解决完这件事情,武婧儿心情又是轻松又是沉重,让人扫了痕迹,带人直接离开了大慈恩寺。杨妙音出门,目光扫过眼宫婢,宫婢朝她微微点头。

  此时,她心乱如麻,对贺兰敏之恨得咬牙切齿,毒入骨髓。

  别让她抓

  着机会!

  想毕,杨妙音挂上一副社[jiao]笑脸,如平[ri]一样和杨玉妍一起拜佛听经请佛像,只不过她身边跟着一群婢女仆妇。

  杨玉妍笑她:"妹妹,你这婢女信佛的挺多的。"

  杨妙音的目光飘向慈眉善目的佛陀身上,双手合十道:“佛祖普渡众生。”杨玉妍闻言,亦是双手合十,拜了拜,求菩萨保佑儿子身体健康平安长大。杨妙音的余光时不时扫过杨玉妍,猜测那事堂姐究竟知不知道。

  各种思绪在脑中转了一圈,杨妙音否认自己的想法。杨家的女儿自幼教导以家族为重,自己现在是家中腾飞的希望,杨玉妍不敢这么做,也不会这么做。

  好一个贺兰敏之!

  直到礼毕,一直没发现贺兰敏之的身影。杨玉妍脸[se]淡淡,吩咐仆人仔细寻找。杨妙音托言还要回去学习规矩,先行离开。

  她回头望了一眼落在后面的佛寺,[jing]神恍惚之间,觉得这寺庙仿佛就是一座藏着妖魔鬼怪的魔窟,此时方现出原形。

  身上一寒,杨妙音连声催促让马车快些走。

  一回到家中,杨妙音就派人叫来阿耶,将大慈恩寺发生的事情——告知。

  杨思俭一脸怒意,骂道:“武敏之这是置我们家于死地。我们杨家哪里对不起她,竟然敢这样对待我儿!"

  杨妙音回来的路上已经调解好了心态,开始思考起未来。

  “阿耶,你说这件婚事会生变吗?”杨妙音惴惴不安道。

  “不会。”杨思俭嘴上斩钉截铁,但内心却犹疑不定。

  "那个宫婢呢?"杨思俭突然问道。

  杨妙音脸上露出黯然的神[se]道:"她去了皇宫……"

  杨思俭握紧双拳,知道这事瞒不住了,他问道:"这事还有谁知?"杨妙音:“我的贴身丫鬟阿苗,至于宫婢有没有往外说,我就不清楚了。”杨思俭叮嘱:"此事你知我知,不要往外传。"

  “阿耶,我们怎么办?”

  "等。"

  >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杨妙音率先走出房门,抬头看向已经转晴的天空。

  阳光总在风雨后。

  "杨娘子,皇后娘娘知道你冒雨为荣国夫人请佛像,感念你的孝心,娘娘赐给你九十九匹绢。"宫中的内监笑眯眯恭贺道。

  "妙音谢过皇后。"杨妙音福礼,让人接过绢送去库房。

  杨思俭[shu]练地邀请内监吃茶,寒暄之际,他小心翼翼道:“我家小女被家中宠坏了,承蒙天幸选入皇家,以后请诸位多多照顾。"

  内监态度谦恭:“杨少卿客气了。皇后对令爱十分喜爱,你倒是为什么皇后娘娘赏了九十九匹绢?"

  “为什么?”杨思俭自己也纳闷着呢。

  "百里挑一。娘娘说了,杨家娘子是百里挑一的好姑娘,她很喜欢呢。"听完,杨思俭心花怒放,忧愁一扫而空。杨妙音房中,宫婢又是请罪又是将皇后的态度说了出来,宽慰杨家娘子。

  “娘娘说她知道你受委屈了。”杨妙音闻言泪水顿时涌了出来,这一关她算是过去了。劫后余生。

  说完,宫婢又低声和杨妙音说道:“我听外面的人说,周国公在大慈恩寺跌到坡下,摔断了腿。"

  杨妙音眨着泛泪光的眼睛,问道:“是谁?”宫婢有心向杨妙音卖好,但她确实不知那两人是谁。

  "不认识。"宫婢顿了顿道:“娘娘是知道的。娘娘嘱咐我们不要外说。”

  杨妙音颔首,让宫婢下去休息。自己坐在桌前,铺纸提笔,连写了十几张杀气腾腾的“杀”字,随后扔在水盆里,怔怔地看着杀字上的墨迹在水中飘散。

  杨妙音将湿透的纸揉得稀烂。她知道皇后的意思,此事到此为止。

  没事,杨家女最擅长的就是隐忍,终于一天贺兰敏之会死在她的手上。


  (https://www.bsl88.cc/xs/2539384/11111079.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