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从海岛开始和美女老板称霸世界 > 第34章 天下局势

第34章 天下局势


古晟也不继续揶揄李湘君,转而一脸正经道。

  “李姑娘,现在晴空岛结界的通道,好像已经封闭,我和你确认一下,下次通道打开会是在什么时候?”

  李湘君一听是正事,转过来回答道。

  “em...今天刚封闭,那就是九天后了。”

  古晟确认了时间后,心中安定,这九天时间就好好修整,自己也好好提升一下实力。

  于是朝各位抱拳告退后,独自走到一边。

  他用精神在脑海里‘看’了下自己的属性。

  【流虚】0.0003;

  【御之力】八品(96%);

  【武修】八品上;

  【功法】无;

  【精神】38.8。

  流虚这一项他还是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流虚戒也没特别说明,盲猜和流虚戒功能开启有关,因为他听流虚前辈提到过,流虚戒功能强大,需要自己慢慢开发。

  御力的熟练度倒是在这十来天从70%提升到了96%,自我感觉运用更为娴熟同时在这几次的实际战斗中摸索出了适合自己的战斗方式,让自己的战力提升了不少。

  武修品级在八品上,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突破八品晋级七品,感觉也快了。

  精神倒是增长的最为明显的,从上次的十几点增加到了现在的38.8。

  ‘目前自己纯粹的武修战力估计都不如那些九品上的护卫,因为自己没有学习功法,导致了差距这么明显,那可是两段的差距,足足一倍的实力差距,如果不是因为自己的御力弥补了这个差距,估计当时自己连虚弱状态的海盗头子都打不过。

  所以功法还是非常重要的,也不知道陆鸿远和徐头领有没有普通的功法带在身上,有的话可以借一本,提升实力先再说。’

  “古兄弟,你要不要和大家一起登船,在船上住下,咱们也好做个伴?”

  如果没有必要,谁愿意在荒郊野外过夜,听到徐头领邀请自己,他当然是非常乐意的。

  “那就劳烦徐头领安排了,我可早就想上你们的船了。”

  “哈哈哈...”

  于是这百十号人就陆陆续续的离岛,划着小船登上了大船。

  徐骁给他单独安排了一间舱室。在船上因为空间有限,一般水手和士兵的卧铺都是几人间的,只有船长,大副和一些身份尊贵的人才会被单独安排舱室。可见徐骁是把他当做贵客对待的。

  古晟也不推辞,欣然入住。

  让古晟非常郁闷的是,陆鸿远和徐骁都没有随身带着功法秘籍,并和他解释,功法一般只能在驻地的传功堂能学到,并不能私自外带,又想到李湘君无论自己怎么求她都不愿意给自己功法,想来也是因为没有随身带着的原因,不由得心中一股怨气,这妮子居然耍了自己这么久。

  他没办法,只能等着,眼下只能修炼自己的精神,他总感觉精神达到一定程度后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

  武者的生活本来就很枯燥,何况还是一群武者在船上,他们没有什么消遣娱乐,没事就是修炼,或者找到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喝喝酒吹吹牛。

  徐骁和陆鸿远俩人就比较聊得来,所以他俩修炼之余也会凑一起聊聊天什么的,只不过现在多了个人。

  古晟经常被他俩联起手来灌酒,也亏得古晟前世酒量一直都还是不错的,他经常替美女老板挡酒,应酬多了,酒量就越练越好。

  这里喝的酒是那种度数并不高的发酵酒,古晟连五十多度的烧酒,几斤下肚都不带脸红的,他们俩哪里能喝得过。

  于是他俩和古晟喝了几次之后,深深的认识到了古晟的‘海量’,之后就不再班门弄斧了,凑一块也仅仅只是小酌几杯而已。

  日子就这么平平淡淡的慢慢过去,古晟也从他们口中了解到了如今这世界的大致情况。

  ......

  现在是大唐王朝统治时期,按他们所说,是天佑四年。

  古晟不是个历史的忠实爱好者,对历史没有过深入细致的研究,自然是不清楚具体天佑是哪个皇帝统治的时期。但是通过他俩的赘述综合分析,古晟知道这肯定是唐末了,混乱的年代啊,中原大地从大一统时代又落入了纷乱的格局。

  现在这个世界的朝代虽然也叫大唐,可似乎和正史上记载的大唐有所出入,但大致脉络还是相似的。

  鼎盛时期也是唐玄宗,也发生了安史之乱,自然安史之乱后大唐王朝也开始了下坡路。

  大唐的国势,在唐玄宗的天宝时期达到了兴盛的顶点。安史之乱以后,王朝的统治开始动摇。唐王朝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平定了动乱,但安史余党仍然盘踞在河朔一带,和唐中.央持续对抗。

  唐王朝中.央政.府本以为,可以通过藩镇来平定一些叛乱,于是在安史之乱后添加了许多的节度使,让这些节度使统领藩镇,不料藩镇却导致了唐朝的进一步混乱。而藩镇割据基本上是安史之乱的延续。

  由于藩镇的割据,大唐帝国元气大伤,昔日的丰采英姿不见了踪影。但唐王朝并没有奄奄一息,王朝与藩镇互相依存,藩镇之间又互相制约,这种关系使得唐王朝在此后仍然维持了几个世纪,直至今日,藩镇割据愈演愈烈。

  因为中央对藩镇的控制力逐渐减弱,就催生了藩镇近乎独立的怪象,只不过唐王朝表面仍然是天下共主而已。实际上王朝中央已经对藩镇军队的财政不再支持,这就导致了藩镇的主要掌权者逐渐的‘自谋出路’,自我筹措军需,最终节度使们在属地军政一体,割据一方。

  节度使们掌握着大量的屯田、营田,自己成为大土地私有者或大庄园主,他们在一定的经济力量的支持下拥兵自重,已经完全脱离了中央的束缚,如脱缰的野马,有些自持财力雄厚,甚至大肆扩编军队。

  大唐中原内地乃至江南、岭南地区也同样设置了许多藩镇。

  陆鸿远和李湘君自称是岭南东道,广州府的一个大户人家。

  岭南东道是节度使张敬的管辖之地,张敬虽然刚被朝廷分派至此不久,但是他心里是如何想的,别人不知。


  (https://www.bsl88.cc/xs/2556241/11111098.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