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反派奸臣是我弟 > 第44章 买地

第44章 买地


最近的哭声愈演愈烈,村民多为税款发愁,两个小孩不在,伴着哭声入眠,郑秋云有时睡觉都感觉到毛骨悚然。

    竹田村有的一家人都在作坊上工,开的工钱能攒下些。有的一家两个人上工,东拼西凑,也勉强能应付过去。但是那些只能腾出一个人去上工的人家,日子就艰难了。

    竹田村最后面有一户姓冯的人家家,家里有一个卧病在床的老妪,一对夫妇,一个几个月大的孩子。他们原来有五亩地,前年官府没发救济粮,他们就把地给卖了。

    妇人在家照顾孩子和老人,男人在作坊上工,冬天里总能给家中老小赚口饭吃,但是过了年还有人丁税,他们正在为赋税发愁。

    “实在没有办法,我就去做徭役吧。”男人苦恼道。

    妇人默默垂泪,“家中老小本就靠你一人苦苦支撑,若你再去做徭役抵税,那便断了我们的活路啊。”

    老妪见他们如此苦恼,含泪道:“从今天开始,你们莫要给我送饭,省下来的粮食都用来交税吧。”

    小孩不知发生什么,在他娘怀里哭起来,声音吵闹,听的人心里急躁。

    男人也红了眼眶,一筹莫展。他边哭边锤胸口,“是我没用,是我没有本事!”

    妇人抱住他的胳膊,尽力阻止他这样,“冯达,不怨你,若不是你上工赚了钱,我们冬天便活不成了。”

    她眼里一片死寂,“要不然,就把我抵给县里的花楼吧。”

    冯达蹭的一下站起来,“不行!”

    同样的情况,竹田村还有许多家,郑秋云经常刚一睡着,又被哭声吵醒。她辗转反侧,盯着屋顶发呆。

    每年这个时候,各个村里的里正都先去知县那里哭穷,这是他们约定俗成的传统,只求知县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虽然一向对税收的数量没用,但是哪怕知县通融一下,让他们再晚两天交上来也是好的。

    竹田村的里正新上任,对这个传统不太了解,等他到了知县的府邸,知县的脸色已经黑如碳了。

    知县坐的笔直,手按住茶碗,眼睛死死盯着他,就等着里正哭穷时,直接把茶碗砸他头上。

    他明知故问:“你来做什么!”

    里正恭恭敬敬地给知县行了个礼,“敢问知县大人,人丁税和农业税何时征收?”

    知县冷声道:“半个月之内。”

    里正又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转身便要走了。知县十分诧异,怎么他什么也没说。

    “你等等?”

    里正回过身,“大人还有何吩咐?”

    知县问:“你可能在半个月之内交过来?”

    里正能怎么说,他敢说不能吗,他一个新官上任,根本不敢忤逆上级。

    因而,他咬牙道:“能。”

    知县心情大好,挥了挥手,让他走了。

    事实是,竹田村的里正根本不知道可以哭穷,他一听知县说半月之内就得收齐,可不敢耽搁,急忙就回村想办法去了。

    过了一夜,他急得嘴角都起了个泡,不停地跟他家夫人抱怨。

    “人丁税每人600文,比去年还多,农业税每亩地收三斗粟谷,拿不出来就得服徭役,我都不敢跟村民开这个口。”

    他夫人也无奈,“你现在不跟村民说,他们早晚得知道,还不如让他们早早想办法。”

    里正在院子里急的乱转,心存侥幸地问他夫人,“你说,在郑秋云作坊里上工的人,能不能攒够交税的钱。”

    郑秋云刚走到门口,就听到了里正说的话,她笑着回,“他们自己的定是够了,但是家人的不一定。”

    里正气极,“郑秋云怎么不多开人家些钱。”

    结果话一出口,才意识到这是郑秋云的声音。他急忙解释,“不是,我不是那个意思。”

    郑秋云根本不在意,“里正,我来寻你买地。后山还有那一百亩荒地,我想买。”

    “我想问问你,这荒地的田赋,是怎么交。”

    里正非常诧异:“啊?你要买荒地?你可想好了,开荒需要非常多的人力,物力,田赋也能压死人。”

    郑秋云不解:“是现在就要交税吗?”

    “那倒不是,荒地可以给你先开荒,种植作物一年,等明年收赋税。”

    那倒还好,郑秋云也比较心动。

    “刚才听闻里正在为赋税发愁,如果我能让村里的百姓都交上税款,荒地的价格可能有优惠?”

    里正吃惊道:“让百姓都交上税款?你可想好了,知县说,半个月之内就要把税交上去。”

    “我会在十天之内让村民把赋税交上去。”

    “你容我想想。”

    他表面上这样说,其实心里开心极了。他不敢贪,手头没钱,处处受制,现在郑秋云上赶着送钱,他连卖带哄,又加了一百亩地。

    里正生怕郑秋云反悔,当天就写了字据。

    有了这份字据,郑秋云就可以放心大胆的雇人开荒地了。因为那附近两百亩都是她的,李匠人也不需要夜里偷偷过去挖坟墓,还整日提心吊胆的。

    郑秋云回去后就在作坊门口贴了一张告示,也让孙少延给不认识的村民解释告示上的意思。

    “先生,你刚才说秋云买的荒地给我们种,是真的还是假的?”

    孙少延再次跟他解释,“这荒地是秋云的,需要你自己开荒,秋云给你种子,教你种,待收成之后,你需把作物卖给她。”

    “那不就是说,我们出些力气,就可以赚到银钱。”

    “这是好事啊!”

    不过有一男人接着问,“马上有田赋,这要我们自己交吗?”

    孙少延不急不躁,“荒地的田赋是秋云给交,郑秋云也可以借钱给你交税,但是等你地里有了收成,这部分钱得扣下来。”

    人群一下就炸开了锅,谁不想多种地,但是荒地没钱买,田赋繁重,百姓不敢开荒,现在有人给他们交田赋,想都不敢想啊。

    税收每年都能逼死人,现在听着,还能借钱交税。

    这是菩萨显灵了吧!

    不过有人还是不相信天上有白掉的陷阱,质疑道:“秋云为何要做这好事,于她有什么好处?”

    孙少延也不恼,“刚才说了,你们开荒得种秋云提供的种子,种出来的果实也得卖给她,不可卖给旁人。”

      谢谢“书友160727101307307”和“小土O”投的推荐票~“书友35196”&“书友28666878”和“”长不高的长颈鹿”投的潇湘票~

    (本章完)


  (https://www.bsl88.cc/xs/2565681/11111088.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