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平城警事 > 第124章 马玉明的方法

第124章 马玉明的方法


  马玉明这几天神出鬼没地不知道在干什么,唐晓棠有些不放心。

  她猜想老马肯定是在“01.14杀人抢劫案”的现场发现了什么,但是又不确定,自己在往下捋这条线。

  他的办案方法确实与众不同,也没人能够协助,去的人多了又太显眼,他就自己去了。

  可马玉明是平城公安刑侦队伍的一宝,万一在这儿出点事儿,唐晓棠可是不好交待的。

  唐晓棠叫来了秦晓勇,布置给他一个任务,跟上马玉明,保护好他安全。

  追踪是马玉明的强项,跟踪他就不如秦晓勇了,秦晓勇好歹也是认了李志平做师父的,基本功不差。

  老马是就看着脚下,小秦是能看见你就行啦,俩人正好一对儿,就这么耗上了。

  跟到第二天,秦晓勇看出来了,马玉明这两天没有到处转,就在那家叫“迎客来旅店”的个体旅馆附近转悠。

  马玉明穿着随意,相貌也不出众,蹲在路边抽根烟,看看别人下象棋的摊子,背着手溜达两圈儿,不引人注目。

  他只关注一个人,这是个三十四五的男子,偶尔会从“迎客来旅店”里面出来,去附近的副食店买些调料之类的东西再回旅店里。

  只要这个人一出来,老马就盯着他的脚看,一天都是如此。

  转过天来,上午马玉明又出去了,秦晓勇依然悄悄尾随上他。

  马玉明又去了“迎客来旅店”那儿,继续在附近转悠,其间那个男子又出来两次,第二次进到旅店后,马玉明掏出了手机,拨通了唐晓棠的电话。

  唐晓棠一看是马玉明的手机号,还没往起接电话就在崔海坐着的椅子上踢了一脚:“快招呼人,杀出租车司机的案子有戏了。”

  崔海抬腿就跑了出去,不到两分钟,他带着四五个队员冲进了唐晓棠的办公室。

  就见唐晓棠一脸苦笑,不太好意思地看着大家。

  她甩了甩头发说道:“大家稍安勿躁啊,那个案子是有戏了,不过---”

  崔海拍着胸脯下保证:“你说吧,别的不行,抓几个人不在话下。”

  唐晓棠摆摆手说:“我不是说这个,是现在还抓不成人,老马没找着正主呐。”

  崔海一听就泄了气:“那你------”往下他不敢说了。

  唐晓棠一笑:“马哥就回来,咱们有干上的,都坐下等等啊。”

  “崔海,把你的华子给兄弟们散散,再锁着就发霉啦,”唐晓棠下着命令。

  崔海连忙就往外走:“好嘞,我去拿啊。”

  崔海没什么烟瘾,唐晓棠又不喜欢他抽烟,那回好容易有了一亲芳泽的机会,崔海刚凑过去,唐晓棠就给了他个嘴巴子:“抽完烟离我远点儿。”

  崔二公子从此再不碰一下烟卷儿,办公桌里的大半条华子就一直躺在那儿睡大觉。

  二十多分钟后,马玉明和秦晓勇前后脚进了屋,唐晓棠亲手搬了把椅子让他坐下,崔海给老马递上一支华子点上,马玉明开始说情况。

  他那天在郭文勇被杀的现场附近看到了六处可疑脚印,这六处脚印是两个人所留。

  按断点续追的方式往下追了一段路,在“迎客来旅店”附近,马玉明发现了与现场遗留脚印的其中一人,步法特征极为近似的两个脚印。

  这几天他一直就在找这个人,但人是找到了,却不是在现场留下脚印的那个人,是另外一个人。

  现场那个留下脚印的人,马玉明对其足迹分析后认为,是个二十岁左右、身高一米七五左右、中等身材的男青年。

  但是他找到的的这个人身高只有一米七左右、身材比较胖,年龄也三十多了。

  马玉明连着蹲了五六天,找机会观察这个三十多岁男人的步法特点,几番确认后,他下了论断,马上就给唐晓棠打了电话。

  马玉明的结论是,他发现的这个人,与把足迹遗留在案发下场的重点嫌疑人之一,是直系亲属!

  他下这个论断是有根据的,那就是人的遗传基因是不可逆的。

  常有人说别人,看你那个样子,跟你老子一个德行;

  或者是这姑娘长得水灵,跟她妈妈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

  再比如有人说,看看人家老李家,七八个孩子都和他爸爸一样,是个谦谦君子等等。

  这些都是受了父母的遗传才有的性格特征,后天是难以改变的。

  为什么一个人跟一个人走路的方式不一样?有些人的走路方式却有点相似?这里面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得自遗传。

  如果注意观察就会发现,父母子女、包括近亲属之间,走路的习惯是有相似之处的。

  血缘关系越近,这种特征越发明显。

  而血缘相似的近亲属所留下的足迹,想要分别出来,是非常难的。

  这也就是马玉明花了五六天的时间,再三确认之后才敢下结论的原因。

  再相似的东西,也有细微处的差别,好比是双胞胎,在外人看来难以分辨,可是他们的的父母亲人甚至不用细看,就能分辨出来谁是谁,绝不会弄错。

  马玉明研究了足迹半辈子,依靠丰富的实践经验,在现场足迹条件极其不好情况下,硬是薅到了罪犯的尾巴。

  他使用的方式叫做“断点续追”,简单来说就是根据要追踪的足迹步法行走的方向,大胆推测行为人的去向,这在码踪这项技术的实际应用中,是比较高难的一种方式。

  这不仅要码踪的人具备高超的专业素养,还要有敏锐的分析判断能力,再加上一点点运气的成分。

  毕竟在使用这种方式时,那肯定是足迹痕迹断掉了,没有了,不然怎么会被称为断点续追呢。

  在办理兄弟单位请求协助的一起案件中,马玉明曾经以消失脚印的点为半径,使用断点续追的方式走了三十七公里的一个大圈子,最终才又发现了新的脚印。

  马玉明没有讲的是,这次的断点续追效果其实很不理想,严格的来说是失败了,嫌疑人的足迹再没有找到。

  但也是幸运的,发现了其直系亲属的足迹,可谓是柳暗花明。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多行不义必自毙的古训,绝对不是骗人的。


  (https://www.bsl88.cc/xs/802879/96349921.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