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清穿之后宫路 > 第91章 意图

第91章 意图


因着康熙要接见蒙古亲王,  嫔妃们也不能肆意走动,只能留在帐篷中,或者去其他嫔妃处串串门。

        “荣宪公主都是大姑娘了。”路清柳看着静静坐着的荣宪,  心中颇为羡慕。

        安安静静的女儿,  可比跳脱的臭小子来的香!

        “喜欢怎么不自己生一个?”荣妃好笑的看着淑妃。

        “再等几年,  咱们说不定都要做太太了,还是别折腾了,  ”

        “说的也是,一晃时间都过去这么些年了,胤祉和四阿哥都十一二岁的少年了。”提起如今唯一长大的儿子,  荣妃眼中的星光闪烁着。

        一旁的荣宪眼中有些失落,  在额娘眼中,最重要的,果然还是三弟。

        路清柳眼尖的看到了荣宪公主的变化,眼神一闪:“荣宪公主今年也有十六了吧?”

        荣妃偏头看了眼文静端庄的女儿,  心里闪过一丝愧疚。

        “淑妃妹妹好记性,荣宪那孩子今年可不是十六了。”

        “皇上说要再留两年,本宫也欢喜的很,  这嫁出去之后,  都不知道多久能见一次了,多留两年也好!”荣妃感慨的摸了摸女儿的头发,  眼眸里有些伤感。

        “荣宪公主是皇上的长女,又漂亮端庄,  皇上疼爱些也在所难免。”路清柳看着母女温情的画面,笑着说道。

        “妹妹的嘴真是会哄人。”荣妃听着淑妃的话,  捂嘴笑了起来。

        而一旁的荣宪公主听见夸赞,  脸色有些微红。

        “怎么是哄人呢,  妹妹可羡慕姐姐了,有儿有女,真是天大的福气。”

        “呵呵……”

        “难怪皇上喜欢妹妹,这小嘴甜的,本宫也喜欢的紧。”荣宪看着开怀大笑的额娘,脸上也挂起了微笑。

        她还是第一次看额娘笑的如此放松。

        外面天色已经开始逐渐暗了下来,路清柳看着帐篷缝隙出透进的暖黄色阳光,就知道差不多了该回去了。

        “天色已晚,妹妹该告辞了。”路清柳站起身来,朝着荣妃说道。

        “不若妹妹用过晚膳再走?本宫今晚和妹妹好好饮两杯如何?”荣妃难得在宫外如此放松,何不今晚就跟淑妃好好聊聊。

        “这不太好吧?”路清柳有些迟疑。

        “有什么不好,你我同位妃子,有何不妥?”荣妃身为满族女子,骨子里自然也有着爽朗。

        “行吧。”

        “那妹妹今晚就叨扰姐姐了。”

        就在路清柳刚坐回椅子上后,康熙就掀开帐篷门走了进来。

        “在外面就听到爱妃的笑声了,什么事如此开怀?”

        “皇上怎么来了?”荣妃看着皇上,一脸惊喜。

        “嗯?淑妃也在?”康熙刚进来就看到坐在的淑妃了,他挑了挑眉,有些意外,但又觉得都在情理之中。

        荣妃和淑妃一直都走的挺近的,且都是性子温和之人,两人能处到一块,也算是志趣相投了。

        “臣妾参见皇上。”淑妃跟着荣妃起身,朝着皇上行礼。

        “儿臣参见皇阿玛。”荣宪站在额娘身后,声音清脆悦耳。

        “都起来。”康熙伸手,将荣妃和淑妃都扶了起来。

        “传膳了吗?”

        “臣妾正准备叫人去呢,皇上就来了。”自从皇上来后,荣妃脸上的笑就越发灿烂了。

        “臣妾今日邀了淑妃妹妹一起用膳。”荣妃本来看到皇上来后,就觉得留淑妃有些不妥当。

        但转念一想,皇上说不定也想留淑妃一起,她主动一些,岂不是更好。

        “要不臣妾还是先回去了?”路清柳在康熙来后,就觉得留在这有些尴尬了。

        这是荣妃的帐篷,康熙来这,肯定也是想看看荣妃和荣宪公主的,她留在这像什么样子。

        “别呀,本宫说了要留妹妹的,妹妹你也答应了,怎么皇上一来,妹妹就变卦了呢!”荣妃在淑妃提出告辞的时候,心中最后一点别扭也没了。

        她就说淑妃做事光明磊落,不是那般眼皮子浅的人!

        “皇上您看,臣妾可是好不容易才留下淑妃妹妹的,要是因为您来了,淑妃妹妹却走了,臣妾可不同意。”

        “哈哈……”

        “淑妃留下来一起用过晚膳在回去也不迟。”康熙看着相处融洽的两人,一阵哈哈大笑,看着她们二人的目光,都异常的温柔。

        “那……臣妾就恭敬不如从命了。”见推辞不过,路清柳只好硬着头皮留了下来。

        “梁九宫。”康熙朗声说道。

        “奴才在。”听到康熙召唤的梁九宫,从一旁站了出来。

        “去传膳。”

        “是,皇上。”

        康熙看着出落的越□□亮的荣宪,眼神慈爱不已。

        “荣宪可还习惯?要不明日让胤祉带你出去走走?”

        “女儿一切都好,多谢皇阿玛关心。”

        “难得出来一次,明日好好出去走走,别整日闷在帐篷里。”这次出行,也有为纯禧和荣宪确定婚事的打算。

        蒙古部落不太安定,公主抚蒙,也是一种安抚手段。

        “女儿知道了。”聪慧如荣宪,怎么不知道皇阿玛的打算。

        但她身为公主,这本该就是她的职责。

        皇阿玛叫她明日出去,也有让她自己挑选的意思,多了解一二,总比盲婚哑嫁来的好些。

        旁边的荣妃听出了皇上话里的意思,脸上的笑容凝固了那么一瞬。

        既然如此,那明日可得让书雨跟着荣宪了,也好事先打听打听情况。

        “皇上,膳食提回来了。”梁九宫进了帐篷,身后跟着两个提着食盒的太监。

        “摆膳吧。”

        太监麻利的拿出膳食放在了矮桌上,不一会儿功夫,两张不小的桌子就被放的满满当当的。

        “奴才听说蒙古这边的涮锅是一绝,就自作主张拿了一份,皇上看合不合您口味?”梁九宫拿着银筷递给了皇上,表情似乎有些忐忑。

        “都下去吧。”桌上围着四人,康熙抬头看了眼帐篷的宫人们,让她们都下去了。

        “是,皇上。”随着康熙话音刚落,宫人们便退了出去。

        康熙看着还在原地的梁九宫,眉毛一皱:“你也下去。”

        “是,皇上。”梁九宫顺从的退了出去。

        康熙先是烫了一片薄薄的牛肉,放进了淑妃的碗里:“晚上天冷,你多用些。”

        荣妃握着筷子的手一紧,心里有些难过,她早该知道的,她没法儿跟淑妃相比。

        路清柳看着碗里的肉食,又看了眼荣妃,觉得越发尴尬了:“多谢皇上。”

        但好在皇上也知道这点,又烫了片牛肉,这次夹给了荣妃。

        “你也多用些,天冷了,也要好好补补。”

        “臣妾多谢皇上。”荣妃看着碗里的牛肉笑了起来。

        路清柳只觉得这膳食用的有些食不知味。

        果然,刚才就应该回去的,这气氛也太诡异了一些。

        在宫人收拾好桌面后,路清柳迫不及待的站了起来:“时辰不早了,臣妾就先告退了。”

        “天色已晚,朕让梁九宫送你回去。”康熙在听到淑妃提出告辞后,并没有太多的感觉,淑妃一向是如此识大体的。

        “臣妾帐篷离姐姐这也不是很远,皇上就不用让人送臣妾了。”路清柳朝着康熙笑了笑。

        “那可不行,天黑路滑,朕不放心。”

        见康熙执意如此,路清柳也只好答应下来。

        “多谢皇上。“

        路清柳扶着夏籽的手,走出了帐篷,才觉得空气舒畅了些。

        “娘娘您请。”梁九宫在前面提着一个灯笼开路。

        “劳烦梁公公了。”

        “不敢不敢,娘娘您仔细脚下。”梁九宫连连摇头说道。

        不到一盏茶功夫,就已经到了路清柳的帐篷外:“本宫到了,梁公公留步。”

        “那奴才就先告退了。”梁九宫朝着淑妃福身。

        “梁公公慢走。”

        “娘娘,您可算回来了。”夏米看着进来的主子,赶忙停下了手里的绣活儿,起身迎了上来。

        “可是等急了?”

        “奴婢见您久不回来,本想过去瞧瞧的,不曾想荣妃娘娘派人过来说了声,说您今晚在她那用晚膳。”

        “荣妃姐姐最是细心不过的。”路清柳听后,也觉得妥帖的很。

        “奴婢去给娘娘您备水。”夏米看时辰也不早了,脚步匆匆的出去了。

        在一通忙活后,路清柳才神清气爽的躺到了床上。

        想着今日荣妃和皇上的事,眼里思绪万千。

        皇上这第一次去了荣妃那,恐怕还是因为荣宪公主的事。

        眼下蒙古不太平,所以要下嫁公主,去荣妃那,即是脸面,也是安抚。

        至于荣妃,对她也是有那么两分真心在的。

        这后宫结盟,能有这一二分的真心,就已经算是相当不错的了。

        由此可见,荣妃算得上的一个合格的盟友。

        既然如此,那明日就让禛儿也帮着参考一下,毕竟他对这些事,可以说的最清楚不过的了。

        第二日,在胤禛带着弟弟们过来请安时,路清柳跟胤禛说了自己的打算。

        胤禛稍微沉思了一会儿,便答应了下来:“额娘放心,儿子知道该怎么做了。”

        反正上辈子荣宪公主过的也还不错,那就将她上辈子的驸马再挑给她便是了。

        “出去当心些,别受伤了。”路清柳是知道胤禛的,骑射功夫不差,但也不怎么优秀,平常是够用了。

        但她担心大阿哥容易惹事,到时候连累到胤禛他们就不好了。

        十六七岁的少年,最是血气方刚的年纪,而蒙古也是好战的部落,到时候一个不合适,就容易惹出麻烦来。

        “儿子知道了。”面对额娘的关心,胤禛心里很是受用。

        “你们两个,要很紧你们四哥,知道吗?”

        “特别是你,胤祎,不可以调皮。”路清柳说着说着,就将视线移到了胤祎身上。

        相比安静稳重的胤祍,路清柳显然不怎么相信胤祎。

        “知道了,额娘,我们就先走了。”胤祎点着头,随后拉起四哥和十弟就跑了出去。

        “唉!”路清柳已经不想再说些什么了,只是重重的叹了口气。


  (https://www.bsl88.cc/xs/2556013/5948050.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