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绿茶六皇子他软乎乎[清穿] > 第63章 第 63 章

第63章 第 63 章


不仅胤祚一个人不开心,  他的皇阿玛康熙不高兴的程度比之更甚。

        太皇太后自五台山之行后又病了,康熙与太皇太后的感情极深,如此一来,  他自然忧虑。

        皇贵妃自产下八格格之后,  也是时常召太医,  身上少不了生产留下的后遗症,  而且八格格夭折对她造成的心理伤害远胜于身体上的折磨,  那可是康熙青梅竹马的嫡亲表妹。

        还有去岁夭折的七格格和今年才开春就没了的小阿哥,  可以说康熙几乎是连着痛失了三个孩子。

        后宫不安宁,  前朝也好不到哪儿去,  去年台湾战事吃紧,  局势胶着,好在年末的十一月里,  在施琅的统帅之下,  终于成功收复了台湾,但战后的恢复,对将士们的嘉奖和抚恤,  都需要大把的银子,  康熙愁啊。

        北边的噶尔丹更是虎视眈眈,  随时等着挥兵南下,  从大清的身上咬下一块肉来,  更是让人不得不防。

        康熙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实在沉重,可就在这个关头,就在他的眼皮子底下,京城里也出了乱子。

        “皇上!大事不好了!”一太监着急忙慌地跑了进来。

        正在批阅奏折,  为国事发愁的康熙怒斥道:“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

        “奴才该死!”那太监赶紧伏地,  口中称罪。

        “什么事?”

        “皇上!正阳门外发生大火!”

        康熙立刻站了起来,  正阳门外可是人口密集的住宅区,若是灭火不及时,恐会酿成大祸,又不知要损失多少人命与银钱!

        “随朕去瞧瞧!”

        等康熙站在阁楼上往正阳门的方向看的时候,发现现场浓烟滚滚,火光冲天,街道上不少的百姓或是趴在地上哀嚎,或是带着家人往别处逃窜,现场一片凌乱。

        “巡捕营的侍卫呢?官员呢?一个个的都到哪儿去了?为何无一人救火?”

        那通报的太监用袖子擦了擦额头上滴下来的汗,颤颤巍巍地说:“启禀皇上,奴……奴才也不知道啊!”

        “去叫内大臣来管事,让他赶紧带着侍卫们前来灭火!”

        “嗻!奴才这就去办!”

        见火势越来越大,康熙猛地拍了一下栏杆,转身就要走。

        梁九功赶紧示意御前侍卫们跟着,自己也一路小跑追了上去,口中还着急地询问:“皇上您这是要去哪儿啊?”

        “朕去正阳门旁的箭楼上,那儿瞧的清楚些。”

        “皇上!皇上不能去啊!那儿离正阳门极近,万一火势朝这头扑过来,那就危险了!”

        “哼!朕若是不去,他们哪会尽力救火。”康熙还能不知道这群八旗子弟心里那点小九九,个个都是贪生怕死的。

        一听说皇上都亲自去箭楼上督查火势了,内大臣火急火燎地带着一队侍卫赶了过来,每人手里拿着一个木桶开始扑火,可这火势还是不见减弱。

        康熙皱着眉头又颁布了一道口谕:“让内务府官员再带一队侍卫前来!”

        可这人一多,难免就会乱,人挤人,非但没有提高效率,反而还耽误了扑火的进度,于是康熙命人送了一副龙旗来,侍卫们都是经过训练的,自然看得懂这旗语。

        在康熙的指挥之下,这场火灾总算是逐渐被遏制住了,不再继续往外扩张。

        “传朕的口谕,调派一百五十名防火步军前来救火。”

        防火步军是专门负责宫中防火事务的,在东华门与西华门外都有设立,他们是专门干这个的,而且他们手里有专门用于救火的唧筒,叫他们来也是最恰当的。

        宫里调派这么多的侍卫,动静自然不小,所以宫人们难免议论纷纷,就连胤祚都听顺水说起了正阳门失火这件事。

        第二日早朝时,康熙龙威震怒,不但将昨日发生的失火事故着重说了一遍,还当众点名了一些擅离职守的官员,将他们通通降职或者外放贬到偏远的地界去,除此之外,那些看热闹的,对火势漠不关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官员同样予以斥责,一时之间朝中的情势也变得十分肃然。

        这时候胤祚悄悄地跑到了乾清宫,他实在是太想哥哥了,便想着过来跟他说说话,就算说不上话,远远地瞧上一眼也能一解相思之愁。

        可乾清宫那么大,他也不知道哥哥们都在那间屋子里,不过不知道他可以打听嘛~

        于是胤祚干脆大摇大摆地现了身,走到那外头人最多的一间大殿。

        御前的人自然见过他,知道他的身份,当即迎了上去。

        “六阿哥您怎么自个儿跑到乾清宫来了?”梁九功手底下的一个还算脸熟的小太监先问道。

        “我自然是想念皇阿玛,来给皇阿玛请安来了,你知道皇阿玛如今在哪儿吗?”

        “六阿哥,皇上这会儿还在上朝呢,怕是不得空,不如您先回宫去,等皇上闲下来了,自然会去皇贵妃那儿的。”

        这个情况完全在胤祚的意料之中,他当然知道皇阿玛要上朝,他就是知道皇阿玛这会儿在忙,才敢大着胆子跑过来的。

        “那好吧,不过我来都来了,听说大哥他们在乾清宫的上书房读书,好歹打声招呼再走,免得失了礼数,你说是吧~”胤祚一本正经地说。

        那小太监想了想,倒也有些道理,六阿哥住在宫里,难得跟几位年长的阿哥们见上一面,这来都来了,见一面也不算过分。

        “奴才倒是可以带您过去瞧上一眼,只不过这会儿师傅们正在教学,六阿哥您只能站在窗外看看,万不可发出任何声音,打搅了里头的课程。”

        “我知道,你放心,我肯定把嘴巴闭的严严实实的~”胤祚拍了一下自己的小胸脯做了一个保证。

        “那您随奴才来吧。”

        有了熟人带路,胤祚这一路上可谓是畅通无阻。

        那小太监停下了脚步,指着面前的屋子,小声地对胤祚说:“六阿哥,这就是阿哥们念书的上书房了,只不过您可得记住方才答应奴才的,不可发出任何异动。”

        胤祚捂着自己的小嘴,谨慎地点了点小脑袋。

        他个子小,窗户比他整个人还高,压根儿什么都瞧不见,他只能大着胆子去门口那儿偷瞄,上书房里的师傅正专注于教授阿哥们学问,一时之间并未注意到小小的胤祚。

        “看什么呢?”

        “看哥哥吖~”

        “看得清吗?”

        胤祚摇了摇脑袋,然后才说:“看不清……”哥哥们都背地着他,一个正脸也瞧不见。

        等等!

        是谁在跟他说话来着?刚才那声音怎么听着这么耳熟呢?

        胤祚心里咯噔一下,他咽了一口唾沫,小心翼翼地扭头往回一看。

        只见连朝服朝服冠都还未摘下来的皇阿玛正背着手站在自己的背后,也不知发现自己多久了。

        胤祚瞬间扬起一个可爱懵懂的笑脸,小身子猛地撞上去,双手抱着皇阿玛的腿。

        “小六给皇阿玛请安~小六好久没见皇阿玛了,好想念皇阿玛吖~”

        康熙已经瞧了他有一会儿了,本来他下朝后是打算回正殿去换身衣裳的,没想到却一眼就瞅见了趴在门框上缩头缩脑的小家伙,于是他抬脚便改道了,本是有些生气的,可盯了这小家伙一会儿,瞧他摇头晃脑的小背影着实可爱,这火气便不知不觉就烟消云散了。

        “可朕方才问你,你还说是来瞧你哥哥的,难不成是朕听错了?”

        “皇阿玛当然不会错了!大概是小六太过专注地听师傅们讲学,不小心说错了吧~”胤祚这个小马屁拍的那叫一个熟练,连康熙身后的梁九功听了都自愧不如。

        康熙心情一好,便将自己腿上趴着的小家伙提溜到自己的怀里。

        “尽会捡些好听的说,不是想瞧么?朕就带你进去瞧个清楚。”说罢,康熙便抱着他大步跨了进去。

        “皇上驾到!”

        前头坐着的师傅赶紧起身迎驾,口中称:“奴才叩见皇上,皇上吉祥。”

        “起来吧。”康熙抱着小六往前继续走,在最前头,本属于师傅的位子坐下。

        底下的阿哥们抬起头,全都有些讶异,小六怎么在这儿?小六今年才三岁,总不至于这么小就也要到上书房来读书吧?

        尤其是胤禛,那眉头都快要蹙到一块儿了。

        “皇上,敢问这是那位阿哥?可是要今日入上书房读书?”身为阿哥们的师傅,那大臣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询问了几句。

        “小六见过师傅,但是小六今日来,不是来读书的!”胤祚不等他皇阿玛说话,立即就自己出面否定了。

        康熙瞧他生怕要留在这儿的小模样,心中暗笑。

        “不必管他,朕只是带他过来瞧瞧他的哥哥们读书有多辛苦。”

        接下来,康熙似乎就真的抱着他,只当他是个挂件,开始查问抽背其他儿子的课业。

        大阿哥毕竟年长,回答的自然又快又流利,接下来便是太子,太子的回答便显得更好,虽然胤祚不明白他们说的都是些什么,可皇阿玛嘴角的微笑和他眼中的满意足以让胤祚判断出来两者的区别。

        再后边,便是今年才入上书房的三哥,三阿哥的诗文背的很流畅,可见他大约是喜欢这个,再加上今日他喜爱的小六也在,更是拿出了十分的本事,最后就连康熙也夸了他一句。

        胤祉骄傲地看着胤祚,似乎在等待着他对自己的崇拜与认可。

        胤祚很给面子的悄悄鼓了鼓掌,胤祉这才满意地笑了。

        最后一个,就是四阿哥胤禛了,他与三阿哥一同入学,不过在面对皇阿玛的抽问时,回答地却不如三阿哥,胤祚皱起了小眉头,哥哥平时明明不是这样的,他是太紧张了?还是说是故意的?

        胤祚也不敢当着那么多的人问,只能将这个疑问暂时埋在心底。

        有了小三的对比,小四的表现落在康熙眼里自然不如人意,既然不好,斥责是少不了的,这也是他对儿子们的一种鞭策,促使他们上进。

        “胤禛,你与你三哥是同一日入上书房读书的,而如今你三哥的学问却胜过你,既然天资方面稍有欠缺,便要用勤奋去补足,若是既天资不足,又私下懒怠,岂非叫朕难堪?”

        “胤禛知错了,必定谨记皇阿玛教诲。”

        胤祚却不忍见皇阿玛如此当着众人的面斥责哥哥,他忍不住开口替哥哥辩驳道:“皇阿玛~四哥要比三哥足足小一岁半,我也比四哥小一岁半,四哥知道的远比我知道的多,所以三哥自然也会比四哥知道的多,这怎么能一味责怪四哥呢~这不公平!”

        康熙好笑地看着他。

        “你年纪不大,歪理却不少,行,就算如你所说,你三哥占了年龄的优势,可如今教他们的师傅都是一样的,朕也不要求他胜过你三哥,这样,只要他下个月能够做到有所长进,叫朕满意,朕便赏他,若是他做不到,朕便罚他,连着你一起,如何啊?”

        “皇阿玛你都没说清楚怎么样才叫有所长进,如何才能让你满意,这不就是在骗小孩儿嘛,小六才不上当呢!而且读书是四哥自己的事,小六为何要与皇阿玛做约定?”胤祚可不是小笨蛋,他机灵着呢。

        一连被小家伙驳了两次面子的康熙没有再继续耽误儿子们念书,抱着胤祚站了起来。

        “好了,你们继续读书吧。”

        “恭送皇阿玛/皇上。”

        胤祚趴在皇阿玛的背上,朝着哥哥们挥了挥自己的小手,笑的可爱极了。

        胤祉忍不住说了一句:“要是小六也能够每天跟我们一起读书就好了,有小六在,肯定会有意思多了。”

        现在这上书房就他们四个,大哥整日与太子争斗,胤禛就是个闷葫芦,一日下来连话都不说几句,可把他闷死了。

        康熙一路抱着他进了自己的寝殿,胤祚打量着这座陌生的宫殿。

        “朕瞧你也看了有一会儿了,朕的寝殿如何?”康熙一边任由宫人替他换了一身常服,一边睨着胤祚问道。

        “皇阿玛的寝殿是小六见过的最富丽堂皇、金碧辉煌的地方,不过……皇阿玛,你每天自己一个人睡在这么大的寝殿里,肯定会觉得孤独吧?”要不要我来陪你一块儿住几天呢?胤祚想说的是最后这句,但是他想着要再迂回婉转一些。

        胤祚这番童言童语倒是误打误撞戳中了康熙的内心,换好衣裳之后他抱着胤祚,改变了本想叫人送他回承乾宫的主意。

        康熙走到小六的面前缓缓蹲下,双手扶着他的手臂,对他说:“朕是皇帝,是天子,从前天子常常自称寡人,天子便是这天下第一的孤家寡人。”

        “可是皇阿玛有小六啊,还有乌库玛嬷,额娘们,哥哥姐姐们,我们都是皇阿玛的亲人,皇阿玛才不是什么孤家寡人呢~”胤祚主动抱着皇阿玛的脖子,在他脸上吧唧亲了一口。

        “大胆。”康熙虽然嘴上训斥,可语气却不重,可见他心里是享受儿子与他亲密的。

        “嘿嘿~”胤祚在皇阿玛的颈部蹭了蹭,撒着娇,叫人不忍再斥责于他。

        康熙笑着站了起来,一边往外走,一边对他说:“走,朕今日带你出宫去玩儿。”

        胤祚瞪大了眼睛,他还从未离开过紫禁城呢,顿时激动地不得了,振臂高呼:“皇阿玛万岁~小六最爱皇阿玛了~~”

        “是吗?那你是更爱你哥哥,还是更爱朕呢?”康熙故意使坏为难他。

        “当然是皇阿玛了~”要是哥哥这么问,那再说哥哥嘛,这对胤祚来说完全不是事儿。

        康熙却被他这句回答给哄高兴了,难得开怀大笑。

        梁九功对着跟在自己身后的小太监说:“瞧见没有?咱们皇上都有大半个月没高兴过了,六阿哥本事大着呢,你今日做的挺好,今后六阿哥要是还来乾清宫,你可得好生招待着,不得怠慢了。”

        “是是是!梁总管叮嘱的是,奴才还是头一回瞧见皇上主动带阿哥微服出宫玩儿!这可是连太子也不曾有过的待遇。”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太子是储君,地位自是与其他阿哥们不同,皇上也不会允许太子放纵,可六阿哥不一样,这份不一样,往往最符合皇上的心意,咱们只看六阿哥能否抓住这样的机会,获得无上的荣宠了。”

        “奴才知道,民间不是通常就说会撒娇的小儿子往往最受宠爱么?”

        “知道就好。”

        前头的康熙被胤祚缠着问个不停,倒也没有注意到身后的奴才方才在窃窃私语。

        “出宫以后,你得管朕叫爹,不可再叫朕皇阿玛,咱们是微服出游,不可暴露身份,可记住了?”

        “记住了!爹~”胤祚立马就活学活用了。

        “诶,乖儿子。”小六这股子机灵劲儿,尤其招人喜欢,康熙此时只当自己是个带着稚子出门闲逛的富家公子,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


  (https://www.bsl88.cc/xs/2556029/5862918.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