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原始部落大发展 > 第117章 隔壁山洞改造计划

第117章 隔壁山洞改造计划


有牲畜棚做样板,加上罗云比划。

    巫很快理解罗云的想法,点头赞同,觉得方案不错。

    首领担忧道:“隔壁山洞深,要填不少石头和土,短时间做不完。”

    罗云点头道:“是短时间内做不完,我们可以长期做,有肉和菜时,多调些人手干两三天。

    没有肉和菜时,出去采集狩猎一两天。

    我估计半个月到一个月,应该能填好。

    另外隔壁山洞在围墙外,需要给山洞外填埋到和广场一样平整,围墙连过来,也需要不少时间。

    要是你们同意做的话,从明天开始抽调人手收集石头,大大小小的都要,最好从山上收集,容易运过来。”

    巫想了想道:“肉不缺,菜……割草的族人能带回来一些,做三天时间,采集一天菜,能做。

    尽快做起来,等果子长熟,我们就闲不下来了。”

    首领道:“嗯,可以做,隔壁山洞建设好后,族人们睡觉能宽敞点。”

    建设项目通过,罗云挺开心的,详细说建设难度和方法,还有设计方案啥的。

    “巫,姆妈,直接把隔壁山洞里的地面填平,太浪费了。

    我们可以把地面做成空的,做出一些弯弯曲曲的烟道,山洞深处设计一个烟筒。

    做成地暖,以后冬天在山洞口烧火,热量被山洞里面的烟筒吸过去,热量传遍山洞前面和中间的地面,山洞里就不冷了。”

    首领惊讶问道:“还可以这样?火窑在地下烧?”

    罗云道:“对,相当于火在地下烧,把地面烧热,山洞里自然就暖和起来了,冬天就不冷了。”

    巫迟疑问道:“这样烧能行吗?”

    罗云肯定道:“能行的,绝对能行的!

    火烧起来后,地下烟道的温度不是特别高,有点烫手而已,传递到地面,也只是温热。

    温度不高,很安全的。”

    巫点头问道:“那就试试?要是不行的话,可以不烧火。”

    罗云点头同意,再讲讲详细计划。

    大体的建设方案罗云早就想过了,详细的细节的建设方案没有想过。

    不急,慢慢想,仅把隔壁山洞地下裂缝填起来,山洞外的广场填起来,就需要不短的时间,可以慢慢规划。

    隔壁山洞内的裂缝好办,三十米长,做冰窖时已经填了十米长,加上洞口原本就有五米长,已经填了一小半。

    从山上找些石头,要么背下来,要么用板车拉下来,要么滚下来。

    直接从山洞顶的裂缝宽处扔下来,填埋山洞下方的裂缝高度,省事。

    东边山上土层不厚,需要从西边山上转移过来一些土,从山洞顶的裂缝宽处倒下去,填埋山洞下方的裂缝高度。

    也可以顺便把倒下来的土石运到山洞外,填埋出小广场。

    隔壁山洞外面必须要有广场,不然出门就是陡坡,没法缓冲,太危险。

    万一谁晚上睡的迷迷糊糊的,出去上厕所,走错两步,直接掉山下去了就搞笑了。

    改造难度不大,需要的石头不多,土方量挺多。

    能干活的人手都来干这个工程的话,需要差不多十五个工作日。

    罗云更倾向于在平原上找個地方,盖村落式的砖瓦房,部落族人住在砖瓦房里,要多舒服就有多舒服。

    可记忆里的洪水场面太吓人了,一爆发山洪,到处都是水,到处一片汪洋。

    不仅有山洪,还有汾河水!

    没有人工治理的固定河道,洪水和溢出来的汾河水乱流,胡乱冲刷出新的河道。

    不知道哪里被山洪淹不了,就不能找地方盖村落式砖瓦房。

    有些地方看着地势高,山洪淹不到。

    可实际上今年淹不到,明年淹不到,后年就淹到了。

    哪怕没有淹到,没有成熟的河道系统,洪水乱流,胡乱冲击出新河道,要是冲到村子里咋办?

    一百年冲击过来一次,部落很可能因此完蛋!

    治理河道?

    仅凭羊神部落?

    山洞还得住几年!

    山洞住着虽然没有啥隐私权,但好防守,不担心野兽和洪水,安全,冬暖夏凉,完全可以将就。

    改造建设难度小,半个月一个月就可以改造完成。

    隔壁山洞宽七八米,较宽,改造出来后,可以隔出个单间嘛,到时候不就有隐私空间了?

    次日一觉醒来,已经早上九点左右了。

    族人们没有叫醒罗云,只要有罗云在,他们心里很安定,不论罗云在干什么。

    地窖继续挖,板车继续做,陶窑已经开窑烧制了。

    首领带人在山上收集石头,大石头顺着坡度控制着慢慢滚下来,小石头背下来,堆在山顶裂缝边上。

    小马黑土在做方砖胚,长宽四十厘米,厚五厘米,先做一千块。

    方砖量少,不用模具。

    直接在平地上撒草木灰,粘土泥倒上去,铺平铺瓷实,绳子割出尺寸就行了。

    罗云洗漱吃饭完,看看隔壁山洞,心里想着怎么规划。

    首领在上面看到罗云,喊道:“云,下面冰窖还有些冰,冻着一些肉,石头现在不能扔下去。”

    “好,知道了。”

    这么点冰,还挺顶事的,差不多三个月了,仍然有三四厘米厚,仍然有冷藏作用。

    再上山,四处看看,心里有了较为详细的规划。

    这回闲庭信步地看,倒是看出这座山的山体结构和山洞形成原因了。

    这座山高百米左右,南面这边延伸出去两条山脊,山洞就在西边的山脊的中下部位。

    山洞这边东边是石头山体,西边是土山。

    石头山体不是特别大,山脊上东西长六十米左右。

    石头山体不知什么原因,裂开一小半,裂开的地方就是隔壁山洞。

    山顶裂缝原本宽七八米,长三十多米。

    经过不知多少岁月,风吹来的树枝树叶和尘土填埋到只剩三四米宽。

    这一小半石头山体裂开向西倒下,砸在土山上,也被土山撑住。

    这一小半石头山体向西倾斜,下方在东,上方在西,形成部落一直居住的山洞空间。

    隔壁山洞的裂缝向东四十多米,石头山体转为土山山体。

    改造隔壁山洞需要很多石头和土方,运输到隔壁山洞上方的裂缝,倒下来。

    百八十米内的活动石头已经被收集完了,需要去东边的山脊上收集。

    向西二十米就是土山,可以取土。

    但高度低四五米,板车装土后是上坡路,很难推上来,太费力。

    向东四十多米也是土山,可以取土。

    比裂缝这边高六七米,板车装土担心的不是下坡省不省力,而是能不能刹住车……

    明显从东边取土更方便,顺着山脊滑下来就好了。

    山脊不平整,板车不好走,没关系,取土垫路就好了。

    四十多米,很近,填埋隔壁山洞下方裂缝需要两百立方的土。

    填埋小广场,需要上千立方的土,板车运得累死,要不要做条轨道?

    轨道不难,东边山脊有树,砍十几颗高且笔直的树,排成两条原木轨道,下面用细一些的木头当枕木。

    临时用用,能用就行,不用锯成木方,只要砍断枝杈,修光滑就可以了。

    不用钉子钉,枕木连接的地方,原木轨道砍出凹槽,草绳在凹槽里绑住就行了。

    再把两辆板车拼凑成一辆,临时做成四轮轨道车,加装一套简易刹车。

    车轮加厚一些,车轮外侧削成弧形缺口状,和原木轨道契合。

    一米宽,三米多长的车厢,能装下三立方米的土。

    车厢改造一下,还可以装很多。

    在轨道上载重行走,对车轴车轮的压力小,可以装载更多土方。

    拉到山顶装满,顺着轨道运下来,要刹车防止车速过快,然后卸车,扔到裂缝里就行了。


  (https://www.bsl88.cc/xs/2556613/11111015.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