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清穿之咸鱼良妾 > 第104章 中举

第104章 中举


贾家那边爆发了一场大战,  外人也不知道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只知道上一任贾家的族长回来把当代族长给打了一顿,  打的很狠,直接打断了一条腿。

之后贾蓉和他媳妇秦可卿就要准备启程去金陵了,要去祖宅那边巡视族务。

分开确实是一条方法,但这还有另外一个意想不到的效果,想必偷卖族中祭田的人要慌了。

老太太知道之后就甩开手不管了。

她也不关心自己会不会被记恨,只要贾敬还有一点廉耻心,他就不敢把这事说出来,  要是识大体的还应该感谢她才对,  等事情真的闹出来了,  别想贾家可以把这事瞒下去,就他们那些下人的嘴巴,能传的人尽皆知。

也就是那些主子可以盖住自己的耳朵,  当做不知道了。

其实这也有个问题,如果贾珍的心思一直没有放下,  等以后贾敬去世了,就没人压在他头上管他了,  还是得要贾蓉立起来。

丢开手之后,老太太数着日子。

这个时候应该已经考完了吧?

结果公布了吧?

送信的人走到哪儿了?

应该快到京城了,来人,  去城门口看看有没有咱们家的人来送信。

在老太太望眼欲穿中,  从南方来报信的人来了。

每一次考试主考官的不一样,  结果也会出现很大的不同,  因为每个主考官都有自己的偏好。

比如这个主考官,  他喜欢词藻华丽的,  那个主考官,  他喜欢稳重踏实的,另外一个主考官他又喜欢有自己独特想法的……

这些都是很主观的,轻易不能分出一个先后高低。

在决定排名的时候,除了主考官的喜好,考生的字迹、卷面的平整,以及考生的出身还有关系。

前两个好理解,后面那个出身则事关考官的声誉。

有些考官很忌讳录取到了高官的子孙后辈,只要是有同等水平的,能不放在第一就不放在第一,因为公布出去了很容易让人想到了官员勾连,谄媚上级之类的情况。

对一些励志做一个清官的人来说,是很忌讳的。

这一次琛玉考了第二名,他上面那一位已经四十出头,写的文章舌灿莲花,又言之有物,他做第一,不出奇。

消息传来,早就准备好的鞭炮就放了出去。

举人,第二名。

他才十七岁,很年轻。

老太太欢喜的去给列祖列宗汇报这个好消息去了,云舒瑶松了一口气,距离儿子考中进士捧上铁饭碗又进了一步。

林黛玉知道了,也抿着嘴在一旁笑了。

家中不管嫡庶,相处和睦,她自然也是盼着兄长好的。

林如海在衙门被恭喜了一整天,周围恭喜他的人,有的是随大流贺喜,有的则是真心羡慕。

林家儿女数量不多,倒是个个都把日子过得不错。

女儿嫁得如意郎君,儿子现在也考中了举人。

他们家的儿孙倒是昌盛,只可惜多是平庸。

可以预料的,等今日回去之后,又有不少人要品尝到来自家中亲长的拳拳“爱护之心”,享受一顿竹笋炒肉,也给还未回京的琛玉在京城里拉一波仇恨值了。

贾政的消息没有那么灵通,但有特意那看不惯他占着茅坑不拉屎的人到他面前说了这个好消息,“贾大人,你妹夫林大人家的独子高中举人第二名,恭喜贾大人了。“

贾政:“…………”

他勉强笑了笑,说不出什么话来。

他是知道贾林两家实际关系的,每一次林家有好消息传来,他这被封存的记忆就被迫浮现,让他不知道怎么面对。

然后再一次的感慨,他的大儿子去世了,现在他倒是还有两个儿子,只是他看不到第二个珠儿的希望。

在衙门坐了一会,贾政坐不住了,本来也没有什么事需要他做,只有偶尔来这里点个卯。

回到家中,他直接去了宝玉那里,宝玉不知道贾政回来了,他正在和史湘云在竹榻上一起解九连环,两人头凑着头,紧挨在一起,十分亲密。

贾政一进门,看到的就是这个场景,抬头看了看天色,脸色就沉了下来。

宝玉这个时候应该在学堂上学才对,这个孽障,又不去上学了!

面前多了一片黑影,贾宝玉疑惑的抬起头来,然后就看到了贾政,一张脸顿时就白了,抖了抖身体,“老爷……”

史湘云一抬头,看到贾政这黑着脸的样子,身体也僵硬了,看了看他,又看了看二哥哥,心中暗叫不好,怎么老爷回来了没有人提醒?

她赶紧出去,让人去提醒老祖宗她们。

她是今日才来贾家做客的,知道她来了,二哥哥就说要陪她一起玩,借口身体不舒服请假了,老祖宗是知道的,一般情况下没问题,但是老爷今日回来了,这就糟糕了。

等到贾母赶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自己的宝贝孙子被他父亲打的泪流不止的可怜样子,湘云在旁边都被吓到了,她愤怒的过去,“你还打,你这个当老子的动不动就打,宝玉请假是我批准的,他上学辛苦,请一天半天的有什么要紧?”

“你这是怪宝玉,还是怪我这个老婆子?”

贾政熟练地在看到她来了之后住了手,“儿子不敢,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宝玉就算请假也不该放下功课,不然怎么夺得头筹?”

王二太太她今天回娘家了,不然她肯定也会赶过来阻止。

贾母听到他这话,哼了一声,随后察觉到了什么:“这是怎么了?你是在外面受了什么刺激,回来把这股气发泄到宝玉身上!”

听了贾母这话,贾宝玉的眼泪流得更汹涌了,感觉自己十分委屈。

贾政恨其不争的看了宝玉一眼,“他林家表兄才比他大多少岁,已经高中今科乡试第二名。”

“我也不要求你立刻就去参加科举,再过三年,去考秀才,你有多少把握?”

贾宝玉的哭声都被吓的暂停了,让他去考科举,那是什么噩梦?

贾母跺了跺手中的拐杖,“何必这样逼宝玉?他年纪还小,等再过几年,他自然就能去参加科举了。”

珠儿之所以那时候一病没了,就有读书太辛苦,耗干了心血的缘故,前车之鉴在那里,宝玉可不能重蹈覆辙。

贾宝玉:“……”

他想说自己不去,但看了看老祖宗和老爷的神色,他默默的流眼泪。

史湘云左看右看,偷偷鼓励他:“二哥哥,过几年你肯定也能高中的,不用担心。”

贾宝玉:“……”

不,他才不会去做那等庸碌的俗人。

没多久,贾琏和王熙凤也知道了琛玉中举的消息,贾琏十分感慨,“不愧是林姑父的儿子,读书的天分一脉相承。”

王熙凤听了,白了他一眼:“话可不是这样说的,你看看隔壁东府。”前任族长可是进士出身。

贾琏没话说了,摸了摸鼻子,生怕自家这泼辣媳妇又把话题拐到他不肯用功读书这方面来,上前搂住她的肩膀,“我的好二奶奶,这是林家的喜事儿,我们要准备送什么过去贺喜,你得要拿个章程才是。”

王熙凤可不会被他这迷魂汤给迷晕过去,“我可做不了主,得要看老祖宗的。”

林家的各种走礼全都要老祖宗亲自过目,点头首肯才行,她现在也琢磨出来了,只要足够的丰厚,老祖宗就没什么异议,要是薄了,她是不会点头的,让王熙凤每每想起来就心肝肉疼。

四阿哥知道了这件事情,不等林家人来报信,先跟珞玉说了。

珞玉喜不自胜:“这可真是太好了。”

四阿哥也带着笑的点头:“泽安既有天赋又有恒心,有今日是意料之中。”

泽安,是琛玉先生给他取的表字。

珞玉眉眼弯弯:“爷难得夸人,这话可得要好好跟他说说才是……”

她给她院子里的人看赏了,消息传出,福晋随后就知道了,心事重重的去小佛堂念经书,让自己静心。

达春也承受了一波压力,他算起来比那小舅子还要大一岁,要不是之前过了院试,得了秀才功名,他感觉腰板都要挺不直了,瑛玉意识到了他的紧张,正想着怎么安慰他,就见他开始给自己加功课,这不是好事吗?

瑛玉索性就不劝了。

贺喜的人陆陆续续登门,本该摆宴庆祝的,但因为琛玉还没回来,就推迟了。

高兴过后,云舒瑶去检查了一下自己书房里种植的各种作物。

主粮目前并没有突破性的进展,瓜果蔬菜的倒是有,毕竟生长期比较短。

之前她把林府那些不引人注意的角落种满了果蔬,现在林家已经习惯了,而且也树立起了她不仅仅是养花草厉害,就是对这些入口的东西也是一把好手。

因为之前的印象,她们接受起来顺理成章。

云舒瑶还让人搜集了一些稻种,专门送去庄子上,她知道这些种子基本不会有什么突破性的进展,但“证据链”赶早不赶晚了。

有些种子很普通,有些种子是南方来的,还有些是从西边高原上来的,每一种都会有些差异,表现出来的性状也各不相同。

这是一门很浩大的学问。

想要成果,按年计是理所应当。

现在她手上的种子其实有些有突出的部分。

但要推广,除了产量,还有很多要素需要兼顾,比如需水量、抗倒伏、抗虫、日晒等等。

琛玉明年开春就能去参加春闱,要是顺利的话,明年中进士,然后庶吉士,之后就可以到地方去主政一方了。

到那个时候,她手中的粮种,应当也能派上用场了。

琛玉现在还在路上,应当快要回来了,她之前写了信,让他带一些南方某半岛国的种子回来,也不知道顺不顺利。

在林家翘首以盼的时候,这个时候贾家又传了一个噩耗,贾政他又被弹劾了。

他的小辫子不少,不抓没事,一抓一个准。

然后他又被降职了,从五品到六品,现在成了七品。

做官这么久了,不升反降。

贾政大受打击,告了假在家中长醉不起,还不知道是谁弹劾了他。

贾母在家中着急,让王二太太回去问问王子腾,王子腾让人打听,辗转知道弹劾的御史跟林如海有往来,而且他本就管着御史台,这种弹劾,他是可以先看到,处理的。

王子腾奇怪:“你们得罪了林大人?”

他摸不准,真是林如海做的?贾政的官职本就是皇上开恩得来的,虚职明码标价卖出去的都不少,他原先那个是实职,硬是被他弄得跟虚职差不多,跟其他人也没有什么大的冲突,又有贾家、王家、林家的面子在,没有什么缘故,不该有人弹劾才对。

王二太太叫苦连天:“我们哪敢得罪他!”

王子腾:“……”

要不是得罪了他,两家姻亲,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不怕人骂他绝情?

读书人有这评价可不是什么好事。

王二太太立刻想起了之前元春得宠说了几句他女儿和外孙的事,更气了。

不就提了一句半句吗,至于这样?!她还没说,这是元春帮了珞玉的忙,帮她在皇上面前露脸了,让皇上知道有这么两个皇孙,这是多大的情分?还不能抵消吗?

什么亲戚,这分明就是仇人!

王子腾则是想到了外甥得宠后,德妃没多久就找机会罚了外甥女,还有四阿哥那里新得了两个格格的事。

外甥女也是借了林家、四阿哥的面子才能面圣得到机会。

但这也不算什么太过的事,林家没有什么实质上的损失,贾家和他们本就是姻亲,应该互相帮衬的,为了这个弹劾?王子腾皱眉,林如海也太斤斤计较了。

而且他这样一来,就是说元春怎么样与他林家无关,外甥女在宫里的日子就没那么好过了。


  (https://www.bsl88.cc/xs/839736/6940139.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