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大唐]我的皇帝堂妹 > 第67章 我的天后堂妹

第67章 我的天后堂妹


房如雪回去后,武婧儿先坐船去了一趟流求都督府。

  这里已经初具城市的规模,虽然天[se]已寒,但城中的百姓依然热火朝天地建城修港。

  武徽音得知武婧儿来了,连忙出门迎接。看着武徽音一身干练的气质,武婧儿不禁露出微笑。

  "姑母,你觉得我的城建得如何?"武徽音脸上一副“小孩子期待家长表扬”的小表情。

  "好,我瞧着处处都好。这仿佛是模仿长安城的布局,但又带着些自己的风格。"武婧儿说道。

  武徽音一面将武婧儿往府衙引,一面说道:“这里的地势气候与中原不同,设计过程中我们参考了本地的建筑。"

  武婧儿赞道:  “因地制宜,你做的不错。”

  两人来到府衙之中,武徽音将担任都督后的事情——说给武婧儿,求她帮忙指点。武婧儿说了些自己的经验后,便告知她自己将要被召回长安。

  武徽音听了先是一愣,随后喜道:  “合该如此。市舶司里有房如雪,姑母你这位大才可不是闲置了吗?回长安好呀,说不得能做更多的事情呢。"

  武婧儿笑着摇头道:“且看吧。我这次来是想问你有没有需要帮助的,若有,在我能力范围内一定帮你。"

  武徽音闻言心中一暖,这个姑母啊是真心把自己当做自家孩子。

  “我可记着今[ri]姑母说的这句话,若以后我遇到麻烦,还请姑母不要推辞哟。”武徽音笑着道。

  闻言,武婧儿得知武徽音这里一切顺利,放心许多。

  又想起只有海路与流求相通,且有风[lang]阻隔,不由得担心起她的安全来,便道:  "这里的驻军可够?"

  武徽音道:  "前阵子河北河南大水,我派人带来了三千户。安东都督府往这移了二千户。淮南和江南等地的狭乡又陆陆续续移过来三四千户。我派人从这些人中[chou]调出来一些来,设置了流求折冲府,由原先东宫护卫长担任首领。"

  说完,武徽音又朝武婧儿微微一笑,补充道:“我还模仿平阳昭公主,招了一千多名女子组成娘子军,由我亲自率领。平[ri]里有时间就给她们说平阳昭公主、洗夫人、库狄安抚使的事迹呢,她们都羡慕地很。"

  武婧儿听到后,极为惊讶,竖起大拇指赞道:“你做得很好。你呀,以后就不用我担心了。”武徽音闻言,开心地笑起来。

  告别武徽音后,武婧儿回到泉州。设宴邀请泉州诸人,告知他们自己将要离开的消息。纵然万般不舍,武婧儿还是启程了。

  武婧儿回到了长安的时候,已经到了腊月。寒风烈烈,但朱雀大道上依然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武婧儿掀开车帘,迎面被寒风吹了一脸,冷冽的气息浸入肺腑,顿时激得人清醒过来。

  一只手臂从武婧儿的身侧伸过来放下了帘子。武婧儿转头看向云川,只见云川笑着道:  “外面太冷,冷热[jiao]替容易得风寒。"车内确如云川所言,温暖如[chun],还有一股柑橘的暖香。

  云川的眼角也生了细纹,曾经闪烁着星辉的眼睛经过岁月的冲刷,变得圆融通透,更加吸引人了。

  武婧儿掩唇笑出声,云川不明所以,问道:  “你看见什么有意思的事情了吗?”

  武婧儿摇摇头,道:“只觉得归来之后,我们依然未变。”当初一家三人在乍暖还寒之时从并州出发前往长安。

  如今归来,气温比当年还冷,但武婧儿的心却像当年一样热。一个破天荒的时代经过二十多年的积累即将开启。

  两人面对面隔着一张桌案坐着,云川身子微微前倾,伸手将武婧儿被风吹乱的头发拢在耳后。“公主待我之心未变,但我却老了。”云川道。

  武婧儿闻言凝视着云川,然后郑重地摇摇头,道:  "你都说错了。我待你的心变了……"云川停了一下,整个人都愣住了。

  武婧儿接着道:  “因为我现在无法想象你离开后的生活。”说完,武婧儿满目柔情地看着他。云川此时就像被暖阳融化的[chun]水,人又恢复了鲜活和生机。

  “呵呵。”云川冷哼一声,心中既有对武婧儿捉弄自己的嗔意又有听到武婧儿表明心迹的欢喜,甜甜蜜蜜之中又带着一丝丝的微酸。

  "公主可是大忙人,常常忙得脚不沾地。即使我离开十天半月,公主也不会想起我的。"武婧儿笑道:  "你和别人不一样,咱们可是要相伴到老的。"云川听了这话,脸上下意识地露出笑容。公主府早已打扫干净,静静地等待它主人的归来。

  武婧儿

  在众人的簇拥下回到主院。一路上,除了松柏竹依然苍翠外,其他的树木最多在树梢颤颤巍巍挂着几片枯叶,勾勒出冬[ri]的萧索。

  假山上的藤萝只剩下干瘪的褐[se]藤蔓,唯有花坛中盛开的山茶花给府邸添了一抹艳丽。

  虽然这些年,武婧儿回过长安几次,但都是来去匆匆,对府邸也没多放心思,只是[jiao]给仆从打理。

  如今她和云川回来定居,说不得要重新布置一番。

  云川听到武婧儿这样说了,自告奋勇道:“我来布置咱们的家。”公主府就他们两人居住,可不是正是两人的家吗?

  武婧儿靠在软枕上,手里捧着暖炉,面前放着一盏[nai]茶、一小篓龙眼并几碟干果。

  "好呀,我正好放松一下。"武婧儿道。

  云川这些年和武婧儿一起南奔北走,尤其是在泉州市舶司期间,眼力和审美都提高了不少,武婧儿因此对他十分信任。

  云川道:  “你放心好喽,我一定布置得既富贵又雅致。”

  武婧儿的想象贫瘠,想不出来这既富贵又雅致该是什么样子,心中满怀期待,又有一丝丝看云川翻车的促狭。

  云川又问:  “你明天要去见天后。天后会不会在朝中封你个大官当当,像那些京官一样隔一天就要天不亮爬起来去上朝。"

  武婧儿希望是这样的,她也想见识一下四更天的长安城呢。不过,现在显然不可能。

  能封女[xing]担任边地的长官已经差点突破朝堂上官员的极限。

  若朝堂再多个女官,那些官员可不得触柱而死血溅当堂,就像他们笔下的贞洁烈女为维护清白一样。

  "不会的,我想这几年应该没什么大事要我做。"武婧儿一边说,一边剥龙眼。

  云川叹了[kou]气,道:"这里还不如泉州呢。还有啊,这里的幕离真不如泉州的好看。"

  云川纯粹是感慨,武婧儿曾戴过的垂面网小礼帽在泉州风靡起来,很快取代了幕离,功能从遮面变成了装饰。

  br  />

  然而长安的幕离依然没有多少变化。

  最大的变化,不过是帽裙从永徽年间的垂到膝下减短到脖颈处。从这个简简单单的小事,就可以窥探到过去到现在,泉州到长安的女[xing]地位变化。

  武婧儿听到小礼帽,眼睛一亮,饶有兴致道:  “你说我要不要送天后一顶。”

  云川想了想,建议道:  “送天后你还不如送太平公主呢。天皇天后对太平公主十分喜爱,为了不让她去和亲,还特意修建了道观以示出家。"

  "小姑娘喜欢鲜亮新奇的东西,她戴什么也更容易被大家接受。"云川补充道。

  武婧儿点头:  "你说的有道理,我让府上的金匠绣娘做几顶送去。"

  两人一路奔[bo]回来,说了一会儿话,吃完饭,就提早休息了。

  次[ri]一早,武婧儿梳妆完毕,坐上了马车前去皇宫。云川则开了库房,寻找摆设家具绢帛要重新布置屋子呢。

  武婧儿本以为会在公主府中休息几年,等武媚娘彻底掌权自己才能忙起来呢。

  完全不知道她的好堂妹打着要让她住进皇宫管理宫务的主意呢。


  (https://www.bsl88.cc/xs/2539384/11111054.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