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娘亲别慌,我种田超厉害 > 第七百五十章 经济复苏

第七百五十章 经济复苏


  “爹,您跟我说说徐城外面的情况呗?”

  “徐城外面?那情况可多得很,你想知道哪方面?”

  周英和明知道安之问的是什么事情,但是故意打着马虎眼。

  安之也不上当,笑着说:“反正这会儿天都黑了,您也忙不了其他事情,不如跟我说说看都有些什么情况。”

  “你呀,真是半点也不肯吃亏。”

  周英和也没多废话,主动说出了安之最挂念的事情:“阿佑已经出去六天了,按照之前的计划,如果没有意外的话,还有四天他就会回来了。

  下面县城的百姓需要安抚,但是徐城这边也需要他主持大局,他不能离开太久。”

  安之听到想要的答案,笑着低头喝了一口茶,这才开口道:“爹,我问的又不是这个。”

  这就有些得了便宜还卖乖了。

  周英和睨她一眼,气得有些不想说话,正好这时候小二过来上菜,他也不再说话,赶紧装了米饭就开吃。

  这些天他跟着灾民同吃同住,每天光喝粥了,对于爱好食肉的他来说,简直就跟受刑一般。

  天知道,肚里没油水的日子实在太难过了。

  若不是借着安之过来的机会打打牙祭,他不知还得熬多久才能吃上肉。

  安之将人得罪,很快又小心讨好:“爹,您生气啦?

  哎呀,我跟您开玩笑的。

  您真不愧是我爹,最了解我想知道什么事情,您可真是太厉害了。”

  周英和埋头吃饭,心里则暗道:我刚刚跟你那话也是开玩笑的,希望明后天你看到阿佑回来,不要表现得太激动。

  安之将好话说尽,终于在吃完饭以后将周英和给哄好。

  而她将人哄好的第一件事就是问:“爹,朝廷给你们的赈灾款都到了吧?”

  “到了,你问这个做什么?”

  “你们的赈灾款,想好要怎么花了没有?”

  不得不说,经过这么多年的相处,周英和对安之还是有一定了解的,听到这话就明白了她话里的意思。

  “你想帮我们花?”

  “嘿嘿,是有这么个想法啦!”

  安之道:“如今那么多灾民聚在城门口也不是个事儿,我想创造一些就业岗位,一则让他们有些钱赚,将来安家也不至于手头太紧。

  第二也是想给他们个盼头。”

  周英和对安之的这个想法很是认可。

  徐城受灾这么严重,等灾民归家时,朝廷肯定或多或少要给一些安家费,户部拨来的赈灾款里面,有一大部分都是做这个用处。

  如果安之能够让灾民们通过干活儿来赚钱,那肯定是要比直接给钱来得好的。

  而且也确实能让外面那些人保持对生活的热情。

  他问:“你想让这些人干什么?”

  安之将自己的想法娓娓道来:“眼下我有三个想法,第一是做针线活儿,第二是做吃食,第三就是纺纱织布。

  我这次来徐城,带来的东西除了衣服以外,还有一万两干条的月事带,京城那边下次会送来两万条,但这远远不够。

  我算了一下,整个徐城加上周边两个灾民集中地的需求,大概还有七八万条的缺口。

  我若是让京城那边做了送来,既浪费时间又浪费钱,所以我就想将这事儿放在徐城,找外面的妇人来干活。

  我手里有一笔善款,是京城各家夫人捐赠,托我用在灾民们身上,所以我准备出材料钱,衙门出人工费。

  做月事带的布料耗费虽然不大,但是多少也能给本地的布坊带来一些收入,勉强也算是一举两得。

  至于吃食,我是想做一些面条,给外面那些清淤的人吃。

  他们要干体力活,每天光喝粥肯定不行,如果给饭吃,一则消耗过大,二来还得配菜,麻烦。

  如果有面条的话,只需背一口锅,再背些调料就行,水开煮面,再放些油盐酱油之类的调料,方便又好吃。

  面条的消耗量大,这也可以创造一些工作岗位,而且是持续性的。

  纺纱织布这一点,我是想用工部新出的纺纱机来这里试试水,如果效果可以的话,就在徐城这边发展纺织业。

  按照现在的情况看,徐城今年肯定没办法再种农作物,最多就是种些菜。

  朝廷也不能一直养着他们,所以必须得想办法让他们有赚钱的机会,能够自食其力,织布就是一个好机会。

  至于织布的原材料,今年我跟阿佑的庄子上种了不少棉花,加起来可能有两三万亩,本来是想就近在庄子那边建个布坊直接加工,如果徐城有需要,我们费些精力将棉花运过来便是。

  目前我就是这些想法,还很粗浅,不知道可不可行。”

  周英和一开始听安之提及月事带还有些尴尬,但见安之一脸正色,他也集中精力,只当安之说的是普通的纺织品。

  等到后来,他将安之的话听了进去,便彻底忘了月事带,而是又一次被安之的想法震惊。

  安之的想法简单,却很有可行的空间。

  关键是她才来这里一天,就根据实际情况想到了这么多的事情,这份才能确实令人震惊佩服……


  (https://www.bsl88.cc/xs/807668/109567773.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