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火红年代享受生活 > 第二十二章 陈亦君请如来

第二十二章 陈亦君请如来


进入了这个学期,杨谚虽然从初一跳级到了初三,但学习压力反倒降了很多,不是因为他天赋异禀,而是建国以来的第一道“减负令”出来了。

    有人以为“教育减负”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兴起的词汇,因为在当时,中小学从每周单休调整为每周双休,还大幅度减免课后作业,引发了社会上持续很久的热议。

    其实今年,也就是五五年的七月份,教育部就已经正式发布了第一份“减负”文件——《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指出“现阶段部分地区的中小学生负担过重”!

    有人统计过从八五年到二三年,教育部发布了超过50次“减负令”,几乎每年要发布1.5次的“教育减负”政策,至于效果,只能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对此杨谚当然是“喜迎王师”,天下苦作业久矣。

    写作业的时间少了,自然就富裕了更多的时间去学厨,而周晓白也有了更多精力去学俄语。

    现在她不仅跟着陈亦君学俄语,每天还缠着学校懂俄语老师问问题,整的人们都以为周家要把周晓白送去老大哥留学。

    这股子奋进劲儿,周晓白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来的,要知道她本身相当偏科,和杨谚看见理科,眼睛就出蚊香圈一样,她对语言也没啥天赋。

    过来人陈亦君真想告诉自家傻闺女,闺女,你怀春了!

    自己的猜测果然变成现实,陈亦君简直像是热锅上的蚂蚁,她有心及时灭火,可又不敢轻易打草惊蛇,生怕触底反弹。

    心里不禁埋怨周镇南轻敌,连带着自己也没把杨谚当回事,这下子坐蜡了。

    一边埋怨周镇南,一边又盼着他快点出差回来,没有老周在身边助拳,她一个人对此还是有点怵头的。

    况且她实在想不通,杨谚是怎么一顿饭的功夫就把自己闺女哄弄住的,之前她从没有想到过,有一天自己会因为周晓白早恋而忧心。

    毕竟连青梅竹马张海洋,周晓白都一向不假辞色。

    也是因为这,才让陈亦君对杨谚掉以轻心了。

    如果陈亦君也是穿越者,她就会明白一句:青梅敌不过天降啊。

    而且陈亦君的俄语教学工作也日渐吃力,自己会和教别人会的确是有很大不同,自己知道1+1=2,可要给别人解释1+1为什么等于2可就费劲了。

    后世辅导孩子作业的家长定然深有体会。

    所以陈亦君就不得不打起请“场外嘉宾”的主意。

    孙猴子大闹天宫了,快去请如来佛祖!

    事情宜早不宜迟,下定决心请外援的陈亦君转天一下班,就直奔京城师范大学宿舍楼,她要找自己的好闺蜜来镇压“孙猴子”。

    闺蜜刘丹玉在老大哥留过学,专修教育学,既能给自己的俄语教学出把子力,还能一起想想办法,抑制一下小白的情感。

    专业对口!

    刘丹玉对陈亦君的到来着实欢迎了一番,她家那口子陈盛国志愿去了,孩子也没在身边,她一个人孤零零的,为此特意搬到了宿舍楼,这里虽然住的小些,但和同事们住的近,方便串门聊天,排遣孤独。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五三年志愿战争胜利,虽然停战协议已经签订,但南北矛盾仍然没有解决,三八线附近随时都有可能再度燃起战火。

    更重要是大美丽公然违背《停战协议》,以无赖的理由,在棒子国的一些具有重要战略的地方划分了几处“必要的”军事区域,公然在那些地方设置军事基地。

    不过,正所谓“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我国也和朝方签订了《中朝经济及文化合作协定》,整整二十五万战士,也由此就留在了朝方境内,除了帮助朝方巩固边防、对大美丽进行威慑之外,还帮助朝方展开了战后的一系列重建工作。

    在五三年到五四年的短短一年里,志愿军战士们帮助朝方人民,修建了八千多处民房、五十多所学校,还耕种了三千三百多亩土地、填满了两万六千多平方米的弹坑、种植了五十五万棵树、修建了十六条大型水渠。

    到了五七年底,修建了27394所民房、283所学校、432座公共建筑、众多小型工厂,并且还帮助其开垦了无数的荒地,四年多的时间,已经完全看不出来当时被战火和炮弹所摧残的样子。

    “你这个大忙人今天怎么有空上我这串门子。”刘丹玉同陈亦君寒暄一阵,才不禁问道。

    老周两口子里,陈亦君因为工作属性原因,是实实在在的工作狂,在圈里都是出名的,俩人即使是闺蜜,也已经有几个月没见了。

    陈亦君叹了口气,不由自主地降低了声音,这种筒子楼一般都是一居室,不仅厕厨共用,而且隔音贼差。

    刘丹玉看她心虚做派,便把耳朵凑过去,就听陈亦君道:“我家闺女可能是早恋了。”

    即使是后世,孩子早恋,都得被指指点点,是家长严防死守的目标,更别说现在了,堪称禁忌。

    “小白早恋?你说笑话呢吧?”刘丹玉心中惊讶,却死死压着声音,这可不是能开玩笑的事。

    陈亦君也不卖关子,直接道:“先前她跟一個男孩去了‘老莫’,回来就拼了命的学俄语,认真的我都害怕......”

    她又把司机小赵的观察一一说出来,刘丹玉的神情也随之沉重下来,小白的行为的确符合早恋的征兆。

    “你没干什么吧。”刘丹玉害怕陈亦君做出什么冲动的事,只要她敢冲动,刘丹玉相信,青春期的周晓白一定会比她妈更冲动。

    “我没敢,怕打草惊蛇,心里也没主意了,这不直接来找你了么。”

    刘丹玉闻言点了点头,出谋道:“孩子正处青春期,也叫作叛逆期,可不能强来,尤其小白还是个女孩子,不像男孩揍几顿就管事。”

    陈亦君忙点头道:“是这个理儿,要是老大跟老二这样我也就不找你了。”现在他家的俩儿子都在哈市上大学,看着出息,那都是周镇南一根皮带一根皮带抽出来的。

    皮带子、鞋底子、棍棒子,活活打出俩孝子,这是别人调侃周镇南的话,十来岁的时候哥俩和烈属茬架,把人家给打了,周镇南那顿打儿子打得半死,还不允许任何人把他们送医院,甚至惊动过了上级出面劝解,哥俩才算是捡了一条命。

    他俩刚出院就被周镇南送军营去了,几年下来,他们也懂得了战友情,甚至为此特意考上大学去学习机械,为的就是研究更先进的武器,能保全自己的战友,一时传为佳话。

    可现在出问题的是周晓白,那是全周家的眼珠子,打?周镇南宁愿把自己打个半死,也不会愿意碰闺女一个手指头。


  (https://www.bsl88.cc/xs/2556617/11111110.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