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废柴世子被退婚,美人排队要嫁我 > 第122章 只要一个人的命

第122章 只要一个人的命


“桃李春风一杯酒”。

  “好句。”

  “好诗。”

  众人连连称赞。

  掌事高声道:“哪位官人能和出下一句呢?”

  只见一楼摆着几张桌案。

  每张桌案上,都摆好了笔墨纸砚。

  未出题时,便早有七八位客人,跃跃欲试。

  如今题目出来,几人拿起笔来,略略沉思,接着纷纷一挥而就。

  一楼亦有一位掌事高声诵读诸位客人的诗句。

  读了几位,都是中规中矩,并无新意。

  最后,来到一位一身青衫的男子身前。

  掌事对此人十分恭敬。

  “白雪秋月三千霜。”

  “好。”

  “好。”

  叫好声四起。

  “不愧是青州第一才子段无夜。”

  其他几位才子,亦觉汗颜。

  徐飞看了看那位俊朗的男子。

  “青州第一才子,不过如此。”

  说完,站起身来,来到一张桌案旁,取笔沾墨。

  “江湖夜雨十年灯。”

  掌事读完,在场一片寂静。

  接着,爆发一阵掌声。

  青州向来极重诗文。

  而这座云心楼,亦是才子佳人吟诗作赋的宝地。

  “桃李春风一杯酒”

  “江湖夜雨十年灯。”

  “对仗工整,意境非凡。这样的佳句,自可流传千古了。”

  一位黄衣老者,轻拈胡须,赞道。

  他同另外两位书生模样的人,坐在一张圆桌旁。

  其中一位,淡蓝衣衫的中年人道:“这少年,虽然穿着并不华丽,却难掩一派贵气。”

  另外一个深蓝长衫的青年男子,倒有几分不屑。

  “信长兄,能写出这般佳句的,若非天才少年,便是需有多年经历和功底的大才子。”

  “见此人,虽然有几分风流气质,却太过年少。”

  “这句诗,极有可能是他师父或是他人所作。纵然是果真是他写就,亦说不定只是个花架子,一首诗封神罢了。”

  “这样的才子,我们见过许多啊。”

  这三位,便是青州城三大才子学院的院长。

  黄衣老者名方苞,淡蓝衣衫的中年名作吴为,字信长。

  而深蓝长衫的男子,名叫赵墨阳。

  吴为见赵墨阳并不相信,徐飞乃是真正的才子,这是不相信他的眼光啊。

  “如此说来,墨阳贤弟是对愚兄的眼光,不信任喽?”

  赵墨阳出身青州世家,自幼成名。

  年纪轻轻,便担任城阳学院院长,更是青州少女的心中偶像。

  故此,对徐飞,他有几分看不惯。

  赵墨阳手中折扇,“刷”’地一展,甚是潇洒。

  “信长兄,向来看人,慧眼如炬。”

  “只是恐怕爱才心切,故此,偶有看走了眼,亦未可知。”

  “好,墨阳贤弟,既然如此,咱们可否打个赌?”

  文人素来相轻。

  吴为见赵墨阳一副不屑的模样,竟然对自己的评论,不信任,一时之间,意气上头。

  “好啊。”

  赵墨阳折扇“啪”地一合。

  “赌什么?”

  吴为道:“今日餐食,云心楼包了。”

  “咱们赌,明日约上芸娘,到清河画舫一聚。”

  “请她为咱们奏上一曲,如何?”

  “如此甚好。”

  赵墨阳欣然同意。

  坐在一旁的黄衣方苞面露喜色。

  “哎呀呀,两位大才子打赌,便宜的可是老夫。”

  “五千金,一艘画舫夜宴,实在值啊。”

  “哈哈,哈哈。”

  原来,芸娘在清河上,时常举办聚会。

  五千金,方可包下画舫一夜。

  徐飞在一旁,早已听得他们谈笑。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这些人,为了一句话,打个赌,便能花费五千金,包一位青楼歌姬的画舫宵夜。”

  “却不愿捐赠钱财,与穷苦百姓,修葺河堤。”

  “也好,今日,便叫你们破些钱财。”

  这时,二楼又落下一道卷轴。

  写着:梅花二字。

  掌事道:“请各位客官,写一首梅花诗。”

  “这个妙。”

  平日里,才子佳人,最喜欢的便是飞花令的游戏。

  若是和诗,也是喜欢以风花雪月这些景物为题。

  梅花,正是风流才子最为喜爱的花之一。

  故此,他们迫不及待,提笔挥毫。

  徐飞此时,坐在一旁,并不提笔。

  而是悠闲自在地,嗑着盘中瓜子。

  他感到,楼上,有一双眼睛,轻轻飘过他。

  此时,众位公子,已然写完。

  一楼掌事,逐一将几人诗词诵读完毕。

  众人皆抚掌赞叹。

  直到最后读到段无夜的梅花诗。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

  “海角天涯,鬓生华发。”

  “看尽晚来风。”

  “何处落梅花。”

  楼内爆发雷鸣般掌声。

  方苞笑意晏晏:“果然是青州第一才子,这首梅花诗,看似质朴,却耐人寻味。”

  “将人暮年心境,面对人生无常的慨叹,融合进落雪与梅花之中。”

  “缥缈淡然,看似无意,却大有深意。”

  方苞与段无夜,深有往来,对他的才学,十分认可。

  赵墨阳轻蔑道:“吴兄,段公子这首诗如何?”

  此时,众人皆已看向了徐飞。

  他们都想看看,这位外乡人,究竟有没有本事,战胜青州第一才子。

  有人自然希望段无夜获胜。

  一来段无夜,生于青州。

  二来,段家,在青州是富商。

  许多人对权势,还是有几分崇拜。

  但也有五成人,希望徐飞胜利。

  只因段无夜,向来恃才傲物,许多一些才子,早看不惯他。

  奈何他文采风流,青州目前,无人能敌。

  如今来了个更为俊朗年轻的才子,贵气翩然,气宇轩昂。

  许多人,对他油然而生一种喜爱之情。

  更希望他战胜段无夜,杀杀他的锐气。

  这样一来,场中观众,亦分为两派。

  有人替段无夜叫好。

  也有人静静期待,徐飞一战夺魁。

  徐飞站起身来,取笔写下一首诗。

  掌事高声诵读起来。

  “琼枝只应在瑶台。”

  “谁知江南何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

  “月明林下美人来。”

  “好诗。”

  “妙啊。”

  能来青楼之人,非富即贵,他们自由读书。

  论才学,纵然不能满腹经纶,但在此浸淫许久,自是也懂得一二。

  方苞一双微闭微睁的老眼,此时也睁的大大。

  “这首诗文雅工整,意境深远。”

  “全诗无梅无花,却都是梅花。”

  吴为亦赞道:“其后两句,将此话比作山中高士,和月下美人,更是升华了主题,令人浮想联翩。”

  他边说,边仰望着二楼窈窕娉婷而立的芸娘。

  此时,芸娘媚眼如丝,凝视着徐飞。


  (https://www.bsl88.cc/xs/2555300/11110997.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