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火红年代享受生活 > 第五十八章 傻柱请客

第五十八章 傻柱请客


“呦,伍子这可不行,有点太脱离劳苦大众了吧,独茄子都不知道啊。”傻柱拎着饭盒,晃里晃当进来,要不说他性格不让人喜欢呢,他以为自己是开玩笑,可谁能受得住这乱扣大帽子。

    杨谚连忙往下“卸帽子”道:“柱子哥可别瞎说,我这不是见识少,阅历低么,我那么大点儿,从能记事算,这才多少年啊。”

    你要是跟他杠,傻柱指定是越说越来劲,可像是杨谚一样服个软,捧他一下,傻柱反而会感觉不好意思。

    咱柱大爷从来不欺负老实人。

    果然傻柱自己就转移了话题,给杨谚解释道:“就是茄子煮黄豆,你以后是当大厨的料子,不知道也无所谓嘛。”

    三大妈拿出了菜板子,简单洗了洗茄子,就给茄子切成了滚刀块,眼睛还瞄着傻柱手里的饭盒道:“傻柱,这是又捎了什么菜回来了。”

    傻柱得意的掀开手里的一个饭盒道:“要不说咱们能在一个院呢,看看诶,这叫什么,心有灵犀。”

    盒盖掀去,里面装的赫然是烧茄子,香味直往站在他旁边的杨谚鼻子里钻。

    三大妈眼珠子都要瞪出来,惊讶道:“傻柱,轧钢厂出了什么喜事了,给工人做烧茄子。”

    “诶,这您就不知道了吧。”傻柱把盖使劲扣在饭盒上,才道:“有个老大哥专家指导咱轧钢厂一个什么东西创了记录了,比先前节省了两個多小时,上报纸了都,这不开小灶请人家吃饭么。”

    大灶、中灶、小灶都是先前实行供给制时候的名词,现在都发工资了,自然早就已经取消了,只不过这次特殊,工厂做出了成绩,这才让傻柱有机会掌了次小灶。

    “我说呢,平常柱子哥早就回家了,今天回家比我还晚。”杨谚在旁边附和道,平时没开小灶的时候,傻柱也没少往家捎饭盒,很显然食堂里的门道可不少。

    “这加班可没加班费啊,就弄了点‘剩菜’,领导允许啊,领导允许,可别到处瞎说。”傻柱明显是吸取了贾东旭被造谣的经验,知道避讳了。

    杨谚想着方才自己看到的那盒烧茄子,这个“剩菜”和自己捎的“剩菜”明显是一样的,是剩在锅里的菜,可不是吃剩的菜。

    傻柱明显是得了便宜还卖乖,这菜可比加班费值多了,何况他还是带了两个饭盒,另外一个可没掀开让人你看呢。

    “害,伍子一个孩子,我是三大妈,一个院子的给你传什么谣。”三大妈鼻子尖,刚才烧茄子的味她也闻见了,再看自己手底下的茄子,三大妈不禁切得更用力了些。

    独咸茄也不讲究什么刀工,就是切成滚刀块儿,然后瓤儿朝上,搁太阳底下晒,直到晒蔫儿了为止。

    连炝锅都不用,直接放点儿水咕嘟,把泡好的黄豆也放里面,多多放盐和酱油,慢慢的靠汁,临出锅,重重的来一把蒜末儿进去,这菜就算是成了,一次能吃好几天。

    就窝头也行,当面卤也行,趁热吃也行,要是隔天吃,茄子就有了韧劲儿,滋味儿更好,甚至能吃出炸茄子的口感来。

    像这种一滴油都不需要,味道还好的菜,才是三大爷的心头好啊。

    所以这属实是杨谚孤陋寡闻,误解了三大妈,她和三大爷一样,也不舍得用油啊。

    “怎么着伍子,一块吃点去。”傻柱邀请道。

    “不了不了,柱子哥我就不麻烦了。”杨谚赶紧拒绝,他还有蓝莓曲奇没吃呢。

    而且他在首都饭店已经吃完了,但是这话不能直接说,一来他在首都饭店当学徒一直都是保密的,也只有傻柱知道,杨谚可不想宣扬。

    二来傻柱刚显摆完自己的小灶烧茄子,现在自己说已经在师父那吃完了,这不是落傻柱面子,打擂台么。

    三大妈没说话,心里暗道杨谚太傻,看看人家那个菜,居然还不去,果然还是个孩子啊,忒要面子。

    而傻柱则是把住了杨谚的胳膊道:“走走走,打来这你还没吃过哥的手艺呢,走走走,一起吃。”

    看傻柱的作态,明显不是说客气话,请人吃饭,要么关系好,要么就是求人办事,杨谚自忖自己跟傻柱关系也就那样儿,只算是个点头之交。

    那就肯定是要求自己办事了,至于是什么事儿,杨谚也有些猜测。

    傻柱半拉半劝着杨谚就去了中院,三大爷这时候才出来,抻着脖子看了两眼俩人的背影,撇了撇嘴道:“臭显摆。”

    每次傻柱见到三大爷总得损几句,整的三大爷现在都躲着他走。

    “诶,当家的,你看傻柱那两个大饭盒,比咱家的大一圈,这菜装的可厚实着呢。”三大妈也不切茄子了,切菜哪有聊八卦有意思。

    “嘿,你看着吧,傻柱早晚得倒霉,大烧包儿,还天天捎菜。”三大爷心里羡慕,嘴上却不饶人。

    时间已经不早了,别的都已经吃完饭了,像一大爷家里连灯都黑了,天又冷,也没有人在院子里闲坐。

    这让杨谚松了口气,要不然他得挨个儿打招呼,装好孩子也挺累的。

    傻柱先去中院东厢,这三间房一大爷只占了两间,最北边的一间是何雨水在住。

    傻柱也是看见了一大爷家黑灯,放轻了些脚步,把门推开了一道小缝儿,侧进去半个身子道:“走,妹子,吃饭了。”

    “怎么现在才回来啊,你看看都什么点了,我都饿过劲儿了,真是的......”何雨水的抱怨声不断,杨谚在外面听着都替傻柱尴尬,这无疑让傻柱在杨谚面前丢脸了。

    杨谚故意跺了跺脚,走近了两步,微微提高了些声音,装作刚来似的问道:“柱子哥,是在这吃啊还是在正屋吃啊。”

    “走,去正屋。”傻柱脸色这才好点了,又冲屋里喊了声:“雨水,快点啊。”

    没等何雨水回话,傻柱就领着杨谚去了正屋,把闷着的炉子先捅开,放上蒸锅,熥了几个二和面馒头。

    杨谚这时候是真的羡慕了,他虽然两个灶,但基本不用,反倒不如这炉子实用,心里暗暗打算哪天有时间就去买炉子,他已经受够了一回家就是冷冰冰了。

    这是杨谚第二次来正房,相隔一个多月,相比上一次,屋里似乎更乱了一些,床头堆了好几双袜子,甚至被子也没叠。

    非常符合对一个单身男人的刻板印象。

    只不过他并未露出任何声色,只是诺诺应和着傻柱的各种照顾,傻柱一会给他搬凳子,一会给他倒水,一会给他拿筷子,杨谚敢说往前十年,往后三十年,自己也绝对是唯一能在这个屋里享受这样待遇的男性。

    何大清和易中海也不行。


  (https://www.bsl88.cc/xs/2556617/11111073.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