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清穿之咸鱼良妾 > 第53章 就是这么残酷

第53章 就是这么残酷


警幻气愤,  却也急不得,京城是龙气庇佑最深的地方。

她在这边受到的各种限制也比其他的地方更厉害。

贾宝玉那边,即使有王二太太和贾母及时赶到,  但在被阻止之前,已经被贾政给打了一顿,屁股红肿,只能躺在床上哎哟叫疼。

这样,他只能趴在床上养伤了,  却也有了一个好处,那就是他暂时不用去上学了。

老祖宗心疼他,让他好好休息。

贾宝玉因此痛并快乐着。

三春因他受伤了,也不能再出门了,  她们要陪着宝玉解闷,  他一个人养伤太无聊了。

而且这一回她们还被迁怒了,王二太太管不了林家人,还管不了她们吗?

要不是她们跑出去玩,诱惑了她的宝玉,宝玉也不会动偷溜出去的心思。

要是这路上出了什么事怎么办?

贾母都要被王氏给气死了。

她们这样不出去,  怎么跟黛玉打好关系?

感情是会自动变深厚的吗?

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贾母连忙阻止,  而且还给三春多开了课程。

要出去,可不能插不上话,李纨于是就多了三个学生。

只不过,  看着宝玉那可怜的样子,贾母还是心软了,加上本身也注重保养,  这一番动气,  又请了太医来开药,  就让王熙凤去林家跑了一趟,说她病了,思念黛玉,请她过来小住几日。

林老太太听了,呵呵笑了一声,“她生病了,看样子很严重?”

王熙凤面不改色:“是有些严重,时常梦里叫着黛玉的名字,所以我这才特意过来,请黛玉妹妹过去一见。”

林老太太呵呵了,要是不去的话,黛玉的名声就要被影响了。

去是要去的,但是就她所知的,史氏可不是真的病的有多么严重,只不过打着这么个借口接人,她也不怕咒到了自己,真的重病不起了。

于是,贾母就看到了,跟着外孙女一块儿来的,除了她的祖母谢氏之外,还有林家的大夫。

那个讨人厌的谢氏还在那里笑,“这是我们林家用惯了的大夫,医术高明,我们家黛玉的身体多亏了他调养。”

她对外是从来不会说孙女体弱之类的话的,等到日后说亲的时候,这就是男方一个挑剔的地方。

要是真的一心想着孩子好的,这么亲近的关系说了也没什么,但这是贾家,那就不一样了。

贾母在床上躺着,几乎要咬碎一口银牙,面上却还要露出感动的笑容来跟她做戏,“不用了,我的身体我知道,有相熟的太医来看过了,这也不好再请别人,不然下回见了太医还以为我们嫌弃他的医术,一事不烦二主。”

林老太太热情:“这里就我们在,只要我们不说,太医就不会知道,多一个大夫看看更保险,你要是再这么生病下去,黛玉也担心。”

你不是说你病得很重吗?想要见到黛玉吗,现在就让大夫给你看看,让黛玉给你尽尽“孝心”。

贾母确实没有那么严重,她是夸大了的,她也没有想到谢氏会直接带个大夫过来,她只好不情不愿的改口,“……前几日确实是那般,只是太医医术高明,我这两天喝了他开的药已经好多了,既然周大夫在,那就劳烦你替我把把脉。”

周大夫之前只当做什么都没有听到,什么都没有听懂,现在听到她这么说了,才笑着上前一步,尽职尽责的当一个工具人。

两方的老太太斗法,他们只要乖乖的做好自己的事就够了。

黛玉也不是傻的,而且事先祖母还跟她透了一些话,现在看到这样,也不由得把眉头紧了紧。

等到周大夫说外祖母没有什么大问题,只是之前情绪激动,喝点药调理调理就好了,她就知道,外祖母确实是骗她的。

还是为了她的宝玉。

周大夫的医术确实高明,他还提醒贾母情绪不能过于激动,她曾经中风过,因为医治及时,而且程度较轻,所以现在几乎看不出什么后遗症,但到底是曾经中风过,要多加注意。

这事情林老太太之前可不知道,听到这话,她就“担心”的看过去,“那日后可要好好保养才行。”

她可以猜到史氏是什么时候中的风,要不是场合不对,她就要大笑三声了,但就算她忍住了,敏感的也能听出她话里的一些笑意,比如贾母,她就听出来了,脸色顿时发黑。

所以没多久,贾母就借着疲惫没有精神的理由送客。

至于想要留下黛玉小住?

既然贾母身体没有大碍,那自然不需要外孙女在膝下承欢了。

她有子有孙,怎么也轮不到一个外孙女前来表孝心。

要是需要外孙女过来尽孝的话,那么她的儿孙都可以被唾沫给淹没了。

等到人一走,贾母就连声叫人给她熬了一碗药来凝神静气,而且又一批瓷器被摔在了地上。

王熙凤默默的让人替换了新的上去,决定最近行事小心一些,她也是这样叮嘱贾琏的,要是一个不小心撞刀口的话,别怪她没有提醒。

贾琏:“…………”

他觉得牙疼。

他不理解,怎么两家的老太太的关系会这样?

这里面肯定是有发生了什么事儿,但是他们不知道,不然林家的态度不会是这样。

他那姑父回到京城一共上门才多少次?

态度也可以说明不少问题。

要是他们贾家是在理的话,贾琏相信老祖宗不会什么也不说,现在这样,自己都不好问到底发生了什么。

他真想找个机会问能不能把这个误会解开,没有必要把关系弄得这么僵。

瞧这姑父,蒸蒸日上,虽然贾琏为他们是国公府邸骄傲,却也不得不接受一个事实,人走茶凉,祖父去后,他们手中就没有直接的实权。

现在交际的也都是老关系,要么就是姻亲。

林家却相反,正在冉冉升起,贾林两家的关系应该尽力维护才对。

贾琏想不通,王熙凤也想不通。

她嫁进来的晚,但是她还是想办法看到了一些以前的单子。

在黛玉还没有出生之前,每一年姑奶奶送过来的节礼都十分丰厚,但是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儿,某年开始减薄了很多,然后就是现在这种,只是面上光鲜,根本不值什么钱,跟最开始可以说是天壤之别。

而这些老祖宗却什么话都没有说,还把之前的单子毁了。

要是她不知道之前的礼物有多丰厚,估计也察觉不出不对。

贾宝玉是后来才知道林妹妹已经回去了的事,他很奇怪的问贴身大丫鬟,“林妹妹怎么就回去了?我还没见着她,没有和她说话,老祖宗不是说今天我能和黛玉妹妹一起玩的吗?”

那丫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儿,只是她也是会看人脸色的,使尽了浑身解数,才让贾宝玉暂时忘了这一茬。

林老太太得意的带着黛玉离开了贾府的大门,她很高兴,在回去的时候还特意的绕了一圈路,去一家久负盛名的糕点铺里买了一堆现下最受欢迎的糕点。

也是想让黛玉开心些。

她知道了外祖母装病骗她,心情不好,林老太太理解。

她也可以瞒着黛玉不让她知道史氏的计算,但老太太知道自己是不能一直陪伴在孩子身边的,终有一日她要自己面对。

要是她什么都不知道,真的把她那个外祖母当成一个慈祥疼爱她的人,对她不设防,那就糟了。

在家的瑛玉和珞玉看到祖母和妹妹回来了,而且身后的人还捧着一大食盒的点心,有些纳闷,不是去探病的吗?怎么看上去倒像是出外散心回来?

老太太笑着摆了摆手,“她没什么大碍,虚惊一场,我买了一些点心,来,看看有没有想尝尝的。”

云舒瑶也会带着珞玉出门,去逛街和买买买,有的时候还会约上弟妹陈氏。

当然,她知道电视剧中这是事件的高发场景,而她们是不需要那种意外事故来增加情节的,所以出门逛街可以,该准备的不能少。

这京城本来也有不少的店铺是有专门招待女客的地方,要是有女客过来了,会请上二楼,男宾止步。

她们去逛首饰的时候,云舒瑶一点都不意外这里一个天材地宝都没有。

京城,应该是最卧虎藏龙的地方了,除非运气太好,不然那些好东西肯定已经被别人买走了,没有她捡漏的机会。

不捡漏只逛街,也不错。

逛逛店铺,然后去茶楼点一壶茶和点心,看着楼下人说书听曲,能听到不少京城的消息。

有的时候还会遇到别的热闹。

在京城,纨绔子弟多,肆意欺凌闹出人命的情况却也不多。

还是那句话,卧虎藏龙的人太多了。

但真嚣张跋扈的人也不是没有,比如这一日,云舒瑶和珞玉、陈氏在茶楼要了一间包厢,一边可以看到茶楼中间的高台,听说书人说故事,一边临街,可以透过窗看街道上的人流。

在茶楼的对面,有一间卖首饰的店铺。

她们居高临下,可以看到那边柜台本来有一位年轻妇人在挑选首饰,但是门口从轿子里走出一位满身华贵的美妇人,她进了店铺,一眼就瞧中了年轻妇人挑中的手镯,伸手夺了过来。

毫无疑问,这很不讲道理。

妇人很喜欢那手镯,已经戴在手上要去结账了,她也不认识这个美妇人是谁,但是看着满身华贵,也不敢责骂,只张口问了一句:“你怎么夺人所好?”

就这么一句话,迎面而来的,就是美妇人的一巴掌:“放肆,胆敢这么对我说话。”

挨了一巴掌,妇人本来还愤怒,却在掌柜的提醒下知道那是谁之后,膝盖一软,就这么跪了下去:“太太……是我有眼无珠。”

美妇人却瞧都不瞧她一眼,自有她身边的婆子上前又给了两巴掌,力道十足,美妇人好似没听见,只抬起手腕,看着手镯,露出满意的笑:“这镯子我喜欢。”

说完就施施然的戴着手镯离开了,那掌柜的点头哈腰的恭送,根本不敢提要银子的事。

而那妇人,还跪在那里瘫软着身体,瑟瑟发抖。

刚刚掌柜的声音很小,云舒瑶也听到了。

原来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隆科多的小妾,李四儿。

其他人的声音是正常的,珞玉看着,也看清楚了到底发生了什么。

陈氏惊惧的看着那边,牢牢的记下美妇人的样子,下回遇见了,及时远离。

在外面珞玉不方便说,回去了之后,她语气里还充盈着不敢置信,“我听祖母提起过她,她比祖母说的还要不讲道理,还要没规矩。”

看她那打扮,谁能猜到她是妾?还是隆科多岳父的人?

她是以太太的身份自居的。

“她这样就没人管吗?”

云舒瑶叹了一口气,“佟佳氏,是皇上的母族。”

“佟半朝的称号也不是空穴来风。”

不是没人看不惯她的嚣张跋扈,但是顾忌着她身后的隆科多,还有隆科多身后的佟佳氏,只要事情没闹大,他们就可以当做看不到。

就跟贾府一样,贾府没规矩的事情也不是没有,但祖上的功绩也是实打实的,只要子孙不过线,上面的皇帝也不是不能容忍,或者说按照云舒瑶的理解,对于这些武将出身的功臣子孙没出息到这个地步,是上面的人最喜闻乐见的,想抓小辫子的时候一抓一大把。

到时候只要手上宽松一些,就能留下一个优待功勋后代的美名。

珞玉听了之后,沉默了好半响。

那个被李四儿打了一巴掌的女人犯了什么错吗?

没有。

只是因为她们两家背后的权势不对等,所以面对李四儿的不讲理,她只能默默的忍了,不仅被打,还指不定会被记恨。

按照听来的李四儿的品性,这一次的无心之失她会记下,只有及时送礼赔罪,才有可能揭过。

李四儿爱财,肯定要大出血了。

这样那年轻妇人回去之后她可能还会被夫君等人责怪。

但她真的有错吗?

只是问了一句你怎么夺人所好而已。

本也是李四儿夺人所好。

云舒瑶知道她心情不好,却没有安慰,让她自己慢慢思考。

这也是她应当知晓的。

在外地为官的时候,林如海的官位就算不是最顶尖,那也是在最上方的那一波,她基本没有受过什么委屈,但是回到了京城,林如海就泯然“众人”矣了。

他从顶层变成了中层。

京城是最不缺王公贵族的地方。

而且在这里还有万人之上的皇帝,他的话在这个时代就是圣旨。

要是一个昏君当政,不怕身后恶名,他直接开口让林如海、让林家去死,没有点特殊本领的话,也只能乖乖赴死。

这个时代就是这么残酷。

接下来好几日,珞玉都比较消沉,对出门的兴趣也消减了不少。

要是自己不幸遇到了李四儿该怎么办呢?

也只能憋屈的忍下一口气。

这样一想,就不太想出门了。

云舒瑶会带着珞玉出门,梅姨娘也会带着瑛玉出门。

梅家人也到京城了,对梅姨娘带着大孙女出门,老太太不会反对,但是她会要求她们身边必须跟着人,就是防止梅姨娘犯蠢。

在家里犯蠢没关系,但是在外面犯蠢,不行。

要是她惹到了什么事儿,就禁止她们再出门。

梅姨娘对京城还是好奇的,不想来到了京城,结果却对京城没有什么印象,克制着自己谨言慎行,加上还有瑛玉在身边,确实没有出什么意外。

谁会不喜欢出门呢?

就是黛玉收到别人的邀请,也一样会珍惜出门的机会。

去城外湖边垂钓,去山上登高,去庙里为母亲点灯祈福……

因为不能让黛玉来贾家,贾母只好让几个孙女多往林家跑。

林家不禁止几个女孩子过去,其他的,贾母暂时不打算做什么了。

每次想要做点什么都会被堵回来,继续下去,她真怕自己会被气死。

于是三春成了林府常客。

对这几个女孩,老太太还是有一份怜悯之心的,还会让她们跟着一块儿上课,多学点东西。

有的时候三春还会带上史湘云。

在她第一回来的时候,云舒瑶慕名前来围观了一下。

同样是个小孩子,看不出什么,但有个共同特点——长相都不凡。

贾宝玉倒是想过来,但是他被贾政留下的作业给绊住了,而且因为贾政现在是个闲职,有很多时间,每日要检查作业,而且禁止丫鬟小厮们代写,发现了就赶出去。

老爷留下的作业量不多,老太太她们看了之后觉得不是问题,并不禁止,这下子贾宝玉的苦日子就来了。

况且他就算完成了作业,想要偷溜出去,王二太太那关也过不去。

她认定了林家跟她家的宝玉八字不合,当然不会放他出去找林家的小姑娘。

小小年纪就已经这么狐媚子魅惑人心了,她恨不得在两人中竖起一排护栏,禁止对方接近她的宝玉。

贾宝玉:“……”他委屈。

怎么姐姐妹妹都能去林妹妹家里玩,他一次都没去过!

他好一阵撒娇痴缠,却都没有人松口。

贾宝玉不得不焉了下来。

看到贾宝玉这样了,林老太太满意了,她这也算是帮他了,多学点东西没坏处,要是能把他的性子掰过来,老太太觉得贾家应该郑重跟自己道谢才对。

就在这样的日子中,入冬了,陆陆续续的,有来自各地的举子们入京。

他们这是为了明年春闱,提前进京的,京城里的客栈,又迎来高峰。

今年是热闹的一年,云舒瑶的二弟云晏也要参加明年的春闱,跟着一块儿来京的还有她大伯家的大堂兄云常,他是今年才中的新科举人,打算一起进京来试一试。

要是春闱能中最好,不能中的话也想试试能不能谋个缺。

除了他们以外,今年要进京的还有老太太的侄孙,也就是谢家的嫡长子,同样是为了春闱而来。

梅姨娘在知道了云舒瑶的弟弟和堂兄进京的时候,心里有那么一瞬间的后悔。

她又想了起来,当初她姨娘是教她要跟云氏撮合她大堂兄和自己六妹妹的。

姨娘的眼光确实没错,云氏那大堂兄是个有本事的,不管这回中不中,他已经是举人了,走走关系谋个缺的问题不大。

要是六妹妹当初嫁了他,日子差不了。

尤其,对方还是个有情义的,原配去了之后他好些年没再娶,而是等两个儿子懂事了之后才再娶的。

这样的人,肯定也会帮衬妻子的娘家人。

只可惜,没有后悔药。

高氏恨铁不成钢的看着女儿:“你当我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你嫡兄嫡母一直注意着云家的情况,你六妹妹过的越不好,云家越好,他们越后悔,要不是我跟他们说是云氏拒绝了,他们肯定会迁怒于你。”

梅姨娘心虚的转移视线:“现在六妹妹也过的可以啊,妹夫也是举人,也有自己的子女。”

高氏没好气的看着她,看上去是这样没错,只是被气的掉了一胎,嫁妆也损失不少,没少受委屈“而已”。

梅姨娘低着头,不吭声了。

高氏也不是不知道女儿的性子,揉了揉眉心,揭过这个话题:“你家老爷有没有说什么时候回来,你爹有个相交好友生意在那边,听说不大顺利?”

梅姨娘茫然:“不知道。”

高氏叹了一口气,女儿真是,这么多年,一点长进都没有:“别的就算了,好好照顾瑛玉,她明年就要选秀了,以她的品貌,日后你过的怎么样就看她的造化了。”想到外孙女的未来,高氏一阵心潮起伏。

梅家最近有幸跟一位皇子的门人搭上了线,如果……


  (https://www.bsl88.cc/xs/839736/6940190.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