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章 象棋知识普及——王再越
第六百七十章象棋知识普及——王再越
自古以来,国象棋与名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尽管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专长各异,甚至政治观点相悖,但他们却有一个最基本的共同点,那是--都深爱着华民族的传统化,尤其是被誉为“四大艺术”的琴、棋、书、画。举世共仰的***总理曾对知识分子说过这样一句话:“琴棋书画都要会一点,要成为通才”。
国象棋做为四大艺术之一,自然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与化内涵。由于棋弈对智力,意志和思维方面的促进作用,故科学家认为,它是人类创造活动过程的一个缩影;是集娱乐、体育、智育、艺术与科学之大成的高尚活动。即为高雅艺术,自然成为帝王将相、人学士与墨客骚人喜爱的项目。
唐代,由于唐太宗李世民为倡导“象戏”,武则天推而广之。“当时社会风尚十分重视弈棋,人学士会不会弈棋及其水平高低都与他在社会的地位有一定关系”。故唐宋八大家人人善弈,其白居易颇为自负,曾有“棋罢嫌无敌,诗成愧在前”之感叹!名臣狄仁杰,以棋局释政局,首开棋为政治服务之先河。唐相牛僧儒,梦“金戈铁马,铜枰满床”,其扎记为研究象棋史留下珍贵的借鉴资料。唐更早的北周武帝对“象戏”更是欣赏,特命骠骑大将军,著名学家庚信撰写,扩大宣传。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更是一位象棋迷。他下棋输华山的故事家喻户晓,而且重信诺,不仅赐华山陈抟,同时“免华山附近黎庶之征徭近三百年”。因下棋而使广大百姓长期免税,此举古今罕见。在他的影响下,宋朝涌现出一大批象棋爱好者,如王安石、秦少游、刘克庄、李清照、叶潜仲等。其学家洪迈撰写,成为早期的象棋理论家。
曾编篡的史学家司马光对象棋大胆革新,发明“广象棋”,在国象棋史有一定影响。著名学者陈元靓撰写的,更是我国早期的象棋谱。著名诗人叶潜仲据说棋艺水平很高,刘克庄称赞他“纵未及国手,其高亦无对”。更值得一提的是南宋时期的民族英雄天祥。人们只知道他留下的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铿锵名句,却很少知道他还是一位棋艺水平相当精湛的象棋专家。他“行弈决胜负,愈负愈乐,忘日早暮”。可见兴趣之浓。他在诗多次流露出对象棋的浓厚感情,“客来不必笼羽,我爱无如桔里枰”。他还善弈盲棋,应该说,在国象棋史,盲棋第一人非他莫属。谁能想到,天祥还是排局能手。被俘后仍未忘情象棋,曾精心制作过40多个象棋排局,可惜仅有‘单骑见虏“一局留传下来。从此局的着法不难看出其构思之妙不仅凝聚着聪明才智,同时也闪烁着作者勇敢顽强和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与历代帝王相反,明朝朱元璋是坚决反对下棋的皇帝。但其子其孙却是嗜棋如命的“高级棋迷”。这说明,象棋的艺术魅力是任何人也禁不了的。其子朱权不但下棋,还编写棋谱。另一子明成祖朱棣在组织编篡时,还命他们编入一卷。其孙朱高帜爱棋更甚,他与状元曾子下棋兴浓时,还赋诗助兴,互相唱和,这里节录两句。曾子曰:“两军对敌立双营,坐运神机决死生”。明仁宗曰:“等闲识得军情事,一着功成见太平”。可知雅兴不浅。
帝王如此爱棋,老百姓呢?明朝学者杨慎在其著作介绍象棋“芸夫牧坚,俄倾可解”。足以说明象棋在人民群众的普及性。一生富有传色彩的著名画家兼学家唐伯虎,也是一位象棋迷,曾留下不少弈棋诗。按说,清朝的帝王对象棋艺术该是较陌生的。然而,他们也还是禁不住诱惑,很快被象棋征服了。譬如,乾隆皇帝既是戏迷,又是棋迷,而且一旦摆棋不肯再去看戏。总之,象棋在明清时期有着长足发展,特别表现在化理论。夸张点说,明清时期的社会名流大部与象棋有瓜葛。大家熟悉的小说家,学家如冯梦龙、凌蒙初,吴承恩等,在他们的著作,你可以找到不少弈棋诗作。曾官拜东阁大学士的著名书法家刘墉写过一首非常形象的七律。有嘉靖“八才子”之称的太常寺少卿李开先因抨击朝政,被罢官为民。从此开始诗散曲等通俗艺创作,唯一调节生活的便是下棋,而且水平很高。他给朋友的诗这样写:“我爱敲棋君善饮,人称豪客与闲仙。”他“敲棋编曲、竞日无休”,常以此为乐。康熙年间,曾编写的作者王再越,一生不求名利,为人刚直不阿,常常借棋喻世,时有点睛之笔。请看此词:“叹英雄,勤勋立业类枰场;看世情,争先巩后似棋忙。”风流名士纪晓岚,曾为一幅题诗,其有这样两句:“局局外两沉吟,犹是人间胜负心。”意思是说,神仙都免不了好胜之心,况凡人乎!以‘“八仙”’的纯阳真人吕洞宾为例,身虽离红尘,却仍向往着“教著残棋山月晓,一声长啸海天秋”的精神生活。
到了近代,随着列强侵入,国家战乱,许多艺项目消声匿迹。唯独象棋依然出现,只不过形式不同罢了。一些名士的愤世之词也少不了棋的内容。“政怨桑田会成海,岂直长安嗟如弈”-这是梁启超的心声。你听过象棋救国吗?这是百岁棋王谢侠逊的真实故事。青年时代,他用排局讽刺腐败的满清政府,讥讽袁世凯称帝,抗议丧权辱国条约等。辛亥革命成功,他又以排局形式祝贺,并在旁题写了“匹夫倡义武昌城,扫尽鲸鲵草木惊”的诗句。为了给抗日斗争募捐资金,他频频下南洋赛和访问……总之,谢侠逊对国象棋事业的贡献良多,限于篇幅,不细表了。马倥偬,许多将军常有棋具伴身,不仅方便易带,更主要的是可以启灵智,消沉闷,稳军心。其最典型的代表要数左宗堂和陈毅了。象棋还可以是联系群众的桥梁。***当年化名胡服在敌占区开展工作时,曾以棋为桥,消除对方戒心,进而达到了解敌情的效果。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朱德、董必武、彭德怀、***……都喜欢并支持象棋活动。而有谁曾想到,年青时的蒋介石居然写过这样一首诗:“茫茫龙汉到今时,百折难逃一局棋。杀马回车从此始,万方同慨更何之。”如果不谙棋道,写得出来吗?
从以种种,不难看出象棋的感染力极强。一旦沾身,如影随形,很难摆脱。而不管哪一类的名人。道家,儒者,隐士或帝王将相,骚人墨客……他们和棋都有这样和那样的缘份和感情。古人曾以“忘食,忘寝、忘忧”形容之。更有甚者,有人还写下如此词句:“若无翰墨棋酒,不必定作人身。”虽然稍嫌过激,但立意不差,无非劝人们多点化情趣与豪迈性格罢了。而真正深谙棋道的人对象棋的胜负心大都较淡,追求的是以棋会友,陶冶情操,胜了呵呵一笑,败了摆再来。呵,端的魏晋高品的风骨,有成为名人的潜质哦!也应了东坡居士的话:、“胜固欣然,败亦可喜”。日从事于橘之乐,不减商山矣!
今天要介绍的,是清代的著名象棋高手王再越!
王再越,清康熙时象棋手。字正己,号安蹇先生。有行世,当时为手抄本。现山东省曲阜市息陬镇,息陬村人,性刚直,家贫力学,不求闻达;而世亦无知者。一身坎坷,抑郁无聊,为象戏以消岁月。得意疾书,爰成六则,名之曰。其间纵横驰骤不可端倪,真有行到水穷,坐看云起之妙,诚象戏之矩观也!弈虽小道,亦可见先生之一斑也。
,是一部划时代的象棋瑰宝。全书共六卷,分前、后两集,每集分、、下三卷,分门别类,对屏风马破当头炮、当头炮破过宫炮、当头炮破转角马、顺炮直车破横车、顺炮横车破直车、列手炮等六种全局作了专题研究,其尤以篇卷所载屏风马破当头炮八局为全书精髓,着法细致、深刻、精巧,如行云流水,华美奔放。在源自的“起炮在宫,诸局较雄”的当头炮时代,它提出了柔能克刚,屏风马必破当头炮的新论点,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虽然观点有片面主观之嫌,但其创立的屏风马对当头炮布局体系,确实开创了马炮争雄的新局面,对后世影响深远。许多精彩着法,争斗巧之处,极变幻之能事,为后学典范。而今炮对屏风马仍旧是最主流的象棋布局。
当然王氏谱着法并非尽善,也有许多人对屏风马局着法提出质疑,清末象棋名手巴吉人著,准确指出谱着法的缺陷,为后世象棋水平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只是总体成仍远不及谱。
原为手抄本,着法以字代替,棋盘九十个位置,原作者用两着小曲来作为棋子活动的行止:双方均从右边线河沿算起,直行五字,再自右向左。全是:“论形势两相当,分彼此各参商。顷刻间化出百计千方,得志纵横任冲击,未雨绸缪且预防。看世情争先好胜似棋忙。整军队排雁行,运帷幄算周详。一霎时便见楚弱秦强,九宫谋士侍左右,五营貔貅戍边荒。叹英雄勤勋立业类杯场。”
现存抄本是经过乾隆时期象棋名手周廷梅改编的,在清代没有刻印过,1917年始有石印本,至1926年武进吕思勉校阅,海明书局才有铅印本问世。谢侠逊所收系潘定思藏本,现在学习研究一般以此为依据。现有程明松改编的于1999年由蜀蓉棋艺出版社出版。
的着法以字代替,以两首词排字,棋盘定词云:“论形势,两相当,分彼此,各参商。顷刻间,化出百计千方,得志纵横任冲击,未雨绸缪且预防,看世情,争先好胜似棋忙”。“整军队,排雁行,运帷幄,算周详。一霎时,便见楚弱秦强,九宫参谋侍左右,五营貔貅戍边疆。叹英雄,勒勋立业类枰场”。两词最后两句,反映作者看破世情,安贫不仕的思想。作者终生潦落,无资付梓,一直只有抄本行世,及至民国六年才出了石印本。尽管如此,在清代产生了很大影响,乾隆年间国手周廷梅改编增订。此后的、吴梅圣、巴吉人,直到近百年来的名手对弈,无不受的影响。杨官璘等编著的云:“标志了国象棋布局的一个新阶段,对国象棋艺术的发展有巨大的贡献”。当为准确确论。
诗曰:安骞先生气浩然,
梅花谱着控惊弦。
争衡炮局凭坚壁,
马起屏风第一篇。
华历史悠久,流传至今的瑰宝数不胜数,而这本,是宝之宝,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象棋宝典。
谢谢各位对于的支持,之所以这几章重点的在对象棋过往资料的收集,也是因为在查看资料的时候对于我们国象棋的历史和深厚内涵深表震动,这才发现我以前对于象棋的了解只是如此的肤浅,在继续更新小说的同时,我也会不定时间的将和国象棋有关的资料进行发布,希望大家对国象棋能有一个较深入的了解!
:,,!!
(https://www.bsl88.cc/xs/2544/398113070.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