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废柴世子被退婚,美人排队要嫁我 > 第128章 太子的秘密

第128章 太子的秘密


御案之上,摆着一只精致木盒。

  “老家伙,打开看看,这是何物?”

  冯真上前,打开木盒一看,立时,冷汗淋漓。

  里面所盛之物,正是徐飞在赤风寨密洞中发现的那枚水晶玉玺。

  “陛下,这,这是何人私造?”

  “这等大逆不道之事,定要严查。”

  冯真是故作惊恐之状,否则,以皇帝之疑心,自己如若云淡风轻,定会被认为是同党。

  早知不报,亦是欺君之罪。

  太子建私库之事,冯真的确早有所闻,

  而且赤阳山之事,冯真曾和皇帝讨论过。

  但皇帝并未深究,自己亦未曾深入查探。

  只因,太子是储君,未来的皇上。

  身后  又有皇后和上官家的鼎力支持。

  自己何必招惹麻烦?

  但他亦知晓,此事早晚会被爆出。

  并非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而是太子那五位弟弟,不,如今还要加上蠢材小七皇子了。

  六位弟弟,各有所能。

  二皇子和五皇子,更是筹谋多年。

  冯真掌管皇城司多年,又岂会一无所知。

  他们暗中结交朝臣,他们私建军队军库,他们筹备暗卫。

  只不过,这些目前并不影响皇权。

  如若威胁到徐玄胤,他定会出手。

  明哲保身之道,是他三十年来,依旧为徐玄胤所信任,甚至倚重的原因。

  “殿下,此事真假,尚需查明。”

  徐玄胤怒道:“是真是假,都有人其心可诛。”

  “陛下,此物是何处所得?”

  最令冯真惊恐的是,他执掌皇城司,对于给皇帝的密报,都会经由他手。

  而这枚玉玺,已然摆在皇帝御案之上,自己竟全然不知。

  他尽量稳住心神。

  此时,绝不可慌乱。

  徐玄胤冷笑道:“青州赤阳山,太子的私库。”

  冯真心下稍有缓和。

  “陛下,太子向来酷爱这些晶石玉器,各地官员,除向宫廷进贡之外,亦会给太子送去一份。”

  徐玄胤道:“金银财宝,太子若是喜爱,搜罗一些,倒也无妨。”

  “可如今,他心中急切,想要登上龙位了。”

  “陛下,此物,又是何人进奉?”

  徐玄胤道:“青州的密探。”

  冯真知道,徐玄胤另有暗卫。

  皇城司在明,暗卫在暗。

  只是,不知,暗卫的头领是何人?

  徐玄胤能够战胜强大的对手,夺得皇位,智勇双全。

  所有一切,尽在他掌握之下。

  徐玄胤道:“老家伙,有些事情,快要结束了。”

  冯真一凛。

  他知道徐玄胤所说的,是何事。

  “上官家暗中会见了齐国太子派来的使臣,当初燕国使臣,也公然给上官入晦送过礼物。”

  冯真道:“陛下,可否选好哪位皇子接替储君之位?”

  这才是徐玄胤心头悬着的一柄利剑。

  直刺入心。

  “如若废掉太子,而储君不立,群臣定然会大肆结党争斗。”

  “待到那时,定会另有一番乱局”

  老奴,是担忧

  徐玄胤道:“寡人知道你担忧的。”

  “又何尝不是寡人所担忧之事。”

  “老二驻守边关,掌握兵权,兵部支持。”

  “老三,结交朝中文官,对他们施以仁慈。”

  “老四,倒不争什么,时常在自己的园子里养着。”

  “老五,富甲天下,亦有唐家辅佐。”

  “老六,只是风花雪月,弹琴作画,但他母族是安国公。”

  “泰安公一族,世袭百年,根脉极深。”

  “他们亦早已有所布局。”

  “若论治国,他们各个都不会差到哪去”

  “只是,若要使大楚重回霸业巅峰,又都似少了些什么。”

  “老家伙,你说,他们少的是什么?”

  冯真知道,徐玄胤今夜所言,是肺腑之言。

  自己若是再敷衍,便会遭到徐玄胤的猜忌。

  甚至惹来杀身之祸。

  冯真从袖中,抽出几封书信。

  双手奉上。

  “幸好,自己早有准备。”

  冯真脊背发冷。

  “殿下,此乃上官丞相同齐国、燕国的互通书信。”

  “多数交流的是两国风土人情。”

  徐玄胤接过书信,细细看去。

  冷笑道:“这些信件,都是给你准备的。”

  说完,从案上木匣中,抽出一卷纸。

  “你看看这个。”

  冯真上前接过。

  展开纸卷,顿时惊得不敢言语。

  原来,上面赫然写着,待蛮夷攻破雁门郡,齐国趁机攻打大楚东北边关幽州。

  幽州是二皇子的封地。

  届时,上官如晦执掌的户部,不予以及时供运粮草。

  幽州定然受困。

  上官如晦会上书皇帝,将东北五原一带辽阔平原,割地给齐国。

  齐国立即罢兵。

  徐玄胤怒道:“狼子野心,太子当诛,上官家当诛。”

  冯真举起书信,走进灯烛,细细端详。

  字迹凝练,笔法遒劲。

  果真是上官如晦的笔迹。

  徐玄胤道:“不用比对了,朕每日都看上官老贼的奏折,还会认错笔迹么?”

  “何况,这是从他的书房中所得。”

  冯真心下凛然。

  徐玄胤自继位以来,虽然甚是倚重,但亦极其防备。

  而且,在上官府中,早安插了皇帝的耳目。

  徐玄胤望着幽幽烛火,目光如电。

  “上官家乃前朝遗族,传承两百年,比大楚皇朝的时间,还要长上许多。”

  “非但根系庞大,他们同一些神秘力量,亦有勾结。”

  “擅长政治投机。”

  “当年他们扶持朕,亦是为了掌握更大的利益。”

  “故此朕虽将兵部、户部交予上官如晦执掌,但亦由老二分了兵权。”

  “更将全国商业,交托老五和唐家。”

  “否则,以上官家的势力,早将太子推上帝位。”

  徐玄胤这一番分析,冯真亦是心知肚明。

  冯真望着徐玄胤。

  长身而立,一派帝王气势。

  他不由想起当年,自己保护徐玄胤狼狈逃出京城,那时,徐玄胤不过是个清秀俊朗的皇子。

  但他知道,文质彬彬的外表下,掩藏着一颗帝王野心。

  这些年来,皇帝对上官如晦,可谓言听计从。

  故此上官如晦愈发肆无忌惮。

  而他的儿子上官杰私自勾结神秘的江湖组织,干些见不得光的勾当。

  包括此前,对七皇子徐飞的刺杀。

  这些,又岂是徐玄胤所能忍受。

  但,他竟然忍受了这许多年。

  莫非,是为了当年对他有情有恩的皇后?


  (https://www.bsl88.cc/xs/2555300/11110991.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