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象棋 > 第七百二十七章 象棋精神

第七百二十七章 象棋精神


  第七百二十七章象棋精神

  中国象棋博大精神!九十个交叉点三十二个棋子!可以说每盘走的都不一样!要想棋走的好首先要取得心理上的支柱!在走棋的时候不能分心!常常走错一步棋全盘皆输.

  走棋不能骄傲也不要谦虚.实事求是!战无不胜!谈到棋艺性质时,棋谚告诉我们:“河界三分阔,智谋万丈深”。下棋就是一场斗智:“象棋似布阵,点子如点兵”。

  下棋的根本策略是什么?棋谚说:“兵贵神速,抢先入局”。

  下棋讲究“先”字,棋谚有“弃子争先”;“宁失一马,不失一先”;“得子得先方为胜,得子失先方为输”。

  谈到棋子的走法时,棋谚说:“马行日,象走田,炮隔山打,车走直线,将帅不出城,小卒一去不返乡”。

  谈到下棋的心态,棋谚说:“临杀勿急,稳中取胜”。强调稳慎时又说:“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棋谚还谈到了象棋各子的威力,车:“一车十子寒”。“车正永无沉底月”。马:“马有八面威风”,“马蹬四方”,“马跳连环不用车”,“马踩无棋”。炮:“空头炮,凶恶难当”。卒:“卒坐宫心,老帅发昏”。将:“老将出马,一个顶俩”。

  讲到象棋各子的威力欠缺时,棋谚又说:“输棋只因出车迟”。“低头车,阵势虚”。“马退窝心,不死也昏”。“马跳边,易被歼”。“炮进冷苍,难兴风浪”。“孤炮难鸣”。“单车寡炮瞎胡闹”。“高将多危”。“老卒无功”。

  马炮争雄互不相让时,棋谚概括两句话:“开局炮胜马,残局马胜炮”。

  棋谚还辨证地阐述棋子之间的相克相生:“当头炮,马来招”。“摆上羊角士,不怕马来将”。“马卒难破士相全”。“缺士怕马,缺相怕炮”。“缺士怕双车”。

  棋招中最忌什么?棋谚说:“象眼谨防塞”,“马怕蹩脚”,“车入险地”,“炮勿轻发”,“臭棋乱飞象”,“无事不支士”,“将忌暴露”。

  什么形势最危险?棋谚说:“连车重炮卧槽马,城里老将挨死打”。“车临头,马挂角,老将活不了”。“小卒坐大堂,将帅活不长”。

  下棋的艺德有何讲究?棋谚对旁观者的要求:“观棋不语真君子”。对当局者的要求:“举棋不悔大丈夫”。

  棋谚还告诉人们下棋时不要太在乎输赢时说:“胜败乃兵家常事”。“棋是木头块,输了再重摆”。

  棋谚还对人间一切事物做了一个精辟的论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两百多年前,的作者王再越先生对象棋评了两句话。一句是“叹英雄,勤勋立业类枰场”,另一句是“看世情,争先好胜似棋忙”。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以象棋讽刺那些甘作封建统治阶级爪牙来血腥镇压人民的“英雄”,批评吃人的封建社会私欲横流争名夺利的卑劣行径。

  志不同,道自然不合。王再越在里追求的是“为象戏以消岁月,得意疾书……真有行至水穷、坐看云起之妙……”

  对这样的评价予以理解。但反过来说,对象棋的上述两句评说也可以从另外角度读出积极意义来。“坐看云起”当然好,但“勤勋立业”也未必不佳。从象棋的角度理解,车、马等生存空间、发展空间并不很大,他们的价值只能在“勤勋立业”中建立。换言之,它们的支点在棋枰上,并不能按照个人的意愿脱离之。假如放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这“勤勋立业”四字,倒是体现了一种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

  从象棋的外在形态分析,象棋是一种个人性活动很强的项目,不“争先好胜”,你就没必要下象棋。苏东坡说“胜固欣然,败亦可喜”只能针对他个人而言。此外,象棋又是一项集体协作性很强的项目,在“争先好胜”中要协调好与群体、他人的关系。

  象棋的时代精神就是如此,它是各种矛盾连起来的统一:有的跨马,有的骑驴,有的推车,反正都在一条道上赶路。

  从历史的审美角度着,围棋是一瓶茅台酒,高雅而自在;象棋是一壶女儿红,世俗而奔放。

  看围棋比赛,棋手投下的是智慧;看象棋比赛,棋手走出的是力量。围棋更多的属于高人雅士,它追求的是自己的精神,自由的意志。它更多地带有浪温的艺术化,比如棋形之美,黑白子的组合,让人在色彩感觉间就能翩然成仙。而象棋就不是这样,象棋不需要审美化的修饰,象棋更多强调的是等级身份的差异,个体服从集体,下级服从上级,象棋的本质是“擒贼先擒王”。而围棋子在人文精神上是平等的,无所谓高低贵贱,棋子间相携手同行,走成大模样成活,真是“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从这点上说,围棋比象棋高明。

  最精彩也最难忘的围棋比赛,是在1938年日本举行的名人告别赛,由唯美派围棋大师本因坊秀哉对大竹七段。比赛艰难激烈,下至120手,大竹七段莫名其妙地远离酣战的中原,将121手下在了边角。这是极其丑陋的一着,大大破坏了本因坊哉塑造优美名局的心情。最后,秀哉欲哭无泪,无心恋战,只得认输。当时观战的名作家川端康成极为震撼,他在哀伤中写了部中篇来纪念此次比赛。

  这个故事可谓无比凄美。但在象棋里绝没有这样的逸事。象棋讲究的是赤裸裸地征服,以自身的力量来控制。所以,作家朱苏进认为,没字的东西比有字的东西更高明些,更“文化”些,更“阳春白雪”些。象棋军棋麻将都锲有字,围棋没字,从这点的比较就可以看出,最智慧的东西往往是朴素的。

  当然,这样说并非否定象棋。象棋与围棋一样都是宇宙生命意志的体现。两者都展示了适者生存、弱肉强食的强者哲学,两者都有一种功利性与非功利性的发展与补充。毕竟,拥有“楚江巫峡半云雨,清簟疏帘看弈棋”的境界的人少而又少。

  象棋和围棋,区别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都带给我们的欢乐和自由。

  也许,历史的沧桑就像看象棋的变化,“横看成岭侧成峰”,正面看与侧面看,都可看出不同的景致来。

  武则天,那就不得不说那曾轰动一时的电视剧,这里要说的是象棋迷武则天,在她身上,可看出一种郁郁苍苍的风景,读出一种独特的人生况味。

  翻阅史籍,据记载,“则天睡至三更,又得一梦,梦与大罗天女对手着棋,局中有子,旋被打将,频输天女,忽然惊觉……”

  这时候,象棋的话题来了。第二天上朝,武则天问诸大臣,其梦如何?那个狄仁杰丞相,就聪明地奏了一本,说什么打将输天女,可谓局中有子,不得其位,而失其主。最好速立太子卢陵王为储君,而废武三思立太子之动议……

  看来,古人的智商还是很高的。虚无飘渺的象棋梦与实在的立储君联系在一起,思维的活跃实在可圈可点。然而,这次狄仁杰失败了,武则天否决了他的动议。在人生的棋局上,武则天只不过跑出了试探性的一着“马”,狄仁杰就送上“车”被吃,那么较量的输赢是一目了然的。

  这时候,武则天的“下棋”是轻松的,她不会不耐烦。她用不着像屈原在里写到的行棋技艺,“分曹并进,遒相迫些”,相到进攻逼迫,使对方死棋。武则天是自信从容的,她不可能不小心眼地被历史的山峰迷雾所笼罩。

  可是,武则天的悲剧就在于此。要知道。她的前身是“仕”。所谓的“仕”,也就是类似于宫中的宫女,她是为“帅”服务的。“仕”不需要太清醒,也不需要太出风头,“仕”擅自变为“帅”,中国象棋中没有这般规则,制度不允许,残酷的男权社会也不允许。中国的官僚制度绝非多元,其基本理念是上下有序,男女有别,中央集权和国家要为社会传播正确的道德框架。男权社会会逼使武则天这样的“优秀之仕”失败。有时候想起来,某个时期,我们所谓的社会价值导向和潮流是很卑鄙与肮脏的。像武则天这样的象棋风景的凋落,只能是深深地叹息!

  象棋的“象”字,最初为“象征”之义,以棋象征战斗之事,用棋子代表将帅及各兵种来演习战斗,这就是象棋的来历。

  那么,在象棋中,“卒”算何等角色呢?告诉你一句很沮丧的话,“卒”什么也不算。在曾经图案化的象棋棋子中,“卒”只是手持长矛或戟的普通一兵。卒瑟瑟缩缩地站在队伍的最前列,毫不起眼,在残酷的战争中,它经常是牺牲品。

  这里,有一个很明显的证据,南宋初流传至今的我国著名“象棋十诀”中就有两诀是关于“卒”的。一是“弃子争先”;二是“舍小争大”。一个“弃”,一个“舍”,你看看“卒”,它的地位有多“高”?掩护猛烈的火炮进攻要“卒”垫底,阻止马进攻要“卒”,你还能说什么呢?这样的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简直比小草都伟大了。但悲哀的是,下棋者大部分还是看不起“卒”。

  人生像局棋,变幻无穷局局新,你对“卒”敷衍了事甚至粗暴对待,那么用到“卒”时,“卒”还会替你卖命吗?“卒”不是无用的代名词,它也是象棋的有机组成部分,缺它不可。明诗人毛伯温对“卒”就曾写诗盛赞:“帷幄士相多机变,一卒功成见太平。”

  载:“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以理性的根源而论,象棋和围棋发端于天地之“道”。吴清源认为,围棋开始是一种天文工具。这样,棋盘就是天,棋子是星星,因此,它应该是古人“仰则观象于天,俯则察法于地”的智慧的结晶。

  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宇宙的变化是从无到有、从浑沌到清晰、从简单到复杂的。象棋有河界分明划定敌我阵地,而围棋则不然;象棋棋子有固定功能和行走路线,而围棋则没有;象棋有7种棋子而围棋只有黑白对立。这就契合着简单与复杂、混沌与清晰的辩证运动。在宇宙从无到有的变化过程中,“无”蕴含着“有”,混沌蕴含着清晰,简单蕴含着复杂。围棋有大道至简的品格,象棋则有法度森严的精神,两者均有各自奇妙的艺术境界。

  象棋的艺术和棋理折射着儒家精神,围棋的内蕴体现着道家精神。驰骋沙场的战将多大刀阔斧纵马驰车,而隐世不出的“仙人”多悠然措置黑白对峙。象棋的敌我阵地、棋子位置,作用和行走路线的不同,暗合着儒家的社会秩序和等级伦理;而围棋没有固定的阵地,棋子没有固定的路线和作用,表现着道家不受羁束、放达超逸的理想。在儒家社会等级中,国君是最高统治者,因而象棋也就以夺取敌帅为胜;围棋取象于天地,天地辽阔,因而以围地多为胜。象棋尚刚,要求积极拼杀作战;棋子运动能力越强越有优势。围棋尚柔,落子后就不再移动,却像细胞生长一样,显现了自己的生命力。围棋在序盘阶段,尤其可以体现“善阵者不战”的古训,这又吻合着至大至柔的性格。

  老子说;“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日本棋手武宫正树继承了吴清源与木谷实变革围棋布局的思想,并将这一思想发挥得淋漓尽致,创造了行棋奔放、气势磅礴的大模样作战法,在现代棋坛形成了鲜明的艺术个性。正是由于不争众人所好的“金角银边”,一开始就实施宏大的中原战略,他创造了行棋的新观念,获得了“宇宙流棋士”的美誉。

  如果说象棋复杂的战斗象征着社会多元的矛盾,那么,围棋的战斗就体现着阴阳对立的“太极”。一流棋手的对局往往高度体现着黑白对立和黑白交错的称衡。载于武宫正树122页的作者与加藤正夫的对局,弈至收宫时,几乎形成一幅奇妙的太极图。

  当然,象棋、围棋和客观世界的其他事物一样,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对立统一。因此,有人发展了象棋阴柔的一面,像善守的屏风马布局就是如此;有人则充分发展了围棋阳刚的一面,比如加藤正夫,行棋攻势凌厉,因此在棋手中有了“天杀星”的称号。

  象棋给人生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启示,围棋则给人生审时度势、因地制宜的智慧。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https://www.bsl88.cc/xs/2544/393137463.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