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清穿之咸鱼良妾 > 第63章 定亲

第63章 定亲


陆陆续续的,  林筝林箫也定亲了,这些事不用老太太自己操心,自有她们的爹娘会去操办。

只是难免的,  她们现在比起之前可选择的余地大了一些,又局限了一些,  因为他们林家现在已经跟四阿哥绑在了同一阵线上,  那么就要跟大阿哥那一伙人保持距离。

同样的,太子党的人在老太太的授意下也要避开。

老太太是坚决不会让他们的人跟太子扯上关系的,  除非是情非得已,但是以他们林家幕僚的身份来说的,  还不至于让那些大人物看上眼。

倒是大孙女的婚事,也不知道儿子是怎么想的,  有不少人来问,老太太都用她父亲自有主张,她做不了主给推脱了。

这里有她觉得不错的人家,不乏满洲大姓,夫妻和睦之家。

儿子是真的有看好的人家?

还是只是推脱之词?

长幼有序,大孙女的婚事可拖延不得。

看着在林府跟女儿一起上学,一起作伴的小姐们陆陆续续的定下了婚事,  梅姨娘是着急的。

不仅仅是外人在催促,  她也在催促。

侧福晋那也是比不上福晋的。

永远有福晋压在头上,  而她的女儿出嫁肯定是正妻元配。

现在这段时间是女儿的关键时刻,女儿的终身大事决定了她以后能不能在她妹妹面前挺直腰板,甚至扬眉吐气。

梅姨娘怎么能不上心?

她的焦虑,  让瑛玉都被感染了。

她害怕的不是别的,  而是要是真的定下来了,  她也要出门了。

瑛玉一想到这个可能性就发慌,  心里着急。

她还不想出门,只是这话跟姨娘是说不得的,姨娘只会说她傻。

她就去跟二妹妹说。

她们两人是差不多的。

虽然父亲把二妹妹的婚期定在了年尾那最后一个好日子,还没那么快,但说到底,也并不遥远。

看着二妹妹整日跟在云姨娘的身后就知道,她也是忐忑的,瑛玉有些黯然,为什么女儿一定要成婚嫁人呢?

不嫁不可以吗?

这不用别人回答,瑛玉自己就能给予答案。

不嫁是可以,却会影响她的姐妹,还有家里下一辈的女儿,会给别人提供饭后谈资,会被指指点点,会被人看不起。

不出嫁的女儿,是异类。

说是不要畏惧人言,真能够做到的又有几人?

瑛玉自认她是做不到的。

而且到了年龄还不嫁,按照律法分配给男人,那更惨。

瑛玉倒是没有想要跟姨娘说的那般,她要嫁的人要有多么高的家世,她觉得对方品行要是能跟父亲那般的人就很好了,其他的没那么在意。

珞玉在这方面的担忧倒是没有,因为已经定了,是四阿哥,她担心的,是日后在四阿哥府上的日子能不能过好,还有见娘家人会很不方便了。

前一个问题能靠自己经营,后一个问题,却要按照规矩来。

姐妹两个忐忑归忐忑,该做的事情也没忘。

家里的中馈她们姐妹还要带着三妹一起管好,祖母现在是没空伸出手来管理这些的了。

珞玉还要清点自己的嫁妆。

她觉得自己这个经历也是少有,谁家的女儿会自己经手自己的嫁妆呢?又不是家里没有其他人了。

她要清点的嫁妆不是别的,而是姨娘给她办置的那一份嫁妆。

在满了十岁开始,母亲就给了她和弟弟一些产业,还让他们自己打理。

姨娘不再管了,除非他们向她请教,不然姨娘不会过问,完全自主。

在他们的手下,有的亏损,有的盈利,磕磕碰碰的过了这么久,已经很熟练了,要是有哪家铺子亏损,基本上看账本就可以推测出哪方面的原因。

只是现在她要盘点,盘点之前给了自己的,还有现在姨娘给她的,这么一盘点让她吓了一跳,姨娘给她的嫁妆……比她想象中的要多很多。

虽然她知道姨娘富有,但也没想到这么豪富!

姨娘给她的东西,田庄和铺子不多,他们在跟着父亲调任的时候,大部分会处理掉,留下来的都是真的好的那一部分。

来到了京城,这里的大田庄不好买,给她的是宅子和铺子。

加上这么些年来陆续添置的首饰,还有姨娘给她的压箱底银,简单估算一下,姨娘给她的价值大概就有三十万两。

林家置办的单子还没确定,不能估算。

珞玉估算出来的时候,都震惊了,姨娘不是把所有身家都给她了吧?

她问姨娘。

云舒瑶:“你傻啊,你们两个都有,姨娘心里有数,给你的就拿着,把日子过好。”

云舒瑶不是不想给女儿准备京里的田庄,只是这不是她想要买就能买得到的,顶多就是零零碎碎的小庄子,想要买那种成片的大庄子,除非是有哪家犯事了,家产被查抄,这样子他家拥有的那些田产才会有重新流入到市场的机会,其他人也才有买到好庄子的机会。

现在……没有哪家犯事,自然就没机会了。

云舒瑶在圣旨下来之后就在给女儿准备陪嫁了,田庄她要求也不多,一个合适的,小一点也没问题。

但找来找去,那些也太小了,大一点的又远。

至于女儿来问的傻问题,她早就把给两个孩子的婚嫁银子准备好了。

给姐弟两个准备的是一样的,实际上给女儿的要多一些。

至于庄子,还是老太太她把林家的一个庄子给了珞玉,就算是林家,这样的庄子也不多。

对外很多事情都是琛玉在做的,忙的他都瘦了,虽然吃的也不少,但太耗费心力了。

他要跟那些故交们迎来送往,还要跟内务府打交道。

娶侧福晋跟娶福晋的规格比要低一个档次,这里的事可太多了。

他跟内务府的人扯皮后,不得不说,他感觉自己又成长了,他还跟四阿哥打交道。

对方没有传说中的那么不近人情,琛玉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特例,不过要说起来,跟他们家交情好的,一般考他几句之后,对他基本上就没有不满意的,还有许多人想要给他做媒。

他自己的还不着急,就是不知道父亲会把大姐姐许配给哪户人家?

林如海确实有了看好的女婿,从几个孩子十一二岁起,他就开始在观察合适的人选了,总是要未雨绸缪的。

一开始他的考核名单上有很多人,陆陆续续的,那些人的名字被他给划掉了,只零丁剩下了几户。

在收到了圣旨后,他就和四阿哥绑在了一起,好在让他安心的是,四阿哥他似乎没有参与争夺皇位的意思。

他还是个保皇党。

没多久,瑛玉的亲事定下了,她被定给了奉天府府尹的第三子达春,也是他的嫡子。

林如海他之前钦差一行去的地方就是奉天府。

交换了婚书,老太太赶紧把这消息公布出去,免得又有人来问了。

要论起出身的话,对方是满洲镶蓝旗人西林觉罗氏,满族大姓。

是巴图鲁郡王礼敦嫡福晋之兄西林觉罗屯台的的子孙,没的挑剔。

老太太在拿到婚书的时候,让人再去打听了,儿子给的信上是有男方的信息,却不够详细。

这一打听,得知府尹大人和妻子瓜尔佳氏感情深厚,膝下四子二女,三子都是瓜尔佳氏所出。

三子达春是嫡二子。

另外一子二女分别是两个姨娘所出。

他后院也就这几个女人。

虽然他们一家在外为官,也有之前跟达春打过交道的。

老太太让人打听了,那是个机灵的好孩子。

而且儿子之前是亲自考教过的。

老太太这才安心了。

梅姨娘自然也知道了。

西林觉罗氏?

确实地位不低了,对方还是嫡子。

只是姐妹两个一个嫁的是三品官家,一个是被许配到了四阿哥那里,让梅姨娘难免有些不平,却没有办法。

就跟在参加选秀的时候老太太要让她的女儿端庄起来,把自己的优点给掩盖了,要不是看珞玉也是同样的,她就要抗议了。

不然,以她女儿的样貌,皇宫也是去得的,

现在她也不敢闹,怕把这门亲事给弄没了,虽然比不上她妹妹那般显赫,却也知道,瑛玉不可能再嫁给阿哥了。

后面这些,是老嬷嬷提醒的:“姨娘,大小姐的婚事定了,你要不帮忙看看她的嫁衣?”

梅姨娘精神一震:“还有嫁妆!”

女子出嫁,安身立命的有三个。

一个是娘家。

一个是子嗣。

第三个就是嫁妆了。

女儿为长,她的嫁妆比不得黛玉,她知道,毕竟那是嫡出,而且还有贾敏的一整副嫁妆给她当陪嫁,但跟珞玉比应该是要高上一线的。

就算因为她要入王府,规格高一些,也不能高太多!

*

林如海去到了扬州之后,花了一段时间摸清楚了这边错综复杂的关系,这里自古以来就十分的繁华,百姓安居乐业,也诞生了许多家族。

这些家族彼此互相联姻,连结成一股庞大的势力,当他们联合起来的时候,就算是官员,也很容易被他们哄骗。

上一任怪不得会被皇上大贬,他来到这里开始估计也是想要做点实事的,但是后来败在了糖衣炮弹里,败在了他们送上来的扬州瘦马的肚子上。

还是要分而治之,想到这里,林如海慢慢有了主意。

他把持着盐引,只要他不松手,他们再着急也没办法。

难道就没有其他想要上位的盐商?就没有发生过仇怨的家族?

就算背后主子是一个,也不会完全一条心……

而康熙会把林如海派到了扬州,有两个原因。

一个是林如海出身富贵,不会贪图那些银子,又对自己忠心耿耿,去到任上基本不会贪腐。

另一个就是他背后的联络网了。

他出身姑苏,母族谢家也是姑苏出身,妻族是金陵四大家之一的贾家,贾家又跟甄家交好,他去到扬州,很容易融入,不会一开始就被当地官商警惕排斥。

而且康熙是让人仔细查过的,林家父子经历的那些事让他不由怀疑,是不是他底下的儿子……开始失控了?不然谁有这个能耐,居然能让他查不出什么蛛丝马迹?

*

云舒瑶有了想法,却脱不开身去扬州,她也要跟着老太太在京城操办女儿的婚事,这边也是她不想离开的。

于是她在家中用现成的粗盐融化成盐水,来重现提炼。

她自己一个人来不及,还有这么多丫鬟,一起集思广益。

她也不用晒,直接用柴火熬制,只要能得到结果,可以之后再慢慢去实地试验哪一种方法更节省人力物力。

珞玉跟在姨娘身边,一开始是看不懂的,直到看着那粗盐越来越白,苦味越来越少,最后变成了雪白的精盐。

而且姨娘还触类旁通,用普通的酒,提纯成了高浓度的烈酒,说这可以用在外伤处理上,很适合用在战场,减少士兵伤亡。

珞玉:?

她看不懂了,姨娘,怎么想到的?!这两个,无论哪一个,都能给他们带来巨额的财富!

但云舒瑶的目的不是为了求财。

于是,云常,还有林府的人一路快马加鞭,带着一封厚厚的信前往扬州。


  (https://www.bsl88.cc/xs/839736/6940180.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