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大唐]我的皇帝堂妹 > 107. 圣母神皇 徐敬业叛乱(三)

107. 圣母神皇 徐敬业叛乱(三)


今天是个阳光明媚的好[ri]子,武婧儿从公主府回到了皇宫,如今宫中安稳了许多,她就搬到家中居住了。

  天空浅得像水一样蓝,澄如明镜,空气甜美而柔糯,原来是宫中的丹桂开了。武婧儿走在巷道上,周围的宫墙高大肃穆,上面涂着红[se]的颜料,干净整洁的青石板上带些许湿意,宫人们一早在上面洒了清水。

  虽然武媚娘早允了武婧儿乘坐歩辇,但武婧儿觉得歩辇不如走路畅快,宽敞的道路在脚下延伸,穿过层层叠叠的宫殿,一直到了贞观殿。

  早晨的阳光不知捕捉了多少琉璃瓦和玻璃窗户,许许多多的光点或远或近,或明或灭,争前恐后地映入眼帘,就像璀璨的星河一般。

  武婧儿向守卫在贞观殿前的慕容宣超微微颔首。这孩子已经长成了一位风度翩翩的青年,从国子监毕业后,他补了千牛备身,在贞观殿前站岗刷资历和印象分,就像当年的秦梦年一样。

  相比于少年时的文弱,慕容宣超更添几分昂扬奋发的生机和活力。这才是大唐的真容嘛,武德充沛又才华横溢,自信而又包容。

  慕容宣超的婚事已经定了,是在武婧儿选的人当中,但不姓李。选中的是崔瑶,高祖皇帝的外孙女,馆陶公主之女,出身博陵崔氏。

  与其说是选中,倒不如说是慕容宣超和崔瑶两人情投意合。弘化公主将慕容宣超的事情托付给自己,看在几乎定居在吐谷浑的儿子一家三[kou]的份上,武婧儿自然尽心尽力。

  候选人都是宗室远支,避免将来被清算连累,小姑娘虽然各有各的个[xing],但品[xing]和容貌都没得说。

  武婧儿又安排机会,让慕容宣超和她们接触。不过遗憾的是,慕容宣超对陪跑的崔瑶一见钟情,崔瑶也对这位异域的王子有意,加上馆陶公主没有同胞兄弟又一向低调,在征询过武媚娘和弘化公主的意见后,两人定下婚约。

  崔瑶被赐姓李,封为金城县主,明年[chun]天就与慕容宣超成亲,目前正在接受政治培训。

  “落榜”的李青霜、李红薇双双叹了一[kou]气,叹完发现对头和自己做了一样的动作,立马移开视线,扭头向旁边看去。

  李青霜旁边站着李蘅香,李蘅香深吸一[kou]气说道:“我要去流求了。”这三人之所以在王迦陵的义塾里干了两三年,都是冲着吐谷浑王妃去的。

  但如今王妃人选尘埃落定,这三人既感到了失落,也松了一[kou]气。李蘅香看向东方,语气温柔而坚定:“靠我那些兄弟当官给我撑腰,我还不如自己立起来。王山长说了,她会派人护送我到流求。”

  “我也去。”李青霜和李红薇异[kou]同声道。

  李青霜说完,冲李红薇哼了一声,问李蘅香道:“我们去了能当几品官呀?”

  李蘅香摇摇头道:“不知道。但你看看朝堂就知道了,应该是从最低级的小吏做起吧。”

  李红薇:“小吏就小吏,反正我不想呆家里了。我落选后,阿娘一直在找媒婆,生怕我嫁不出去似的。”

  李青霜难得地附和道:“谁稀罕嫁人!”

  李蘅香看着两位新加入的同伴,宽慰她们道:“其实不去当什么王妃也好,等将来我们当了大官,吐谷浑王妃在我们这些大唐臣子面前要恭恭敬敬呢。”

  李红薇闻言,赞同道:“蘅香说的对,那些蕃国的公主王子国王听着名头大得很,但其实对上一位七八品的官员都要以礼相待呢。”

  李青霜点点头,心中轻松了许多,补充道:“咱们以后能当都督,当大都护,崔瑶她能吗?不能。”

  “那我们现在回家收拾东西,趁着现在有好风,正适合去流求。”且不谈三人是如何和家中商议的,反正三天之后,李蘅香三人跟着流求来的朝集使沿着运河东行,然后渡海朝着旭[ri]的方向驶去。

  武徽音对于人才那是热烈欢迎,更何况还是三个小娘子。和三人[jiao]谈后,武徽音把她们先放到各部门轮值发掘她们的才能,然后再调到适合她们的岗位上。

  经过半年的轮值,李青霜和李红薇这对冤家一起去了武徽音见的娘子军,李蘅香则进了都督府从从九品的市令做起。

  “道理我都懂,但为什么红薇去了军队?”李蘅香百思不得其解,李青霜进军队不难理解,但为什么李红薇也去了。

  “因为她[yin]险。”李青霜愤愤地咬着一张饼道。

  李红薇笑而不语,她的偶像可是单于都护府的大都护库狄云珠。

  贞观殿摆着两盆桂花,一簇簇细小的金[se]花朵躲在墨绿的叶子里,远远看去只闻其香,不见其花。走进一看,拨开叶片,就会发现那米粒大的[jing]致花朵。

  武婧儿有个首饰就是一簇桂花式样的黄金花冠,[jing]巧别致,惟妙惟肖,是她的最爱。可惜她现在年纪大了,不适合带这样鲜嫩的花冠了。

  武婧儿的手下意识摸上今早云川为她选的一朵姚紫牡丹簪花,发髻左右[cha]着几对黄金发钗,衬得她愈发显得华贵威严。

  武婧儿的好心情在她看到一封奏章时达到了极点。

  “做得好!”武婧儿惊呼起来,引得武媚娘和上官婉儿都看了过来。

  武婧儿起身,满脸笑容地将手中的奏章呈给武媚娘,激动道:“姑娘们抓住了谋反的人,正在押送回神都的路上。”

  周文秀和周文锦自从怀疑有人谋反后,每天都将最新的消息通过秘折的渠道快速传到宫中。

  昨天才知道周文秀决定兵行险着,在特殊时刻刺杀谋反的主谋。没想到今[ri]就得到消息,她们这些人已经将谋反的人全部活捉了。

  武婧儿欢心雀跃,几乎要蹦起来,不住地称赞道:“了不得,了不得,这些姑娘们真是胆识过人。”

  上官婉儿听了,大吃一惊,赶忙起身围过来,站在武媚娘的身后看奏章,不可置信道:“竟然是他?”

  武媚娘将奏章递给上官婉儿,轻哼一声道:“这么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武媚娘在宫中可是见过好几场谋反的人,是见过大世面的人。

  上官婉儿接过奏章,一边看,一边笑道:“婉儿见识少,让娘娘见笑了。不过,宫外那些姐姐们的胆略真令婉儿折服。”

  武婧儿道:“娘娘派出去的吴秋娘是定大局的人,说到底还是娘娘会教导人。”

  武媚娘瞥了一样武婧儿,道:“你教导处的丫头也不错,若没有吴秋娘的支援,那就是最便捷拖延叛乱的法子。”

  这几人当中,也只有李敬业能凭借祖父李勣的名头号召天下人,若他死了,其他几人哪有那么大的号召力。

  除了感叹周文秀的果决,吴秋娘和周文锦的敏锐外,武婧儿对织造局的情报网更是赞叹不已。

  她离开时,只是将情报网覆盖到当地的民生,没想到这些姑娘们这么能干,已经将触角伸展到了衙门。

  若非周文秀等人及时得知消息而且反应敏捷,说不定这场荒唐的闹剧真会变成了一场大规模的叛乱。

  历史上也确实变成了一场大规模的混乱,因这场叛乱而丢掉[xing]命的人不计其数,润扬等地也遭到了巨大的破坏。

  “万幸万幸。”武婧儿庆幸不已,现在这场叛乱被织造局消弭于无形,不知道拯救了多少人的命,减少了多少损失。

  一大早就听到这样的好消息,武媚娘嘴角弯起,举目眺望,仿佛看到了人烟阜盛的扬州。

  提到扬州,武媚娘的脑海中飞快掠过扬州历任都督的名字。她的脸[se]慢慢凝重起来,手指曲起敲击桌案,这个地方不知隐藏了多少李家的势力。

  扬州不得不防。

  武媚娘有心往扬州调一位武家人,可纵观武家诸人要么蠢钝,要么贪婪,绝不能让他们在地方为官。

  一来不能处理事情,二来贪征暴敛有失民心,三来这么蠢的人放出去简直就是给别人送把柄。

  不过蠢归蠢,但在神都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当个耳目或者爪牙确实适合得很。武媚娘对武承嗣和武三思兄弟最近做的事极为满意。

  想罢,武媚娘从外家杨氏中选了一位能力人品皆不错的官员前去担任扬州大都督,稳定扬州的情形。

  “人已经在押送的路上,娘娘你打算如何处理?”武婧儿看到上面的名单就觉得棘手,英国公徐敬业、裴炎外甥薛仲璋、大才子骆宾王。

  与武婧儿紧锁的眉头相反,武媚娘却看起来十分高兴,意味深长道:“按规章制度来。”

  武婧儿听了,沉吟一下,了然的点点头,对上武媚娘的视线说了两个字“裴相”。

  李旦被软禁在宫殿之中,醉心音律。武婧儿出去散步时,经常听到清越悠扬的丝竹之声。

  没了皇帝做缓冲,裴炎最近和武媚娘的争执越来越多了,两人从原来的合作伙伴走向了敌对。

  裴炎是宰臣,有制度和大部分朝臣的支持,武媚娘虽然现在大权在握,但在法理上矮人一截,新皇亲政终将会取代太后临朝称制。

  年龄和法理是李旦这位被软禁的皇帝最大的优势。这个优势将原属于武媚娘阵营的人慢慢拉向了李旦的阵营,甚至这个阵营有和裴炎联合的趋势。

  若真是联合到一起,武媚娘的权力将会很快被架空,直至最后还政李旦。

  相权、皇权、帝党和后党[jiao]织在一起,矛盾错综复杂,看着表面上无限风光的武媚娘,前路却布满了荆棘。

  目光长远的武媚娘已经意识到了问题。

  此时,朝中的大臣已经开始对武媚娘还政的试探。

  前些[ri]子,京师留守刘仁轨写信以吕后之事劝谏武媚娘,委婉地劝说她将权利还给皇帝,这样才能在不负先帝所托,这样才能保全家族,才能在历史上留下贤后的好名声。

  武媚娘对于这位年过八十德高望重的大臣十分尊重,亲自写信解释缘由,新皇正在孝期不便开[kou],就暂由她掌管朝政。她这样做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大唐江山社稷。

  不知道刘仁轨信没信,但武媚娘就是这样写了,为今之计只有一个拖字,找到合适的机会一举解决。

  估计刘仁轨也知道太后不会轻易[jiao]出权柄,既然太后给出了一个孝期新帝不能开[kou]的理由,那就再等一段时间,等过了孝期,看太后还有什么理由拖延不[jiao]出实权。

  如今,武媚娘的心思有一半放在了如何保护自己的权力上。现在正好有人送上把柄,谋反啊……

  昔年长孙无忌办理房遗爱谋反案,可是将朝中不依附自己的重臣几乎扫[dang]一空。

  英国公李敬业、裴炎外甥薛仲璋,这两人的身份真是太适合了。武媚娘在心中感慨道,简直就是上天赐予她的良机。

  过来两[ri],朝堂接到了扬州府八百里加急的奏章,里面称英国公李敬业与监察御史薛仲璋勾结,[yin]谋发动叛乱,但被扬州官员识破,一行人被捕,正在押送回京的路上。

  朝臣先是震惊,随后露出一言难尽的表情,这英国公李敬业胆子也太大了,做了常人不敢做的事情,但这事情也办得太儿戏了吧。

  什么监察御史诬陷扬州司马谋反,李敬业假装扬州司马夺取扬州军政大权,然后开府库释房囚徒……哦,就是卡在了这一步。

  扬州官员对此发出疑问,府衙之上相互对峙,两方互相劫持人质,最后被天后派出的巡按抓了现行。

  当着扬州上上下下官员,李敬业亲[kou]承认了要谋反,推翻武后统治,匡复社稷。

  大臣们议论纷纷,暗藏的小眼神不断飘向裴炎,裴炎可是和[yin]谋造反的薛仲璋是亲戚哩。

  武承嗣兄弟无风还要在朝堂起三尺[lang],如今一看到谋反,就像闻到腥味的鲨鱼,顿感机会来了,双双在朝堂之上慷慨激昂地表示要严加审理,以防出现漏网之鱼。

  武承嗣兄弟自告奋勇要为天后分忧解难,毛遂自荐要审理此事,依附他们的人纷纷为之助势。

  朝堂吵吵扰扰,裴炎却置身事外淡然处之,仿佛这件事和他没关系,继续保持着世家子应有的矜持和风度。即使朝臣心中都在猜测,天后要趁此机会对他动手。

  在裴炎看来,他是先帝任命的宰相,又是宰相之首,且与其他宰执的关系都不错,当然武承嗣除外。

  除了文臣,裴炎还和武将程务挺王方翼等人私[jiao]匪浅。裴炎自认为德高望重,在朝中根深蒂固。

  天后敢动他吗?

  天后能动他吗?

  裴炎知道天后对他不满,但笃定她现在不敢朝自己对手。先帝丧期未满一年,朝中的大臣没有十成,也有九成希望天后还权皇上,自己退居后宫颐养天年。

  武媚娘真的不敢吗?真的不能吗?

  犯人押解回京后,武媚娘当然没有选武承嗣武三思这对被朝臣嫌弃的兄弟担任审理的官员,任用他们简直就是将一部分可拉拢的人选往外推。

  武媚娘命御史大夫骞味道和御史鱼承晔严加审核徐敬业谋反案。基调定了下来,这场案子注定不会局限在李敬业几人身上,隐隐有当年处理房遗爱谋反案的架势。

  同时,武媚娘在贞观殿中接见了周文锦周文秀和孙处行三人。

  周文锦周文秀再次回到宫廷,心中感慨万千,外面的忙碌让她们逐渐忘却了宫中的时光。

  如今回来,二人看到巍峨高耸的宫墙,雄浑壮丽的宫殿,那些深埋在脑海中的记忆瞬间鲜活起来。

  红墙琉璃瓦,她们成长在里面当时并不觉得有什么,但见识过天地之大后,发现能这座一天也走不完的皇宫其实很小很小。

  宫中的景[se]再如何[jing]致华美也比不上外面的浑然天成。

  再说宫中一[cao]一木一花的破土、吐芽和绽放都不是为她们而来,但外面的山川风月却人人皆可欣赏。那股自由的气息,那种为自己奋斗的氛围,都让她们难以割舍。

  皇宫虽美,终非她们的家。她们的未来在外面那片广袤的土地上。

  相比于周文锦周文秀二人脸上的唏嘘和感慨,孙处行脸[se]发白,身出冷汗,同手同脚,紧张和激动几乎使他快要晕倒了。

  “别紧张,我们此去见天后,天后大约要赏赐我们。”周文秀念在两人曾经合作的份上提点了一句。

  孙处行重复地说道:“我不紧张,不紧张,不紧张……”他的额头上却出了一层汗水,脸[se]惨白惨白的。

  周文秀:……

  周文锦安慰孙处行道:“孙录事,天后赏罚分明,你放轻松些。你还记得学的觐见礼仪吗?”

  孙处行突然一顿,脸上露出一个像哭一样的笑容:“我……我忘记了……该怎么办……”

  眼瞅着离贞观殿越来越近,周文锦和周文秀的心也渐渐加速跳动起来。她们转头看了眼浑身不安几[yu]逃跑的孙处行,心道都是这人将紧张传给她们的。

  她们是宫中的宫女出身,怎么会在面见天后的时候紧张?

  啊,这是她们第一次被天后召见,一定要给天后留给好印象!

  周文锦和周文秀在贞观殿门[kou]停下脚步,当宫女时的习惯瞬间苏醒,两人飞快地检查了对方的衣着服饰脸面,查看是否有不符合宫规的地方。

  “没问题。”周文锦和周文秀异[kou]同声道。

  “两位娘子能帮我看一下吗?”耳边传来孙处行发颤的声音。

  周文锦和周文秀转头拿目光上下端详了孙处行,看完点头道:“衣着服饰没问题,你要是忘记礼仪了,就跟着我们行礼。面见天后时不懂不要乱说,天后最讨厌言之无物的人。”

  “两位娘子的大恩大德在下没齿难忘。”孙处行千恩万谢。

  三人在偏殿等候了一会儿,就被宫女邀请进了贞观殿觐见天后。

  武媚娘接见三人时,武婧儿和上官婉儿来到偏殿休息吃茶。

  上官婉儿好奇地问道:“殿下,我听说周文锦和周文秀原是宫中的宫女,这是真的吗?”

  武婧儿点头:“是啊。”

  上官婉儿眼睛流露出羡慕之[se],感叹道:“她们真厉害,外面真是锻炼人的好去处。”

  武婧儿赞同道:“这些小姑娘都长大了啊,她们之前还曾被农妇[bi]得手足无措急得想哭呢。不过婉儿你不比她们差,你的才能可以称量天下呢。只要有心,世事洞明皆学问。”

  上官婉儿一时不察将心里的想法说了出来,听完永丰殿下的话,她双颊微红,,连忙道:“婉儿当不得殿下的称赞。”

  武婧儿看着小姑娘仿佛被吓了一跳,笑笑将这个话题略过,问道:“你想不想见见她们?”

  “可以吗?”上官婉儿眼睛闪烁着晶亮的光芒。

  “当然可以。”武婧儿吩咐宫女,等周文锦周文秀出来把人叫到偏殿。

  周文锦周文秀二人领了赏赐,孙处行不仅有赏赐,官职还连升三级。周文锦、周文秀、吴秋娘同样作为平乱的功臣,仅有赏赐,没有升官,不是因为武媚娘赏罚不明,而是她们无官可升。

  女官五品以上再授封就只能采用嫔妃的序列了,若走了嫔妃的序列,想要再出去怕是很难了。

  也因此武媚娘赏赐了这三人每人一件自己未曾上身的红罗裙,以示荣宠。

  二人捧着流光溢彩的裙子,想到觐见的时候,天后勉励他们的话以及关切的语气,心中不由得生出士为知己者死的信念来。

  二人被小宫女叫到偏殿,说是故人相见。见到武婧儿这位老上司,周文锦和周文秀在预料之中,她们在南方时就听说了,如今武婧儿帮着天后处理政事。

  对此,她们这些人既自豪又心安,周文秀主张刺杀主谋,周文锦召集一千青壮,背后依赖的就是这位深受天后宠信的永丰公主殿下。

  对于她们这些人而来,朝廷的处罚只要不是处死她们,她们就还能起来。说个笑话,朝廷有个处罚是没为掖庭为奴,实际上她们这些人本来就是掖庭奴婢呢。

  武婧儿对她们这次的应对大为赞赏,又给她们引荐了上官婉儿。

  内廷的女官和外任的女官第一次相见,两方人都好奇地打量着对方。

  “上官婉儿见过两位姐姐。”

  “周文锦/周文秀见过上官才人。”:,,.


  (https://www.bsl88.cc/xs/2539384/11111002.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